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szf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3483864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sz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sz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sz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sz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sz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sz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szf(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296零件表面的几何形态称为表面A形状B.形态C.形貌 D.形式297零件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大小和实的大小。A.压力 B.作用力 C压强 D.剪力298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对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有直接影响。A.强度 B硬度 C.刚度 D.疲劳强度299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来评定表面粗糙度,Ra的单位是A.厘米 B.毫米 C.微米D.纳米300相互运动的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A.滑动 B.刮擦C.摩擦D.磨损301零件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 名义接触面积,仅是名义接触面积的A.等于100%B.小于100% C远小于1% D远远小于0.1

2、%0302粗糙度A.宏观表面轮廓线与名义几何形状的偏差B 表面上周期性波浪形状C 微观表面轮廓几何形状偏差D. 宏观表面几何形状偏差0303干摩擦是摩擦表面间润滑剂的摩擦.摩擦系数A.有很少/较大 B.没有/较大 C.没有/大 D有/较小0304在各种摩擦中的摩擦系数最小cA干摩擦 B液体摩擦C.边界摩擦 D.混合摩擦0305在研究干摩擦机理时,对于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有各种解释,其中较为直观和解释许多摩擦问题,为多数人所接受。A.机械啮合说B.机械说 C.粘着说D.分于机械说0306配合件相对运动时,两个摩擦表面形成接触:A.能够/面 B.不能/面C.能够/线D.不能/多点0307 相对运动的配

3、合件发生干摩擦时。首先是两个摩擦表面上有极少的接触点.局部应力 很大,产生弹性变形,当心力达到材料的时产生理性变形,接触点的接触面积增大。A。p b.。s c。b D.。-10308 相对运动的配合件发生干摩擦时,摩擦表面上的接触点变 成冷焊点是小于接触点上的过大的局部应力使接触点上的被压碎,两种金属分于发生相互的结果。A. 表面膜/吸引B.氧化膜/吸引和扩散C.钝化膜/吸引D.边界膜/吸引和扩散0309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分为摩擦和摩擦。A动/静 D滑动/滚动C干/液体 D边界/液体0310按摩擦面的分为动摩擦和静摩擦!A. 运动形式B.运动状态C.润滑状态D.运动方法0311按摩擦副的运动形

4、式分为摩擦和摩擦A动/静B滑动/滚动 C干/液体 D边界/液体0312 相对运动的配合件,两个摩擦表面上实际接触面积很小, 只有少数微凸起处接触 ,而在末接触部分的摩擦表面可能形 成的状况A.相互平行B相互嵌入C.相交 D.相互倾科0313摩擦表面间没有润滑剂的配合件相互运动时周围的介质 对摩擦表面作用,将造成摩擦表面更大的A.损伤B.腐蚀C.摩擦D.磨损0314 在充分的润滑条件下,摩擦表面间有边界膜和流体膜,摩 擦发生在润滑剂的膜内,最小,摩擦表面的也最小。A.摩擦/损伤B.摩擦程度/磨损C.摩擦系数/磨损D.摩擦系数/损伤0315 利用障擦表面的相对运动,使润滑剂流体产生楔形油膜或 挤压

5、油膜来承受外部载荷并隔开摩擦表面, 这种润滑称 为。A 流体润滑B.流体静压润滑C 流体动压润滑 D 流体强力润滑0316利用摩擦表面的相对运动,使润滑剂流体产生来承受外部载荷并隔开摩擦表面,这种润滑称为流体动压润滑。A油膜B楔形油膜C氧化油膜D边界油膜0317 靠分子吸引力使极性分子定向排列吸附于金属表面上, 称。A物理吸附B化学吸附C边界吸附D分子吸附0318 润滑剂中的一些极性分子的有价电子与金属或其氧化表面 交换电子产生新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极性分子定向排列吸附 于金属表面上称为A物理吸附B化学吸附C.化学反应吸附D静电吸附0319 润滑油在边界润滑中降低摩擦和磨损的能力称为润滑油的

6、A.润滑性B.油性C.减磨性D.抗咬合性0320润滑油的极性越,油性越A强/好 B差/差 C.强/坏 D.差/坏0321 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靠静电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极薄的 边界膜称A.物理吸附膜B.化学吸附膜C.化学反应膜D润滑油膜0322 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靠化学键力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的膜称为A.物理吸附膜 D.化学吸附膜c化学反应膜 D.润滑油膜0323 由于物理吸附膜的分子与摩擦表面的结合力较弱,所以此 膜。A.结合强度低 B.不牢固C受热脱吸D受力脱吸0324由于物理吸附膜容易脱吸,故物理吸附膜适用于的工作条件。A高速轻载B低速静载C高速静载D低速轻载0325由于化学吸附膜吸附较为

7、稳定,故适用于的工作条件。A中速轻载 D.中速中载 C.低速重款 D.中速重载0326化学吸附膜吸附,故适用于中等负荷利中等温度、中等转速的条件A.不稳定 D.较稳定 C.稳定D.很稳定0327 为了满足高温、高压和高速的工作条件,常在润滑油中加入含元素的添加剂,高温下这些元素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作用生成较厚的膜称为化学反应膜。A. S、 P、 B R. S、 P、 02 C 5、 P、 N2 D N2 02 B0328 为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在摩擦副摩擦表面间加入某种介质的措施称为A润滑 B.冷却 c.减摩D.减磨0329船用柴油机中的摩擦副大多采用的润滑剂是A油B.油脂 C.水 D.空气0

8、330 一般机械中摩擦副的摩擦状态大多为A.边界 B.液体C.半液体 D.牟干0331通常为了提高边界润滑的效果,征润滑油中可加入C.抗泡剂D. A或B0332 某船主柴油机气缸油的总碱值偏低,则该主柴油机气缸会 发生A积炭B粘着磨损C腐蚀磨损D磨粒磨损0333 在高温重载条件下,为了提高油膜强度,在润滑油中应添 力口。A.抗泡剂B油性添加剂C 碱性添加剂D.极压添加剂0334 在船机实际运转中,起动、停车或不稳定工况时,摩擦副 处于摩擦A.干 B.半干 C.半液体 D.混合0335 在流体润滑中,广泛利用摩擦表面的相对运动产生楔形油 膜或挤压油膜来承受外部载荷并隔开摩擦表面,这种润滑称 为。

9、A流体动压润滑B.流体静压润滑C.强力润滑D.流体润滑0336 船舶柴油机运转中,在起动、停车或转速不稳定时,其主 轴承A.可以实现流体动压润滑B.难以实现流体动压润滑C.可以实现流体静压润滑D.难以实现流体润滑0337 利用外部压力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不断地打入摩擦表面间并使之隔开,这种润滑称为A.流体动压润滑B.流体静压润滑C 边界润滑D 润滑0338在边界润滑中,边界油膜的厚度一般约为A1 毫米B05 毫米C01 微米D05 微米0339 在重载高速和高温的工作条件下,边界润滑时形成的边界 膜是A 物理吸附膜B 化学吸附膜C化学反应膜D. A或B或C0340二冲程柴油机十字头轴承为摩擦

10、,采用润滑。A.边界/流体动压 B边界/流体静压C.液体/流体动压D.液体/流体静压0341 实现流体动压润滑的摩擦表面应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 粗糙度,以及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配合间隙 D.表面质量0342 船舶柴油机气缸套与活塞环之间的润滑状态,在正常工作 时最低限度应维持在A 液体摩擦状态B干摩擦状态C.边界摩擦状态D.混合摩擦状态0343 为了满足高温、高压和高速的工作条件,常在润滑油中加 入台 S、P、N2 等元素的添加剂,在高温下这些元素能与摩擦表 面形成。A 物理吸附膜B 化学吸附膜C 化学反应膜D.氧化膜0344相对运动的物体工作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A.摩擦B.接

11、触 C.磨损 D.微动磨损0345摩擦学是研究具有相对运动摩擦副的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A相互作用表面B.摩擦与磨损C.摩擦与磨损机理D润滑0346摩擦学是研究之间关系的科学和技术。A.摩擦与磨损B.磨损与润滑C.摩擦与润清D.摩擦、磨损与润滑0347关于摩擦学的研究内容,下列正确说法的是。A.研究摩擦问题B.主要研究磨损问题C.主要研究润滑问题D.研究摩擦、磨损与润滑问题0348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一般仅是名义接触面积的。A. 1% 10% B. 0. 1%1%C. O. 01%一 0. 1% D. 10%20%0349船机零件表面层在结构和性能上与其基体A.相同 B.不相同C.接近 D部分

12、相同0350 两零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接 触表面间产生切向阻力和阻力矩阻止运动的现象称为。A.摩擦B.磨损 C摩擦力 D.摩擦力矩0351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摩擦可分为。A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B 干摩擦与液体摩擦c、边界摩擦与干摩擦D静摩擦与动摩擦0353 如果摩擦副表面间存在一层极薄的润滑油膜时,此时的摩擦称为A 液体摩擦B.干摩擦C 边界摩擦D.动摩擦0354半干摩擦是指摩擦副表面间同时存在A.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D千摩擦与液体摩擦C 边界摩擦和干摩擦D边界摩擦和液体摩擦0355半液体摩擦是指摩擦副表面间同时存在。A.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B干摩擦与液体摩擦C边界摩擦和干

13、摩擦D.边界摩擦和液体摩擦0356液体摩擦的摩擦系数与边界摩擦相比,一般是A前者较大B后者较大C两者相当D.不确定0357船舶机器在实际运转中在工况时摩擦副难以实现或保持液体动压润滑。A.起动 B.起动、停车 C.低速运转 D.高速运转 0358流体动压润滑是相对运动零件上自然形成的楔形油膜。A.摩擦表面B.结构C.强力润滑D.运转时表面0359零件磨损后会改变A.表面膜B.配合性质C.表面层结构D.表面金相组织0360在摩擦过程中,运动副工作表面上的不断脱落和形成使运动副零件金属损失的现象称为氧化磨损:A.表面膜B.边界膜 C.氧化膜 D.钝化膜0361据统计,出于磨损造成的零件失效约占失效

14、零件的。A40B50C70D800362 机器在运转过程中,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的物质逐渐损耗 使零件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以及表面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称 为。A摩擦R.干摩擦c磨损D微动磨损0363 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的物质逐渐损耗,使零件的尺寸、形 状和位置精度以及表面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A摩擦B磨损C故障D失效0363相对运动的配合件磨损后使配合间隙增大,改变了从而影响了机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A配合尺寸B工作性能C配合性质D相互关系0365运动副正常运转的前提是进行。A运转 B.配合C.磨合 D研磨0366在摩擦条件下,相互作用导致摩擦表面的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A.表面 B.磨粒 C.应力 D.材料0367在摩擦条件下相互作用导致摩擦表面的粘着磨损和腐蚀磨损;A表面B磨粒C应力D材料0367 在润滑条件下,运动副相对运动时产生轻微磨损、涂抹、 擦伤等形式的表面破坏是属于磨损。A.微动B粘着C.磨粒D.疲劳0368运动副金属的互溶性好容易产生磨损.A腐蚀B磨粒C疲劳D粘着0369运动副金属的互溶性好容易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