小叶榕的主要虫害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50458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叶榕的主要虫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叶榕的主要虫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叶榕的主要虫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叶榕的主要虫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叶榕的主要虫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叶榕榕木虱,是小叶榕的主要害虫,其主要危害小叶榕新梢和叶片,该虫全年几乎都可发 生,但以4-9月为最盛,小叶榕在发新梢时危害特别严重。4至 5月初为小叶榕榕木虱第1 代成虫出现的高峰时期,此时期气温回升,降雨增多,榕木虱繁殖生长快,是一年中防治的 关键阶段。近年来由于榕木虱在小叶榕上发生危害,不但影响了小叶榕的健康生长及景观观赏价值,甚 至因防治不及时而导致小叶榕死亡,已成为小叶榕主要虫害。危害症状:榕木虱若虫分泌白色的蜡丝,若虫一般潜居在白色蜡絮中,在嫩枝的顶端形成一 个个白色的小团,将虫体严严实实包裹起来,若虫在白色的蜡絮内吸食树木的汁液;成虫多 产卵于新抽出的嫩芽上,其产卵期与小叶榕的

2、嫩梢抽梢期相吻合;树势越弱危害越重。严重 时榕树枝条干枯,叶片脱落,叶片皱缩甚至脱落,使树木生长受阻,影响观赏价值。其排泄 物还诱发煤烟病。若虫:12龄体较扁,1龄长0.40.6毫米,黄红色,2龄长1.2毫米。翅芽突凸.腹部分泌 大量白色蜡丝。卵:呈纺锤体形,一端较尖,初期黄白色半透明,后转变为浅褐色长约0.5 毫米。成虫:体长45毫米,全体棕绿色,头部前方较平,复眼向两侧凸,呈褐色。触角10节,前后翅透明,前翅前缘1/3 处育一尖角状褐斑。胸腹部背面棕色腹面绿色。雌虫腹部纺锤 形,末端尖,卵鞘匕首状,坚韧。榕木虱在小叶榕上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木虱在上一年1O月上旬产卵,1O月下旬出现孵 化盛

3、期,到来年4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5月上旬出现成虫高峰期;第1代木虱于5月上旬 产卵, 6月上旬出现孵化盛期, 7月上旬为成虫高峰期;第2代木虱于7月上旬产卵, 8月 上旬出现孵化盛期,8月下旬出现成虫高峰期;第3代木虱于8月下旬产卵,1O月上旬出 现成虫高峰期,41O月问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灰白蚕娥,属于鳞翅目、家蚕蛾科。幼虫取食于细叶榕的叶片和嫩梢,是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幼虫似家蚕,体灰白色,长约30毫米;蛹淡黄色,蛹体长7至12毫米,蛹外被白色丝织状 物,寄生于叶片与树枝上,翌年3至5月羽化成虫,成虫羽化后交配产卵于枝干上或叶面上。孵化后的初龄幼虫在叶片上取食叶肉组织,随着龄期的增大,幼虫开始

4、沿叶缘取食。虫少时 叶子残缺不全,影响细叶榕的观赏价值;虫多时,会把整棵树的叶片吃光,甚至导致细叶榕 枯萎死亡。粤北地区每年4至6月份和9至11月份为虫害严重期。此虫还为害黄葛榕、高 山榕、花叶榕等其它桑科榕属树种。幼虫有吐丝悬挂习性,俗称为吊丝虫。防治方法和措施 为:害虫化蛹越冬期间,结合榕树修剪,清除虫源,修剪的枝叶应及时焚烧;幼虫孵化盛期, 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90%敌百虫 800倍液喷雾毒杀,均有很好的效果。榕透翅毒蛾,属于鳞翅目、毒娥科。幼虫咬食细叶榕的叶片,把叶片吃成残缺不全,是 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与其他毒娥的相似,虫体长着毛丛,接触人体皮肤后会引起皮炎,也俗 称为毒毛

5、虫。幼虫体长21至36毫米,体暗色,第1至2腹节背面有茶褐色大毛丛,各节皆 生有3对赤色肉质隆起,生于侧面的较大,其上皆丛生有长毛,背线部很宽,黄色;老熟幼 虫水青色,惟背线部为暗黑色。蛹体长约 21 毫米,略呈纺锤形,头端粗圆,尾端尖,有红 褐色及黑褐色斑。每年5至10月间发生危害。粤北地区的其他榕属树木;黄葛榕、高山榕、 花叶榕等普遍发生,不过数量较少。防治方法:应用90%敌百虫和80%敌敌畏乳剂1000至 2000倍液喷洒,或喷洒50%西维因可湿性乳剂300至5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榕管蓟马,属于缨翅目管蓟马科。成虫和若虫吸取细叶榕嫩叶、幼芽的汁液而为害,是 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成

6、虫体黑褐色,触角 8 节,第 1、2 节褐色,3 至 6 节及 7 节基部黄色, 第7 节端部和第8节淡褐色;前胸背板后缘角有1条长鬃;前翅透明,翅中部不收窄,前后 翅翅缘呈平行状,间插缨15 条,前缘基部有3条前缘鬃,前足胫节黄色,中、后足胫节大 部褐色;腹部末端管状。这种害虫除了冬天天气太冷时而较少外,几乎常年可见,喜欢群集 于受害叶子长成的虫瘿里,是为害细叶榕较严重而又普遍的一种,严重影响细叶榕的生长及 观赏效果。为害细叶榕的蓟马还有刺腿管蓟马和大腿榕管蓟马,它们往往会与榕管蓟马在同 一个虫瘿里为害,但发生的数量较少。防治的方法与措施:在少数植株被害时,可用手捏杀 成虫和若虫,或用肥皂水

7、冲洗;在大面积发生高峰前期喷洒鱼藤精乳剂(含鱼藤酮 2.5%),或 40%乐果乳剂 300 至 500 倍液,80%敌敌畏乳剂3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2000 倍液,也 可用番桃叶、乌桕叶或蓖麻叶兑水5 倍煎煮,过滤后喷洒,防治效果均良好。华脊鳃金龟,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成虫取食于细叶榕的叶子而为害,是咀嚼式口器 的害虫。成虫体长19 至23 毫米,体宽9.8 至 11.8毫米,触角10 节,鳃片部短小,卵圆形。 该虫在南方一年发生1 代,羽化成虫盛期在5至 6月份,多在无风闷热的晚上羽化出土,一 般在19至22时交尾,多数一生交尾1次,少数交尾2至4 次,交尾后继续取食。白天潜隐 于

8、土壤或附近的寄主植物,晚上出来取食。震动寄主时,落地伪死约5 至 15 分钟左右才爬 动,有较强的趋光性。每条雌虫产卵几十粒,散生长健壮、整齐,叶色浓绿,花多而大、色 泽鲜艳,花期长。 (11)陶粒无土栽培不受任何限制。任何地方只要有空气和水,都可以采用 这一技术栽培花卉,所以扩大了花卉的种植范围,沙漠、石山等不毛之地,窗台、阳台、屋 顶等处皆可栽培花卉。如屋顶进行陶粒无土栽培,夏天可使室温降低2-3C。(12)可以避免 土壤连作障害。如果土壤连作频繁,会导致土传病虫害日见增长,土壤盐类不断积聚或土壤 酸化、板结等障害,已成为影响花卉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应用陶粒无土栽培则 可以避免上

9、述土壤连作障害。 适用范围一、专利配方和工艺枝术生产的圆型花卉陶粒可用 于各种花卉和植物的陶粒无土栽培;二、施用陶粒无土栽培专用型营养液或陶粒无土栽培营 养液;三、种值用的容器除专用花盆外,可使用家中和身边底部不漏水的常见的废弃器皿; 四、还可以用于苗床、花圃、大棚花卉、植物、蔬菜、以及屋顶花园和草坪的栽培基。陶粒 花卉的养护一、勿经常浇水至水位太高,否则易引起植物烂根。二、花卉陶粒6 个月至12 个月清洗消毒一次,用开水煮沸消毒即可,如不想消毒可更新陶粒基质。三、12个月定 期给植物施营养液一次,营养液过多或过少都不利植物生长。四、选择花卉陶粒须是表面光 滑无棱角的圆型陶粒,否则易伤根,引起

10、根腐烂,从而至植物枯死。五、移栽后12周内, 每2天左右给叶面喷水一次,以叶面水珠不下滴为宜。六、光照、温度、湿度、通风与土载 法要求相同。哪些花卉适合陶粒无土栽培? 香石竹、文竹、非洲菊、郁金香、风信子、菊花、 马蹄莲、大岩桐、仙客来、月季、菊花、唐菖蒲、兰花、万年青、曼丽榕、巴西木、绿巨人 鹅掌柴以及盆景花卉(如福建茶、九里香)等陶粒无土栽培的效果都很好。一般较易进行陶粒 无土栽培的有龟背竹、米兰、君子兰、茶花、月季、莱莉、杜鹃、金梧、万年青、紫罗兰、 蝴蝶兰、倒挂金钟、五针松、喜树蕉、橡胶榕、巴西铁、秋海棠类、蕨类植物、棕榈科植物 等。还有各种观叶植物。如天南星科的丛生春芋、银包芋、火鹤

11、花、广东万年青、龟背竹、 绿巨人、银皇后、合果芋;鸭趾草科的淡竹芋、吊竹梅;百合科类的芦荟、吊兰、银边万年 青;景天科类的莲花掌、芙蓉掌及其他类的君子兰、兜兰、蟹爪兰、富贵竹、吊凤梨、银叶 菊、巴西木、常春藤、彩叶草等百余种。 小叶榕树因其适应性强,又可以通过人为培养、加工,或制作盆景或作为背景材料,被广泛 应用于室内布展绿化材料,因此也不断从南方地区引进大量小叶榕树。作者于2005 年在引 进的福建漳州小叶榕树上,发现华卵痣木虱Macrohomotoma si nica Yang et Li,为上海新 记录。华卵痣木虱属半翅目、木虱科,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目前对该虫的研 究,国内尚无报道。为此,作者对其形态、生物学等进行初步观察、研究,并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