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3483550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作者行文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

2、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2、作者简介(见教参187页)3、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朗读、译讲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目标迈出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投影: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文下注释,弄清课文大意。遇有疑难,用笔做上记号。八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三、朗读指导四、课堂练习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无碍i 泠泠作响lng 经纶lnB、飘荡dng 急湍tun 嘤嘤成韵yng C、轩邈mio 缥碧pio 鸢飞yun D、横柯k 窥谷ku 戾天l2、翻译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急湍

3、甚箭,猛浪若奔。(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第二课时一、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二、问题研讨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4、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第三课时一、 品味语言1、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2、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二、课堂小结三、处理课后习题22、五柳先生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常识,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4、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多否定句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柳先生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及其生活态度。2、学习作者朴素、洗练、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3、掌握一些与文章意思相关的词语及文言常用词。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通过陶渊明的诗饮酒中的名句导入新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我国近代大诗人陶渊明饮酒中的名句。它表达了诗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恬静的心境。2、作者简介。3、体裁介绍。4、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朗读、译讲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目标

5、迈出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投影: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文下注释,弄清课文大意。遇有疑难,用笔做上记号。八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三、课堂练习1、给下面词语中括号前的那个字注音。嗜( )酒 辄( )尽 吝( )情 短褐( ) 箪( )瓢 黔娄( )汲( ) 俦( ) 衔觞( )赋诗 2、本文是一篇 ,作者 ,东晋著名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3、翻译。(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好读书,不求甚解。第二课时一、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通过理解和分析,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多否定句的写作特点,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

6、道的高洁志趣。二、问题研讨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3、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4、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三、疑难解析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作用如何?第三课时一、 品味语言1、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2、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二、课堂小结三、拓展阅读四、处理课后习题23、马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掌握文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情感、态度

7、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 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通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新课。2、作者简介。3、写作背景。4、题目解说。5、文体介绍。 6、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朗读、译讲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目标迈出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投影: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文下注释,弄清课文大意。遇有疑难,用笔做上记号。八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

8、讲课文!三、课堂练习1、马说是一篇 ,作者 (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手法。 2、马说的作者字 ,唐代著名 家,他的著作收在 里3、给下面词语中括号前的那个字注音。 骈( )死 槽( )枥一食( ) 一石( )食( )马者 黍( )外见( ) 祗( )4、翻译下面的句子。(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二课时一、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通过理解和分析,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二、问题研讨1、课文首先为我们摆明了什麽观点?突出强调了什麽问题?2、请在第一段中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时会有怎样的遭遇?3、

9、请从第二段中找出句子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4、 请从第三段中找出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文段中哪句话能揭示全文的主旨?5、本文表面虽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那么文中以“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哪几类人?第三课时一、疑难解析归纳本文写作特点:二、拓展阅读三、课堂小结 四、处理课后习题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朗读背诵文言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2

10、、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3、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4、理解倒装句和省略句。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通过宋濂的故事导入新课。2、作者简介。3、写作背景。4、文体介绍。 5、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朗读、译讲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目标迈出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投影: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文下注释,弄清课文大意。遇有疑难,用笔做上记号。八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三、课堂练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ch du( ) sh( )学jn li( ) q( )绣 yng( )人 沃gun( )y( )然

11、yn( )袍负qi( ) 曳x( )以qn( )拥f( ) 2、解释下列句中“以”字的具体用法。(1)计日以还:(2)以衾拥覆:(3)以中有足乐者:(4)生以乡人子谒余:(5)撰长书以为贽:(6)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文: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译文:第二课时一、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通过理解和分析,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二、问题研讨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2、作者是如何解决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3、文中从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为什

12、么要写这些? 4、 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三课时一、拓展延伸积累劝学的诗句二、讨论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三、课堂小结四、处理课后习题25、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作者简介。2、写作背景。3、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朗读、译讲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目标迈出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