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3483999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电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电气工程1.1 配电箱安装的偏差配电箱的标高或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防治措施:根据土建工程的标高线,准确测量定位。1.2 电缆桥架(或线槽)安装问题1.2.1 支架和吊架固定不牢,支吊架焊接处未作防腐处理;电缆桥架(线槽) 在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未作处理。防治措施:在安装桥架支吊架时,应将金属膨胀螺栓的螺母拧紧,焊接部位 务必焊牢,不能有虚焊现象,焊接处及时刷好防锈漆;桥架(线槽)穿过建筑物 的变形缝时应加装伸缩节作为补偿措施。1.3 电缆敷设易出现的问题电缆沿桥架敷设时,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电缆头芯线与线鼻子压接不紧 固。防治措施:电缆敷设前应将电缆事先排列好,画出排

2、列图表,按图表施工, 电缆敷设时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固定一根;电缆头压接时,线鼻子与芯线截面 必须配套,压接模具与芯线规格一致,压接数量不得小于二道。1.4 管内穿线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护口遗漏,破损及管径不符,导线连接处的焊锡不饱满,出现虚焊、夹渣等 现象。防治措施:穿线前,应检查护口是否完好且与管径不符,如因操作不慎而使 护口遗漏、破损或管径不符者应及时补齐,更换;在导线连接处焊锡时,温度要 适当,涮锡要均匀。1.5 灯具及开关、插座安装中易出现的问题成排灯具的中心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开关插座的面板不平整,与建筑物表面 有间隔。防治措施:确定成排灯具的位置时,必须拉线,而且拉十字线;开关、插座

3、安装时应调整好面板后再拧紧固定螺丝,使其紧贴建筑物表面。1.6 防雷与接地安装 焊接面积不够,焊接处不饱满,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等缺陷现象; 药皮处理不干净,漏刷防锈漆。防治措施:所有焊接处严格按要求处理,将药皮敲净,刷好防锈漆。1.7 导线连接不合规范 导线连接处不采用接线端子或不用专用的压接帽,这样会导致时间长之后会 引起接头部分被氧化,最后由于发热导致烧坏接头,引起电气短路,影响消防信 号的传送,甚至烧坏所连接部分的电气设备。预防措施:在导线连接前应用细砂纸打磨导线去除导线的氧化层,再用接线 端子或专用的压接帽用专用的压接钳压接,压接应牢固无松动,所有的线芯应被 完整的压接在接线

4、端子或压接帽内。2、管道工程2.1 管道螺纹接口渗漏 管道通入介质后,螺纹连接处有返潮、滴漏现象,严重影响使用。 预防措施:2.1.1 螺纹加工时,无论是用套丝机、手工套丝板牙加工,将严格按标准进 行。要求螺纹端正、光滑、无毛刺、不断丝、不乱扣等。管螺纹的主要尺寸应符 合安装规定。2.1.2 管螺纹加工后,先用手拧入 2-3 扣,然后用管钳子上紧,螺纹留出 2-3 扣。在进行管螺纹安装时,选用的钳子要合适,用大规格的钳子上小口径的管件, 会因用力过大使管件损坏,反之会因用力不够上不紧。上配件时,不仅要求上紧, 还需考虑配件的位置和方向,不允许因拧过头而用倒扣的方法进行找正。2.1.3 管道安装

5、完毕,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强度 试验,认真检查管道和接头有无裂纹、砂眼等缺陷,丝头是否完好。2.1.4 管道支吊架距离要符合设计规定,安装要牢固。2.1.5 地下管道覆土回填时,管道周围的覆土要用人工分层夯实,避免管道 局部受力过大而造成接头断裂。2.1.6 治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应从活接头处拆下,如螺纹有毛病应及时修 理,如果是零件损坏应更换,然后擦干净,重新更换填料,用管钳上紧。2.2 管道支架选用不当 管道投入使用后,由于支架选择不当,造成支架不起作用,使管道变形或损 坏,严重影响使用。预防措施:2.2.1 管道不允许有任何位移的部位,应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要牢固

6、地 固定在可靠的结构上。2.2.2 在管道无垂直位移或垂直位移很小的地方,可装设活动支架或刚性支 架。活动支架的形式,应根据对管道摩擦的不同程度来选择,对摩擦产生的作用 力无严格的限制时,采用滑动支架;当要求减少管道轴向摩擦作用力时应用滚动 支架。2.2.3 在水平管道上,只允许在管道单向水平位移的部位或在铸铁阀件两侧 门型补偿器两侧适当的部位,装设导向支架。2.2.4 在管道具有垂直位移的部位,应装设弹簧吊架。2.2.5 经检查,如果不符合上述使用原则,应进行更换。2.3 管道支架固定不牢、固定方法不对 管道支架安装后有松动现象,特别是管道输入介质后,由于重量增加或其他 作用力的影响,支架变

7、形或松脱,影响管道的使用。预防措施:2.3.1 支架横梁应牢固地固定在墙、柱子或其它结构物上,横梁长度方向应 水平,顶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平行,不允许上翘下垂或扭斜。2.3.2 无热位移的管道吊架的吊杆应垂直于管道,吊杆的长度要能调节。有 热位移的管道,吊杆应在位移相反方向,按位移值的二分之一倾斜安装。2.3.3 固定支架应使管子平稳地放在支架上,不能有悬空现象。管卡应紧卡 在管道上。由于固定支架承受着管道内介质压力的反力及补偿器的反力,因此固 定支架的位置必须严格安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上。2.3.4 活动支架不应妨碍管道由于热膨胀所引起的移动。其安装位置应从支 承面中心向位移的反向偏移,偏移应为位

8、移的一半。同时管道的保温层不得妨碍 热位移。2.3.5 当管道投入使用后,发现支架不符合规定或松动时,应重新安装加固。2.4 阀门关闭不严或阀体渗漏 阀门安装后,经试验或投入运行后,阀门关闭不严,有时阀体有泄漏,影响 使用。预防措施:2.4.1 密封面磨损造成关闭不严时,应进行修理,一般需拆下进行研磨。密 封面的缺陷(撞痕、刀痕、压伤、不平、凹痕等)深度小于 0.05 毫米时,可用 研磨消除;深度大于 0.05 毫米时,应先在车床上加工,然后再研磨,不允许用 锉刀或砂纸打磨等方法修理;2.4.2 属于操作关闭不当原因泄漏时可以缓缓反复启闭几次,直至关严为止 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应拆下进行调直修整

9、或更换;杂质堵住阀芯时,首先应将阀门开启,排出杂物,再缓缓关闭,必要时可以 轻轻敲打直至排出杂质;2.4.3 属于阀体有裂纹或压盖开裂造成泄漏的原因,一是在安装前由于运输 过程中受到碰撞形成裂纹,安装前又未仔细检查,造成安装后泄漏;另一种原因 是阀门本身是好的,由于安装时操作不当,用力过猛或受力不均造成阀体裂纹或 压盖损伤。2.4.4 当管路系统的阀门有泄漏或关闭不严时,首先要仔细检查,分析原因, 轻轻启闭几次仍不能解决时,应关闭上游的阀门,放出介质,拆下有泄漏的阀门 解体检查。如经简单修理或研磨就能复原的就可以继续使用,属于本身裂纹或存 在较大的缺陷的就更换新的,重新安装。2.5 排水管道甩

10、口不准由于在施工主管时甩口不准,造成继续接管时,管道坐标或标高产生位移。 预防措施2.5.1 管道安装后,底部要垫实,固定要稳固;2.5.2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全面安排管道的安装位置,及时详细了解卫生 器具的尺寸。2.5.3 密切和土建施工联系,共同协商保护措施,以防造成位移;2.5.4 对土建施工提出技术要求,并应了解土建工程情况,发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2.5.5 若需修正管位,应拆除登高管段,调整和复检尺寸后重新安装固定。2.6 室内管道施工缺陷 管道穿越基础、隔墙或楼板处未预留孔洞,造成施工重新开洞;或开洞过大, 影响土建结构强度;不同用途的管道间距或与电气管线的距离不符合规定;没有

11、 坡度或倒坡;管道与管道、管道与结构间的距离不符合规定。预防措施:2.6.1 管道施工时,要预先考虑与土建的配合,即在土建施工时,将管道穿 越基础、隔墙和楼板的孔洞预留出来。一方面可防止损坏土建结构,另一方面也 节省打洞开孔的劳力。2.6.2 在一栋建筑物内,有各种管道和电气管线敷设,为了保证使用安全, 各种管线的间距,在规范中都有具体规定,在进行管道安装时,必须严格执行。2.6.3 管道的坡度,是保证管道正常使用的关键,有些管道必须有坡度,绝 对不能反坡,否则就不能使用。管道安装时,必须预先明确图纸规定的管线坡向 及坡度,根据坡度、坡向和管线长度计算出每一支架处的标高,然后在固定支架 处放线

12、,以保证坡度的正确。2.6.4 按设计或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管道与管道、管道与建筑结构的距离都 有具体数值要求以便管道使用和维修,在进行管道安装时应严格遵守。2.6.5 室内管道敷设时,所规定的相互间的距离一般是指最小安全距离,如 果安装后小于规定数值就必须拆除后重新按规定距离安装。2.7 漆层厚度不匀、附着不牢 表面油漆薄厚不匀,过厚则浪费油漆,过薄达不到油漆标准要求;设备、容 器表面油漆脱落,外观不好看,同时,也会影响到管道、设备、容器的使用寿命。防治措施2.7.1 油漆的成分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配制油漆时,比例要准确,稠度要 适宜,在刷油时,每遍用量不要过多,刷漆间隔的时间要附合规定,涂抹

13、要均匀; 调制的油漆要及时使用,不能放置时间过长。2.7.2 管道、设备、容器表面除锈应彻底,应达到露出金属光泽的程度。除 锈采用机械除锈方法。只有除锈质量得到保证,油漆质量也才能有所保证。3、通风空调工程3.1 系统噪音对舒适度的影响 系统噪音过大,使人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因此在施工中除注意工程施工的 质量外,还必须多考虑从噪音的产生及传播途径入手,尽量降低系统的噪音。根 据我们以往工程的经验,在本工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对系统噪音进行控制。3.1.1 为保证在末端消声器之后的风管系统不再出现过高的气流噪声,在管 道拐弯处应采用曲率半径大的弯头。3.1.2 消声器、消声弯头应单独设置支、吊架,

14、不能使风管承受消声器或消 声弯头的重量,且有利于单独检查、拆卸、维修和更换。3.1.3 为避免噪声和振动沿着管道向围护结构传递,各种传动设备的进出口 管均应设柔性连接管,风管的支架、吊架及风道穿过围护结构处,均应有弹性材 料垫层,在风管穿过围护结构处,其孔洞四周的缝隙应用不燃纤维材料填充密实。3.1.4 为便于现场对设备减振基础进行平衡调整,在设备安装时应在减振器 上带有可调整的校平螺栓。3.1.5 消声器内的穿孔板孔径和穿孔率应符合设计要求,穿孔板径钻孔或冲 孔后应将孔口的毛刺挫平,因为如有毛刺,当孔板用作松散吸声材料的壁板时, 容易将壁板内的玻纤布幕划破;当用作共振腔的隔板时也会因空气流经

15、而产生噪 声。3.1.6 对于送至现场的消声设备应严格检查,不合格产品严禁安装,在安装 时,要严格注意其方向。3.1.7 对于风管及支、吊架应用相应的防隔振结构与措施。3.1.8 严格风管的密封性措施,杜绝由于风管系统漏风的噪声形成。3.1.9 采用先进的风管无法兰连接工艺,以使漏风率控制效果得到提高。3.2 内弧线或内斜线角弯头导流叶片的设置问题 导流片设置不好会增大阻力损失,噪声变强,影响气流的稳定性。 预防措施:导流片的片距、片数必须根据弯头的宽度 A 尺寸而定,即如表7-2 所述:导流片数、片距明细表 表7-2序号A片数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1500495120140165263041151451702003800610512514016017519541000711513015016518020021551250812514015517019020522023561600101351501601751902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