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设计管理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428863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设计管理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轨道交通设计管理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轨道交通设计管理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轨道交通设计管理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设计管理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设计管理实践与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带动轨道交通建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业主意识到了其设计工作的关键性,希望通过设计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工作,在比较短的设计周期中获得投资少、质量高的设计成果。工程的设计是一 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工作,其效果以及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质量的优劣。在 项目建设的前期,一定要通过项目管理作为指导,开展详尽、缜密的项目策划。 从现如今市场的需求来说,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工作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作 为一个合格的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人来说,首先应该具备过硬的理论基础,掌握设 计的规律,熟悉设计业务和流程,而且应该具备整体管理与协调的能力。关键词: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思考引言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 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外延,城市居民通勤时耗不断增加, 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城市轨道交通拥有大运 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故较多大城市把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引领城市发展格 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居民出行生活质量的重大发展战略,并大力推进以 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从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1 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体系的特点1.1 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的各方主体及相互关系建设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交通体系发展的必要战略。轨道交通项目 设计管理体系包括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

3、设计活动以及政府、业主、设计、咨询 等相关各方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在实际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因涉及多方主体,不 同的相关方在项目实际运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单位因其职责不同、管理范 围不同,导致在整个设计管理体系中会出现各种矛盾,要实现轨道交通设计的精细化管理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政府部门是整个项目设计管理的投资者和公共行政 管理部门,主要履行法律责任,做好设计审批工作,并协调和监管不同部门的工 作;业主是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建设管理单位,在行业内一般称为甲方,甲方同时 也是项目完成以后的运营方,主要负责项目策划,出现施工遇阻等问题时的外部 协调,以及控制好设计与实际建设目标的实现,项目报批等工作;设计

4、单位是轨 道交通项目的专业服务单位,根据甲方要求,在规定的合同时间内,依据专业规 范做好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并且对承担的设计工作进行管理,最后向甲方提交 设计成果;咨询机构则主要扮演轨道交通设计管理中的咨询、监督和审查角色, 受甲方的委托实时监管设计单位的工作,同时为政府的审批等提供专业支持。1.2 设计管理体系的总体模式鉴于我国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模式形式多变,业内多会优先选择各方面综合能 力较强、在业内口碑信誉较高、兼具丰富的设计和管理经验的单位作为总体领头 单位来负责设计管理和设计技术的统筹,再根据具体的工点信息、系统和单位的 专业经验等来选择分项设计单位,因而轨道交通的设计管理具有多样化的

5、特点。 轨道交通精细化设计管理的总体模式主要有三种:设计总承包、设计总体总包以 及设计总体。不同的总体管理模式存在不同的优缺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为精细 化设计管理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设计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整个项目的 设计总承包单位直接管理各分包设计单位,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设计成果准时、 高质完成,也更利于设计总包单位管理和调控分包单位的进度、资金用量等。2 设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前期设计时间短促,重视不够,技术资料不全面。由于城市总规的变化与 调整、建设规划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批复等阶段耗时较长,一旦确 定核准后,通常项目急需土建开工,在前期调查及方案研究不是特别充分的

6、情况 下,开展施工图设计,容易造成设计方案不是最优、浪费的包容性设计等问题。2)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轨道交通建设任务量剧增,但受制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多样 性及复杂性,行业设计单位工作量已经远远饱和,民建、市政等设计单位转型速 度慢、行业准入难,导致目前轨道交通的设计负责人资历浅薄、经验欠缺,同时 许多设计单位为了抢地盘,盲目扩张,导致技术力量分散,设计质量失控。 3)政 府部门缺乏经验,外部支持欠缺。随着国内修建轨道交通城市的不断增加,每个 城市新线建设,由于城市管理部门对轨道交通认识上的不足,工作中将会出现错 误的定位和盲目的要求,项目审批困难,重大方案决策受个别领导非技术性的主 观影响,导致设

7、计方案不稳定、设计理念不科学。3 新时期轨道交通设计管理举措3.1 做好前期调查勘测协调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稳定在设计过程中对涉及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地块、管线等需提前征求 各产权单位的意见,尽量在初步设计阶段取得相关产权单位的意见,以稳定设计 边界条件,确保设计方案可实施性,切实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3.2 加强市政工程统筹,确定合理的结构设计轨道交通工程属于市政工程的一部分。由于城市地下空间有限,故在轨道交 通设计中应与其他市政工程统筹考虑,避免发生空间冲突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 掌握城市的规划情况和轨道交通沿线既有管线、管廊、隧道等设施,并编制沿线 市政工程统筹的实施方案,合理加大轨道交通

8、埋深,为后续市政工程的实施预留 条件或避开既有市政管线、地下隧道等。3.3 狠抓设计方案研究,保证工程设计质量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有共性,也因制式标准不同、 地理环境条件不同、社会需求各异等而存在个性问题。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实际 以最优方案适应各种不同的边界条件和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需严格落实设计管 理流程、项目报批流程、施工图设计出图流程 ;严格执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程 序;严格执行设计会签组织形式,确保工程设计质量。3.4 推进设计优化工作,提升工程设计品质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应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优化设计方 案,做好优化导向标识、提高卫生间标准、设置空气

9、净化装置、优化 AFC 终端数 量和布局、增设行李坡道、增设电扶梯无障碍电梯数量等工作,切实提升乘客体 验和通行便利。3.5 重视设计风险管理,减少各类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设计人员安全意识,严格设计安全交底措施,建立完善的设计安全管理 制度。有效识别重大风险源,并将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穿越铁路、 高速公路、不良地质条件区域及深大基坑出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点等问题纳入到设 计时期,切实抓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3.6 强化设计总结工作,不断提升工程设计水平对新开通线路,切实梳理从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初期运营 前安全预评审及正式评审、消防及人防、质量验收

10、等过程中提出的设计问题,充 分利用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密切跟踪并收集新线投运对线网和既有线影响相关 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完善的相关企业技术标准、规范,不断提升轨道交 通工程设计水平和质量。结语就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轨道交通是交通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轨道 交通项目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强,在建设中需要不同的设计单位联合承担设计工 作,各单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再通过统一的管理层,经过责任划分,层层管理, 将整个轨道交通的设计风险降到最低。参考文献1 张珂嘉城市轨道交通BOT项目的会计处理及资产模式选择研究选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212 胡章喜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13 (9): 8-11.3 罗德芳.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管理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1(3):27-28.4 李春喜轨道交通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20,123):83-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