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知识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345505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心理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心理学知识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科学的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性质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性质是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而艺术性与人文性的属性主要反映在研究的对象一设计的 性质和研究的概念的抽象上。我们可以将科学与艺术归纳一下:科学:直观、表象 抽象概念理论艺术:直观、表象 意象 意象形态形象创造设计心理学的概念设计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审美心理现象,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设计心理学属心理学延伸到设计 艺术领域的应用心理学范畴。一方面设计心理学具有心理学的基本属性,即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另一方面 又包含设计艺术领域的艺术性、人文性。前者在心理学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技术框架,而后者所包 含的内容不仅十分广博,而

2、且概念体系复杂,美学研究便是如此。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 将心理学定义为行为的科学,是因为“行为”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行为的观察和度量具有可操作性。心理学的一般研究过程是:事实描述解释理论事实:心理学研究的求真和证伪都必须从事实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事实(fact )是人们关于事物的客观认识, 是可以观察和重复的事件。描述:描述是就研究对象的状态做出说明。对于事实或研究对象的分类和概念化归纳应该是最基本的描述性科学 研究。解释:解释是关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事物的规律,理论可以预测事物。一个理论可以为许多事件提供解释,同样可以 归

3、纳不同的解释而上升到理论的水平。第二章 心理现象基础心理学有三个基本生物学基础:因果、遗传、进化。心理学中的感觉是感觉器官,产生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1、感知外界的物理刺激 2、把信息传递到大脑;3、在信息加工之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由于大脑的加工,人不仅仅可以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可以获得关于事物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认识,称为知 觉。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注意?模式识别?心理学提出了几种理论来解释模式识别?1.2.34第三章 知觉与艺术视觉恒常性?主要有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等。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反对心理元素分析(构造主义心理学),而强调

4、整体的、组织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邻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原则、封闭原则、完美趋向原则等鲁宾之杯的基本心理现象:第一、图形有形状,而背景没有形状; 第二、图形具有一般物件的性质,而背景看起来是一种无形的东西; 第三、图形是向前突出的,而背景似乎向后退; 第四、图形可以引起更深刻的印象,比较容易记住。视错觉?通感?第四章 个体的行为个体的发展和学习指,在个体生活期内,其行为上产生连续性与扩展性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行为改 变的方式包括由简单到复杂、有粗糙到精致、由分离到调和等分化整合的过程,他同时包括“量”的改变(生理) 和“质”(心理)的提高。人的发展受到成熟、学习、遗传

5、和环境四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成熟与学习具有交互作用。一般来讲,个体越年幼, 成熟因素对其行为的支配力就越较学习的因素大。所谓关键期是指成熟的程度最适合学习某种行为。人类行为发展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早期的发展重于后期的发展; 发展遵循一般的模式; 个体发展模式上存在个体差异; 发展是连续的,但前后的速率不一样; 发展期中个体诸特征是关联的而非互补所谓动机(motive)或驱力(drive)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个内 在过程。动机行为是从一个内在的动因开始,并以达到目标为中止,是一个有始有终有序的过程。动机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要,另一个是刺激。马斯洛把

6、人类的需要分为六大类: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相属与相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 需要爱美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逐级增高的,较低级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出现较高一级的需要。动机性行为是十分复杂的,动机隐藏在行为的背后,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判断其特性 第一,人类的动机在不同 的文化形态中会有不同表现,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动机行为也会因人而异;第二,类似的动机可能由不同的 行为表现出来,例如爱一个人,可能表现为直接的追求,但也可能会表现为回避;第三,不同的动机可能经由类 似的行为表现出来,如两个设计师都努力工作,一个是为了金钱,一个是为了事业;第四,动机与行为之间,有 的联系直接,有的联系不明

7、显,例如购买某种商品,特别是精神强迫性购买,也许是的确有需要,但也可能是购 买本身的诱唤作用,消费仅是为了消费;最后,任何单一的行为都可能隐藏着数种不同的动机。动机的分类 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区分为生物性动机(也称为生理性动机或原发性动机)和 社会性动机(也称为心理性动机或习得性动机)。前者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后者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个体由于各种原因会呈现紊乱和畸变的一面,我们称之为情绪行为。情绪表现也称表情,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认知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储存、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 ”认知始于感觉。外界物理能量完 全变换为神经事件或

8、者神经模式。关于认知的定义,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技能,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表 象、言语、问题解决、决策等。我们所有的心理能力(知觉、记忆、推理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综合能力就叫认知。 认知表象是指哪种心理事件呢?在心理学中,表象又称心象。当强调的是事物形象在心理活动中的再现时,又叫 做意象(image)或再现表象或表征。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 储存和提取。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什么是设计知识?什么是用户知识?知识作

9、为一个术语内容相当广泛,但是可以通过应用知识的具体例子来了解 知识的概念。认知心理学用两个术语来描述这两种有差异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 指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静态的、不变的事实信息,这种知识的信息组织对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通常能够加以 描述。陈述性知识会具有一系列相关事实的形式。程序性知识 指知识作为技巧性基础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动态的、变化的。知识的结构研究有两种取向:符号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由此产生了对知识的符号描述和联结主义描述。第五章 审美心理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中认为,审美经验大致有六个特征:一种在观看和倾听中获得愉快的经验,这种愉 快如此强烈,以至于使人忘却一

10、切忧虑,专注于眼前的对象;这种经验可以使意志中断,不起作用;这种经 验有不同强度,即使强度再高也不会使人感到厌烦;这种愉快的经验是人类所独有的,并且主要来源于视觉和 听觉的和谐;虽然这种经验源自感官,但又不能只归因于感官的敏锐;这种愉快直接来自于对对象的感觉本 身,而不是来自它引起的联想。亚里士多德对审美经验的描述对当代关于审美本质的心理学研究仍然有重大影响。 不过,这是比较偏重于哲学意义的提法和论述,如果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审美反 应。现代审美心理学或美学心理学(Psychology of Aesthetics)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是一门科学性研究和经验 性)研

11、究的学科。大体说有三个方面的课题:从个体发展性、动机性、情感性和认知性的角度研究艺术的创造 性,即研究艺术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的心理,包括从个性心理特征、认知、情感、文化甚至变态心理的角度研究 艺术家的心理特征;从内容、形式、功能研究艺术美学,即研究作品和设计的美学心理特征;从个体喜好和 判断研究受众对艺术的反应,即研究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倾向。审美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心理分析学派与审美 心理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主要理论体系,相关的学派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霍妮的新弗洛伊德派, 其理论和思想极具想像力和创造力。心理分析不是出于学院而是直接由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这与其他审美心理流派的发展不同

12、,狭义地说,弗洛伊 德的精神分析其实是指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艺术和审美的心理本质是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就是被压抑的欲望所自有的种种情绪能力的移用,弗洛伊德称其 为升华作用。升华(sublimation) 词原意是高尚化的意思。根据升华理论,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无非是恋母 仇父情结(所谓俄底浦斯情结)升华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把人的病态通通归结为被压抑的性欲。 这种被压抑的欲望本能究竟是指什么呢?早期,弗洛伊德认为是一种泛性欲,即力比多,而神经症状是由于自我 与力比多的冲突,自我与力比多是两种对抗的力量。后期弗洛伊德改变了一种提法,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完形学派与审美完形”是由德文格式塔(G

13、estalt)翻译得来的,完形心理学家是1920-1940年间极有影响的一些德国心理学家, 包括魏德迈、柯夫卡、库勒。完形派自称不反对一切分析,只反对把意识割裂为元素的分析,包括主张现象性的 分析。先讲两个例子来说明完形派的分析方法。完形主义的思想个特征:第一,张调心理现象是整体的,反对把它分析为可以彼此独立的元素; 第二,主张心 理学要描述现象而不是要分割现象以获得它的构造”,例如, 色彩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的研究就是在描述 现象。按照完形主义的理论,艺术和审美的心理本质是一种异质同形”或异质同构”,就是当艺术形式、知觉、情绪之 间达到同形,就会激起审美经验。异质同形是用一种基于力的作用模

14、式,来对审美心理进行描述性解释。行为主义与审美行为主义更强调从最基本的事实依据和最直接的体验人手研究审美问题。 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是,人与动物的心理之间存在连续性,这是达尔文主义的一种思想延续。20世纪60年代,贝利尼认为,传统的美学哲学体系并不能发展出基于体验性的审美理论,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觉 醒理论的行为主义审美理论假说。觉醒美理论主张用生理心理学方法来建立审美的心理学模型。图中表示的基本含义是,审美体验与觉醒上升 和下降方式有关,迅速上升并紧接着下降的曲线为美感体验,而上升后需较长时间后才下降的曲线为丑感体验。 如果考虑刺激的特性便可转化为诱唤和谐”模型。设计作品和艺术作品中,诱唤

15、的刺激特性是指作品中包含 了强烈的变异,如新奇、复杂、意外等。审美反应是指人对外在刺激和内在记忆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中包含了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兴趣因 素和其他因素,也包含着人对这些因素的意识体验和反射。审美反应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审美反应的情绪通常不如现实生活中的情绪强烈,在电影中看到的谋杀与身陷其中 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兴趣(i nterest )因素也许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心理概念,审美反应中的兴趣因素是指由好奇驱力引发的行为。兴趣因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审美反更具有主动性,就是说解码者同时也是编码者。 审美量表和审美描述都是基于语言的一种描述和测量,是对审美反应的直接测量,也是审美反应测量中使用最广 的测量技术。心理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即测量的效度和测量的信度,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测量的效度是指心理侧盘的 有效性,即测量到的是不是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如果一项喜好度测量测得的竞是购买力,那这种测量就完全没 有效度;测量的信度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真实程度的指标,就是说测量结果反映出个体在心理特征方面的真实个 体差异,有人称为测量的准确性或者一致性。行为捕获是基于行为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审美反应测量技术。动作行为是指肌肉运动所产生的行为。生理心理测量是基于情绪的生理表征的,是典型的行为主义审美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测量技术 生理心理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