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3472889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级卫生所药品管理的调研汇报 根据市局的工作要求,分局采取驻村蹲点的工作方法在全县农村开展药品专题管理工作。以此对全县涉药单位进行调研监管,并从中发觉情况,处理问题,了解涉药单位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足,和药品监管工作的欠缺和不到之处。在蹲点工作中,我关键对泽州县村级卫生所的药品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报以下:一、村卫生所情况在去到的金村、高全部、北义城三个乡镇中,我组共深入行政村93个,涉药单位108个,村级卫生所78个,其中2个卫生所没有正常营业。(一)村卫生所是卫生保健的底,在农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但作为一级医疗机构,现在的大多数卫生所因为种种原因,实质上已经变成了

2、药店,在所调查的年药品流水在XX0元以上的10个卫生所中,药品的收益占到95%以上,剩下的5%大多数是接产或缝合收费。也就是说一个医疗机构的医疗收入仅有5%,以药养医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还有不得不提的是,除了部分村卫生所确实是集体性质外,绝大多数卫生所实质上已是个体,村大队对卫生所不闻不问,将其和杂货部一样看待,这也是三级医疗保健底破了的集中表现。(二)村卫生所作为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有一定的政策优势,为此,村卫生所成为农村从事医疗行为的“抢手山芋”。在今天的形势下,“一村一所”的模式有所松动,在北义城调研时,北义城村有卫生所2家,卫生院1家,西张村有卫生所2家,南义城村有卫生所2家,西黄石村

3、有卫生所2家,下城公村有卫生所2家,这些卫生所全部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有正当证照;而在金村镇枣园村,有村卫生所3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只有1个,在司药人员开的卫生所中,许可证上的卫生所责任人手中无证,也在家开有卫生所,不过许可证上登记的责任人是此人,又不能说她无证,另外一家,手中持有合作医疗办颁发的定点医疗机构证件,这么形成了三家全部有证,三家全部无证的尴尬,造成药品监管的被动。二、村卫生所药品购进情况(一)正当渠道1、从有批发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购进。在调查过的卫生所中,100%的卫生所全部有在此种正当企业进药。也只有这种购进方法才是正当的;2、从相关渠道领取药品,如防疫疫苗、糖

4、丸等(二)非法渠道1、从药品零售企业购进药品。此种行为即使大部分卫生所责任人也知道不正当,但在卫生所的营业中,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原因关键有三个,第一、 部分药品的批发价格比药店的零售价格还高,卫生所就近在药店购进药品又方便又实惠;第二、部分村卫生所药品流量较小,而部分药品的使用更少,药品批发企业不会给她们拆开大包装,以小单位销售;第三、药品配送企业以固定时间送药,不能满足卫生所的日常药品使用;2、从乡镇卫生院购进药品。伴随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村级卫生所负担着所在村村民的门诊费,而门诊费必需由卫生所向乡镇卫生院兑换现金,而卫生院为了小集体的利益,把兑换的门诊费给卫生所直接换成了药品,这种行为其实

5、已经组成了卫生院的无证批发药品和卫生所的违法购进药品事实,这种情况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存在。3、从个体非法药贩手中购进药品。个体非法药贩基础分三种,一是以非法购销药品为职业的。这些人通常全部打有一个药品经营企业的名义进行销售药品,如在山河镇的药贩王某打着河南药品经销部这个不存在的企业的旗号兜售其药品。这种药贩经销的绝大多数全部是假药,严重扰乱着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危害极大,是我们关键打击的对象;二是正当药品批发企业的员工,在销售本企业产品同时,自己还带有非本单位药品,通常情况下,她们带的药品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等卫生所使用完药品后才索要药款,以躲避卫生所向其索要发票,进而在药监部门查处时逃避

6、责任;三是个人到外地顺便捎带些药品以赢利的。还有一个情况是农村最常见而群众又不了解的,就是自己在其它医疗机构或药店购置的药品未使用完,放在卫生所能卖一点算一点,这种药品卫生所无利可图,但卫生所人员碍于情面会放在所里代卖。(三)验收统计情况我们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法律的要求,要求涉药单位建立药品购进验收统计,经过近二年不间断的督促,药品购进验收的统计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村卫生所在统计药品时,只是简单地对照购进发票,照抄上面的内容,票据上没有的,购进验收统计上也表现不出,尤其是在最终的验收情况栏中,卫生所的填写基础上全部是空白,可见,验收统计还是只停留在形式上,甚至应该说是在应付药监部门,统计的主要

7、性相对人了解严重不足,个体诊所也是如此。三、卫生所药品的保管情况卫生所药品的保管比较松散,在调查过的78个卫生所中,对药品定时进行清理的仅仅9个,在检验中会发觉,部分过期、失效的劣药不立即销毁,如在黄六坡村卫生所的药架上,摆放着20多年以前的针剂近10种,看情形卫生所也不会再使用这些药品了,但反应出了卫生所对药品管理的不善。(一) 药品随意摆放村卫生所药品的摆放随意性很大,在工作中我们一直提倡药品分类摆放,这是药品分类管理最起码的要求,经过检验村卫生所,我们能够看到,药品摆放的整齐度、外观整齐度和药房的规模大小成正比,有相当部分卫生所药房设在家中,药品、蔬菜、食品、生活用具、杂物等多种物品堆放

8、在一起,使人在感观上对药品的疗效产生怀疑。(二) 药品的效期管理不足药品的效期管理对一个卫生所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络,卫生所在购进药品时,离药品效期越近,其风险就越大,而且在我县的村卫生所,仅北义城、高全部、金村三个乡镇,就有92%的村卫生所只有一名医生,经济上也是自收自支,这么在药品效期快到之前,卫生所医生必定会加大该种药品的使用频次,药品的使用合理性就得不到保障,或即使药品过期了,还是照样使用。还有绝大多数的村卫生所,因为脱离集体,药品不报损,过期药品仍然摆在货架上。口服药品,尤其是中成药,相当多的卫生所医生认为只要没有严重污染,仍然能够使用。在实际中,她们也是如此操作。四、卫生所涉药人

9、员管理在检验过程中,常发觉卫生所开着门也有些人,但一问,看门的会说医生不在。给人看病的医生不在,那还开什么门?不错,在家户式卫生所中,司药人员往往就是家里的闲人,她们既不培训,也不体检,对药品管理知识一无所知,仅凭道听途说的一星半点就开方卖药,她们是农村药品销售端最可怕的隐患。五、卫生所药品管理知识欠缺村级卫生所工作人员对药品的管理知识十分欠缺,关键表现在:不凭处方使用药品,不明白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区分,将卫生所当成了两用机构,既可看病,又可卖药。将药品调配给患者时,不给患者药品说明书,不讲清服用药品注意事项;私自调换药品的包装。在农村卫生所检验时,常常发觉,有的卫生所把小包装药品拆开放入大瓶中

10、,其理由就是取药时方便,不知道药品外包装也是药品质量的一个主要步骤;私自自配制剂;药品的不良反应不登记不上报,在78个村卫生所中,XX年度没有一家上报一件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另外在本医疗机构内用食品冒充药品;一次性医疗器械购进、使用不统计,用后不销毁或销毁后不登记等现象时有发生。六、卫生所的监管思索(一)认真调研,依法行政在监管的同时,认真调研,了解村卫生所的难处,打击违法涉药行为,是维护卫生所生存的主要路径。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北义城镇、高全部镇、金村镇三乡镇有没有证经营药品户24家,这些无证户大多全部是家户式经营,这种模式在监管中难取证、难处理、难取缔,重复性强,只有采取保持连续监管的高压势

11、态,让她们自动放弃,停止经营。(二)规范卫生所的购药渠道加强药品批发企业在我县销售行为的监管,在只要规范、正当的前提下,正确把握我县药品主渠道的经营动态,和主渠道建立监管、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和此同时,使主渠道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三)加强培训,提升卫生所人员素质农村卫生所造成药品管理上的不规范,关键和涉药人员的素质相关,在调研的三个乡镇中,63%的村卫生所医生是经过省卫生厅集中进行的一次培训,取得中专毕业证的,也就是说这63%的人员仅含有初汉字化水平,即使在取得中专毕业证后,她们的管理思维和业务水平也令人担忧。在和村卫生所责任人座谈时,她们张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经济效益太差,她们的思维

12、还是停留在旧的医药统一配置的年代,卫生所作为一级医疗机构,应该让全村的人全部到村卫生所看病买药,把个体诊所、零售药店看成异物,认为它们的存在出现,阻碍了卫生所的发展,从政策精神上看,应该是药店凭价格优势,村卫生所凭信用和医疗技术优势进行生存和发展竞争。上述卫生所人员观念,如不改变,常此以往,必定形成恶性竞争,造成药品质量的不稳定,假劣药品屡打不绝。(四)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在调研中,78家村卫生所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应付,全部谈到了期望药监部门多来指导、规范,立即发觉问题,有什么政策,立即通知大家。卫生所按要求整改,尽可能少罚款。这首先反应出了药监执法的力度大,也反应出了药监人和相对人沟通少

13、。药品监管和卫生所药品管理,要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参入人性化管理,局和所沟通,药监人和涉药人员学习、交流,比如向老中医学习中药饮片的真假劣判别知识,相互间取长补短,让卫生所人员在主观上有正当经营药品、合理使用药品的想法,以此支配其行为。假如只采取简单的强硬手段,只会使卫生所违法行为更隐蔽,危害更大,药品监管难度也更大。在规范指导的同时,监管也不能松,监管能督促卫生所整改和规范。以法制、人性的模式,正当、合情、合理的管理,才能使药监人和被监管对象之间,形成正常的监管关系,才能形成村卫生所和药监部门“双赢”的局面。经过对北义城、高全部、金村三个乡镇的调研,我们立即发觉了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有的放失,针对农村卫生所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思绪,立即找到处理问题的切入点,并付诸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