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3481565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的需求量也极大增长,同时电能质量越来越显示其重要 性,电力部门和用户对电能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文章概述了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首先论述电能 质量的各种概念,然后综述电能质量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最后总括了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电能质量指 标、电能质量恶化的危害、电能质量的检测、分析计算和改善的方法,以及标准和管理等。关键词:电能质量电力供应电力系统现代社会中,电能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能源,其应用程度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 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现代 电能质量的一些基本

2、问题作一全面概要的介绍,以期引起更为普遍的关注和深入探讨。1电能质量的概念一个理想的电力系统应以恒定的频率(50Hz)和正弦波形,按规定的电压水平(标称电压)对用户供电。在三 相交流电力系统中,各相的电压和电流应处于幅值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的对称状态。由于系统各元 件(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等)参数并不是理想线性或对称的,负荷性质各异且随机变化,加之调控手段 的不完善以及运行操作、外来干扰和各种故障等原因,这种理想状态在实际当中并不存在,而由此产生了 电网运行、电气设备和用电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产生了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的概念。从普遍意义上讲,电能质量是指优质供电。但

3、迄今为止,对电能质量的技术含义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这 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电力企业可能把电能质量简单地看成是电压(偏差)与频率(偏差) 的合格率,并且用统计数字来说明电力系统电能99%是符合质量要求的;电力用户则可能把电能质量笼统 地看成是否向负荷正常供电;而设备制造厂家则认为合格的电能质量就是指电源特性完全满足电气设备正 常设计工况的需要,但实际上不同厂家和不同设备对电源特性的要求可能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对电能质 量的认识也受电力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特别是用电负荷的性能和结构,这方面将在下一节中重点论述。什么是电能质量?这一研究领域的许多文献和报告中使用过的相关术语如下 :电

4、压质量(voltage quality)即用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间的偏差(应理解为广义偏差,即包含幅值,波形、相位等等),反映供 电企业向用户供给的电力是否合格。此定义虽然能包括大多数电能质量问题,但不能(或不宜)将频率造成 的质量问题包含在内,同时不含用电(电流)对质量的影响。电流质量(current quality)即对用户取用电 流提出恒定频率、正弦波形要求,并使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系统以高功率因数运行。这个 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并降低线损,但不能概括大多数因电压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而后者往 往并不总是由用电造成的。供电质量(quality of supply)应包含

5、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部分:技术含 义有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 与抱怨的反应速度和电力价格(合理性、透明度)等。用电质量(quality of comsumption)应包括电流 质量和非技术含义,如用户是否按时、如数缴纳电费等,它反映供用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中用电方的责任 和义务。须指出,在电工学中“Power”(电力、电功率等)的含义是指能量传输的速率,它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成正 比,因此不可能定义这一物理量的质量概念。实际上,供电系统只能控制电压,而不能控制某一负载汲 取电流。当然,系统在实际运行时,电压与

6、电流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密联系,尽管发电机提供了几乎正弦的 电压,但通过系统阻抗的电流可能造成对公共连接点(PCC)电压的扰动。此外系统的运行操作、故障和雷击 等也是电压扰动的原因。从这方面讲,“Power quality”不宜使用“电力质量”译名,宜译为“电能质 量”。IEEE技术协调委员会已正式采用“Power quality”这一术语,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定义:“合格电能 质量的概念是指给敏感设备提供的电力和设置的接地系统是均适合于该设备正常工作的”。这个定义的缺 点是不够直接和简明。文献2采用的电能质量定义为:“导致用户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 流或频率偏差”。这个定义较简明,也概

7、括了电能质量问题的成因和后果,但似乎将“用户设备”改为“用 电设备”更全面一些。当然这里的“偏差”应广义理解,甚至应包括供电可靠性。2问题的由来改善电能质量对于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障产品质量和科学实验以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正 常等均有重要意义。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因此人们对电能质量问题的重视并非近几 年的事,只不过早期对此认识比较简单,主要局限在保持电网频率和电压水平(即静态或平均偏差不过大) 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型电力负荷迅速发展以及它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能质量 才逐渐成为电力企业和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电能质量中某些问题已成为电工领域

8、的前沿性课题,吸 引了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一大批电力科技工作者投入其中从事开拓性或开发性工作。归纳起来,电 能质量成为热门课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大量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设备和电子装置投入使用,这些装置 对电能质量非常敏感。一个计算中心失去电压2s就可能破坏几十个小时的数据处理结果或者损失几十万美 元的产值。当今自动化设备的连续精加工生产,不论是变速拖动还是机器人,工作母机还是自动化生产线, 例如柔性制造系统(FMS)或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CIMS),它们对配电系统中的干扰和异常非常敏感,甚至几 分之一秒的不正常就可能在工厂内部造成混乱,这些用户

9、对不合格电力的容许度可严格到12个周波。(2) 现代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诸如半导体整流器、晶闸管调压及变频调整装置、炼 钢电弧炉、电气化铁路和家用电器等负荷迅速发展,由于其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的用电特性,使电 网的电压波形发生畸变或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相不平衡,甚至引起系统频率波动等,对供电电能质 量造成严重的干扰或“污染”。(3) 电能作为商品在电力市场运行机制下不同的发电公司包括独立电能生产者在发电侧实行竞争,输配电 系统(即电力公司)与发电分离独立经营管理,为发电公司和用户提供转送电能服务,用户侧也可以作为独 立实体参加价格控制。这样一个开放和鼓励竞争的运行环境

10、必然对电能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促使 电能质量标准化的发展和不断完善。3几个基本问题3.1电能质量指标电能质量指标是电能质量各个方面的具体描述,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参考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从 电磁现象及相互作用和影响角度考虑给出的引起干扰的基本现象分类如下皿(1)低频传导现象:谐波、 间谐波、信号电压、电压波动、电压暂降与短时断电、电压不平衡、电网频率变化、低频感应电压、交流 网络中的直流;(2)低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 (3)高频传导现象:感应连续波(CW)电压与电流、单向瞬态、振荡瞬态;(4)高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电磁场(连续波、瞬态);(5)静电放电(ESD)现象 表1给出

11、了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关于电力系统电磁现象的种类和特征,对表中列出的各种现象 可进一步用数字特征加以描述:对于稳态现象可利用幅值、频率、频谱、调制、缺口深度和面积描述;对 于非稳态现象可利用上升率、幅值、相位移、持续时间、频谱、频率、发生率、能量强度等描述。根据电 磁干扰现象的不同特点可以确定电能质量指标,指标的确定应有其确切的含义和物理特性,这是一个有待 专门研究和完善的课题。表1电力系统电磁现象的种类和特征5*箜恃it鼻电埴m嫌5 m j _ 卅电M*F*嫌1 护 h flm虹障O- Im*上升Alow琳Or 35。网S H jfc m AWgX g*5汹Hi扣Unrr.l-

12、 ih抻愚05就同波1W叩UE s -痴), 孙周 ift。卜 1 f SHA0,尚波1.1-1*中怕 EUI也号9r Iffiih1.?电IK不平岗0-0.1 /Jlttto-toOihCT陪g欢A K1玷H套g戊噌版波动55环LOa判率偏JS -JR程御在上】呢莪81内须指出,电能是一种特殊产品,同样具有产品的若干特征,如可被测量、其质量可以用各种指标加以描述 等。电能质量与一般产品质量不同,有如下特点成:不完全取决于电力生产企业,甚至有的质量指标(例 如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往往由用户的干扰决定;还有一部分是由难以预测的事故和 外力破坏(如雷击)引起的;对于不同的供(或

13、用)电点和不同的供(或用)电时刻,电能质量指标往往是不 同的。也就是说,电能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特点说明,全面保障电能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的责任,也是用户(干扰性负荷)应尽的义务。我国“电力法” 第二十八条规定:“供电企业应当保证供给用户的供电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对公用供电设施引起的供电质 量问题,应当及时处理”。第三十二条规定:“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口 特点说明电能质量指标宜用概率统计结果来衡量,并且需指明监测点。国内外大多取95%概率值作为衡 量依据。这样一个指标特点也对用电设备性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电气设备不仅应能在规定的标准值之 内正常运

14、行,而且应具备承受短时超标运行的能力。3.2电能质量恶化的危害关于电能质量指标的恶化对电力系统(包括用户)的危害研究已有大量的成果,有的研究是针对某个指标(如 谐波电压)对具体设备(如电机、变压器等)造成损失的估算,如文献11提出的谐波造成的功率附加损耗 及电气设备绝缘寿命的缩短带来的每年等值电量损失(kWh)可由下式计算:y = wo x成结+ ak* .凭 式中T为年运行时间,kh; PN为设备的额定损耗,风K为设备的费用,元(RMB); U*为h次谐波电压标幺 值;A、B为电气设备谐波等值损失常数,按不同设备和容量给出(略)。文献12引用了法国学者(埃列和卡恩)关于频率和电压对额定值偏差引起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认为在 任意时间段T内因参数n(这里指频率或电压值)对额定值差 n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七为Yr =- KTW(2)式中 4N为参数对额定值偏差的方均根尴 M =腿为国民经济损失系数。而WJ 挪 一 %灿=心y + G式中N为参数平均值对额定值偏差的方均根值;o为参数对平均值偏差的方均根值或标准偏差。由式(3)可见,参数对额定值差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即平均偏差 Np和标准偏差o。显然,减小 N p 可以用稳态补偿办法,而减小o则应该用动态补偿措施。同时从式(2)可以看出,提高供电质量的实质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