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哈里窗户理论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350458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约哈里窗户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约哈里窗户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约哈里窗户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约哈里窗户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约哈里窗户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约哈里窗户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约哈里窗户理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交流的“约哈里窗 ”约瑟夫 . 鲁夫特( Joseph Luft)和哈里顿 . 英格拉姆( Harrington Ingram)提出一个介绍自我和相互了解的模型 。开放区: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盲目区: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隐秘区: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未知区: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你知我知( Open),你知我

2、不知( Blind ),你不知我知( Hidden),你我都不知( Unknown)。这是分析人际冲突的一个方法:约哈里之窗。图中两个椭圆代表两个人的全部特征。椭圆中绿色和黄色的部分为自己所了解的自我。两个椭圆相交的绿色部分代表两个人公开的想让对方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由于具有开放性和一致性,没有理由去防卫,所以沟通时几乎不会产生冲突,称之为安全区域。同时,两个人都有自己了解, 但不准备让别人知道的部分, 这部分称为隐私区域。 你如果进入对方的隐私区域,就有冲突的可能。不过,这部分由于属于自己了解的,一般冲突均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椭圆中褐色和红色的区域代表自己所不了解的自我。褐色区域是一个很特别

3、的区域, 该部分的个性特征属于自己不了解, 但别人了解的部分。你可能在无意中触怒别人,但由于他人了解你,可能会告诉你,但又担心伤害到你的感情, 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冲突。 当然最危险的情况就是红色。1。区域,该部分属于未发现的自我,就是自己不了解,他人也不了解的部分。该部分极易引起冲突。理想的约哈里窗模型如图所示:理想情况下,自己应绝对多的了解自己,同时将自己的绝大多数自我暴露在他人面前, 这样可以形成更大的安全区域,在该区域里, 冲突是极其轻微的。当然,也应该适当的保持部分自我,但该部分应绝对的最小化,能有多小就有多小。 理论上,人是不可以完全认识自我的。 但有些自己所未认识的自我会被对方指出,

4、该部分称为盲目区域,应在双方的努力下向安全区域转移,以减少冲突。 还有些自己未认识的自我也未被对方指出, 这是危险区域, 这些就是冲突的最大的来源, 应该逐渐向盲目区域转移, 也就是说争取被对方指出来或直接自己发现后向安全区域转移。当然,约哈里之窗的应用不止这些!在政治上、经济学(客户研究)上也有理论的妙用。附录:约哈里窗的应用 -怎么进行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身高、体重、血压等可以用仪器迅速而简便地测出外,其他诸如对品质、能力、品性、性格等等的了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虽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设计了众多的测验和量表,但一般人还是不知从何着手讲行测试更何况一些复杂品质在目前尚没有可行的方

5、法或工县直接测试。因此,人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往往采取一些间接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面孔,常常借助于镜子,同样,我们不易评价自己的品质,就得依靠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这正如心理学家库里所指出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借自己的外显行为将自己介绍给别人,反过来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又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的人对。2。自己如何评价。当然,他人的评价并非都很准确,这正如镜子因凸凹不平会歪曲人的形象一样。倘若我们能和多数人交往, 注意倾听多数人的意见或反应

6、, 善于从周围的人的一系列评价中, 概括出一些较稳定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基础,这将大大有助于自我了解。(二)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有一种评估自己的内驱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人们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社会实践证实了这个理论的这两个观点。每当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反躬自问自己:“ 我在某方面的能力到底如何” 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和别人进行比较,以判定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形象。自己跑步的速度是通过与别人赛跑中比较出来的; 个子的高矮也是通过 “比个儿 ”而确定的; 个人认识评价自己的品质、能力等都是如此。 我们总是通过和自己地位、 条

7、件相类似的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三) “ 约哈里窗 ” 利用回馈请客观认识自己“ 约哈里窗 ” 是社会学家约瑟夫 卢福特和哈里 伊阿那设计的一种交流模型。根据“约哈里窗 ” 的原理,人自身储存的信息有四种形态;或称其为有同种区域:其一,开放区,即包括本人和其他人都知道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二, 盲目区,包含其他人了解,而本人却没有意识到(或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三,隐蔽区,包含本人了解,而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四,未知区,包含本人不了解,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运用 “ 约哈里窗 ” 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第一步是, 请 5 个或10 个非常了解

8、你的朋友,要他们列出你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先从好朋友做起, 看到底怎么样看你。如果想进一步客观地评价自己, 再请那些你最不喜欢的人列出你的优缺点,也就是让别人做你的镜子,利用别人给你的回馈,帮助你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第二步, 你自己也拿出一张纸来,自己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将自己列出的与别人列出的 一比较, 便可能产生上表中列出的四种情况。由 “ 约哈里窗 ” 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出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这样你可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 约哈里窗 ” 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9、。(四)通过和自己比较认识自己这种与自己的比较包括两方面:一是将目前的“ 自我 ” 与过去的或将来的 “ 自找 ” 作比较: 二是将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成就相比较。这两方面都是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不可缺少的。个体的自尊、自信、自大、自卑等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在状态与自我期望等主观因素。往往是这些因素决定着个体对自己的感情、态度的判断和评估。我们往往依据自己在一定活动中的成败,对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才能作出判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同学期望获得第一名, 而以屈居第二为奇耻大辱,而有的同学却为成绩及格而兴高采烈;有的年轻朋友因某种条件较差的工作而愁眉不展,自叹苦不堪言, 而老工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却

10、“ 以苦为乐 ” ,干劲十足,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人们的判断水平。每一个年轻朋友,都是将自己心目中形成的理想的“我 ” 的形象与现在的 “ 我 ” 进行比较,这往往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要追求寻长这个理想的“我 ” ,就需要坚定、忍耐,专心致志和顽强地自我进取,就得克服懒惰、懈怠、消极、怯弱等习性。(五)通过内省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孔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 这说明了古人也懂得内省的重要。我们不仅应该依据他人的态度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更主要的还应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个体关于自己的情感、定势和信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知觉自己的内心状态;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观察与这些行为相。3。关的环境。 要处理

11、好这些信息,就需要 “ 内省 ” 。也就是说要认识自己还必须把自己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作为自己注意的对象,对自己已有的心理经验有所认识。当然, 正确的内省必须遵循现行社会中通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的社会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否则,是不可能给自己作出公止客观的评价的。 青少年在青春期常用的一个方式就是记日记。日记不仅是自我暴露、自我交流的手段,还是白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监督的手段。古今中外, 许多名人都是非常善于内省和自我分析的。例如达尔文在自我分析时曾说;“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且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 我可能是在众人之上。” 革命老前辈、

12、 教育家吴玉章经常全面、深刻、尖锐地分析自己,终成伟大的共产本义战士。他在自传中写道:“ 我觉得,我有些优点,但同时又是缺点。如我忠诚坦白,但因此缺乏警惕性,易受人欺;有恒心毅力,但因此作事迟缓,不敏捷;志趣远大,但又因好大不顾实力,常常不能完成计划;特别是 党八股 的毛病深, 写文章总是长而拙;我艰苦而耐劳,克已为人,往往因此不应该让步者让步;我能好恶人,但不能 打而知其恶,告内知其美 ,特别是在使用干部上常受其善,不为威胁,不为利诱,能知足安分,存心做一个好人,能随时代潮流并进,心志纯洁,大公无私。17 岁以前,很沉默寡言,但以后又变为多言,现在还是有不必多言而哓哓不已。有时应言而又隐忍不发。”只有分析自己,认识自我,才能实现自我。4。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