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429230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第一章总论31.1概述31.2编制的依据和原那么41.3工程提出的理由与过程61.4工程概况81.5研究结论132第二章工程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52.1工程建设的背景15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62.3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93第三章市场或需求预测223.1粮食供求现状224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24.1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224.2产品方案245第五章工程选址与建设条件255.1工程区范围255.2自然、社会经济条件255.3社会经济条件275.4退耕还林现状285.5基础设施现状286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296.1设计原那么

2、296.2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306.3工程设计326.4工程量汇总407第七章工程实施进度437.1进度方案438第八章组织管理与实施458.1组织机构458.2施工管理458.3资金管理468.4招标方案468.5质量管理479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99.1建设投资估算编制499.2流动资金估算519.3工程投入总资金及分年投入方案519.4投资指标5210第十章工程招标方案5311第十一章效益分析5711.1财务评价依据5711.2收入、税金及附加费估算5711.3收益估算5811.4本钱估算5811.5总本钱及经营本钱5811.6工程收益预测5811.7资金来源与运用分析5912第十

3、二章结论与建议6012.1经济效益6012.2社会效益6012.3环境效益6112.4评价结论611 第一章总论1.1 概述1.1.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四川省*市*县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工程业主:*市*县退耕还林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建设法人:*市*县退耕还林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地点:四川省*市*县1.1.2 工程承办单位概况按照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综合规划组发改办农经20061781号?关于做好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四川省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工程管理方法暂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推

4、进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发改、农业、林业、水利、财政、实施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市*县退耕还林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本工程建设法人。建设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协调统筹安排,监视检查工程的实施。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和监视,制定工程管理方法,协调各相关部门实施工程建设,保证人员、资金、措施、工程、培训到位,参与工程总结,提供工程验收资料,并负责工程的其它相关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由县发改委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各成员单位分别抽调一名

5、工作人员组成。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2 编制的依据和原那么1.2.1 编制依据一、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综合规划组发改办农经20061781号?关于做好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川天退20094号?四川省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程管理方法?的通知3?四川省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工程管理方法暂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

6、方法?二、基础资料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定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等。三、遵循的标准、标准1?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和1993年局部修订GBJ10-89;2?钢构造设计标准?GBJ17-88;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J17-88;4?上下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GBJ17-89;5?工业及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标准?GBJ55-83;6?建筑物防震设计标准?;7?四川省*市州*县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工程编制方案1.2.2 设计原那么根据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设计原那么: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退耕

7、还林 基本口粮田建设要统筹规划,与全省 基本农田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水利水保工程做好衔接。并结合当地水土保持整体规划,符合?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按照轻重缓急,优先安排钱粮补助年限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面临缺钱缺粮困难的退耕农户,实行已退先建,以建固退。2促进退耕农户粮食自给和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相结合通过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促进退耕农户粮食 基本自给,同时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稳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退耕还林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退耕还林 基本口粮田建设要因地制宜,对适宜于分户建设的地区,鼓励因退耕而缺粮的

8、农户进展 基本口粮田建设。同时,为便于水利、道路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和机耕机播等,尽可能集中连片。可依据?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妥善解决退耕农户无 基本口粮田建设地块或建设地块缺乏问题。3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退耕还林 基本口粮田建设坚持选择水土资源、地形等自然条件适合的地块进展;把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管理措施结合起来,灵活采取坡改梯、改良土壤、农田水利、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等综合措施,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统一规划设计,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明确试点地区政府的事权和责任,明确退耕农户的权益和责任,坚持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退耕农户投入并举的原那么,量力而行,先易后难、注重实效;尊重群众意愿,不搞

9、行政命令。4先行试点、稳步推进退耕还林 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范围要从严控制在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突出退耕还林地 基本口粮田缺乏的重点乡、村、户,优先选择基层干部队伍强、群众基础好的县、乡、村进展。 工程建设可采取多种形式,及时总结经历,稳步推进。1.3 工程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实施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开展战略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几年来,各有关地区、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阔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农业构造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的决策是

10、正确的,效果是好的。但是退耕还林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区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后续产业没有形成等。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的影响在当前。而生态环境改善后,未退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却不是很快就能见效的,所以短期内将影响到粮食供应。另外,退耕还林用粮供应数量增加后,一些地区从外购粮,既存在调运费用过高农民无法承担的问题,也面临着粮价上涨后粮源组织方面的困难。从目前的情况看,退耕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大,但退耕还林供应粮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用粮的一局部。这局部粮食能不能及时足额供应,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口粮消费,甚至可能

11、会导致毁林返耕。同时,退耕还林也使许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他们也需要商品粮供应。所以在退耕还林地区立足本地建设好 基本口粮田、培育起后续产业,是保障退耕农户长远利益的一条现实出路,也是实施退耕还林并不断稳固成果的 基本前提。*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境内气候温和,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四川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县、荔枝和龙眼重点生产县。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实施以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截至2005年末,全县累计退耕还林11.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9.3%上升到41.5%。2006年,*县实施退耕还林2000亩,荒山造林10000亩。在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

12、着突出的问题,先后出现了退耕农户缺粮比较严重的现象。因此,实施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解决好农民吃饭、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开展问题,不仅迫切,而且实施意义重大。1.4 工程概况1.4.1 建设规模采用小型农田水利和坡改梯等工程措施建设 基本口粮田8000亩,主要包括整修囤水田3700、新建囤水田3300亩、整修沟渠1750m、坡改梯700亩、新建土坎14007m。1.4.2 拟建地点本工程拟定的实施方案涉及*县*镇长龙村、新光村、太阳村、青峰村、青狮村、沙地村,*镇建新村、晏佳村、乐和村、龙华村、陈佳村和*乡砖房、黄泽、向阳、前进、黄桷、新建村共17个村。1.4.3 拟址条件1水

13、利设施工程区电灌站48处,装机容量1399kw。有中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8座,山平塘255口,新店水库干渠37.3km,二级干渠116.5km,石河堰276道。2交通设施工程区有县乡道路与外界相连并通往各社,交通便利,管道设备、砂石、水泥均可由拖拉机直达施工现场。3电力设施工程区已完成了农网改造,供电区域覆盖整个工程区,电力保证率高。1.4.4 主要工艺流程采用小型农田水利和坡改梯等工程措施建设 基本口粮田。1.4.5 公用工程1 供电利用已有电网保证供电,不需要另外增加供电能力。2 供水利用已有水力保证供水。1.4.6 环境保护本工程为环境保护工程。1.4.7 工程投入总资金1、工程投入总

14、资金537.7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37.72万元;1.4.8 经济效益工程总投资537.7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37.72万元;工程建成后,按粮食综合价格1.5元/kg计算,每亩产值增加150元。工程区8000亩年增加产值120.00万元。生产期平均年总本钱24.00万元;生产期平均年经营本钱24.00万元。生产期平均单位处理本钱0.22元/吨;盈亏平衡点BEP=24.22%;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16.71%财务净现值:1493.98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1.4.9 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初步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坡耕地是山区农民生活和生存主要甚至唯一的生产资

15、料,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在退耕还林地区建设好 基本口粮田,培育后续产业,切实解决农民的长期生计问题,进一步稳固退耕还林成果。这是稳固和开展退耕还林成果的 基本前提。重点退耕还林地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是国家探索解决退耕农户粮食 基本自给的有效尝试,主要通过坡改梯、改良土壤、农田水利、小型蓄水保土等综合措施改善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稳步实现退耕户的粮食自给。本工程建成后,将新增粮食80.7万kg,工程区人均增粮48.2kg,人均增收72.3元,有效解决了缺粮户的口粮问题,而且增大了退耕还林区商品粮食供应量,工程生态效益较显著,能够为全面解决退耕还林区 基本口粮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历。1.4.10 建设进度的建议工程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1.4.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