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苍松参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3423668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苍松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苍松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苍松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苍松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苍松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苍松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管网_项目建议书【苍松参考】(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XX镇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建议书2011年4月:XX市XX镇污水管网工程工程负责人: XXXX : XXXXXX (给排水)XXXXXX (给排水)deps4前 言XX镇位于XX市中部偏北一隅,全镇呈飞蝠状,幅员面积23.12km2,东与观胜镇相邻,南与锦江乡、公议乡接壤;西邻怀远镇、北靠上元乡和都江堰市的安龙乡。全镇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XX镇污水处理厂位于石梯村段西河北岸,城镇主要干道有排水管沟,部分为明沟排水,排水方式为雨污合流制。各行政村的居民点无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为自流排放。生活污水滥排滥放,污水四溢;居民多使用无防渗厕所,地下水污染较严重,给XX镇的对外开放、

2、招商引资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修建XX镇污水管网工程,解决XX镇排水系统问题成为XX镇人民关注的焦点。XX镇污水管网工程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它的建设不仅将极大地改善XX镇的水环境状况,树立XX市XX镇的良好形象,还将吸引国内外更多企业前来投资。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 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11.2 编制依据11.2.1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1.2.2 采用编制资料11.3 编制范围21.4 编制年限21.5 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21.5.1 城镇概况21.5.2 自然条件21.5.3 社会经济31.5.4 公共设施41.5.5 基础设施41.6 现有排水工程概况51.7 排水工程规划

3、51.7.1 排水体制51.7.2 污水工程规划51.8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6第二章 设计概要72.1 总体设计及排水量计算72.1.1 污水量计算72.1.2 工程规模92.1.3 排水体制选择92.2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122.2.1 服务面积122.2.2 管网规模122.2.3 布置原则122.2.4 管道布置走向132.2.5 管材与接口132.2.6 管道基础162.2.7 管道埋深162.2.8 附属构筑物162.2.9 沟槽开挖及回填162.2.10 道路恢复17第三章 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183.1 人员编制183.2 建设进度18第四章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消防194.1 设计依

4、据194.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194.2.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94.2.2 建设中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214.2.3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224.3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224.4 消防23第五章 下阶段设计要求245.1 需确定的主要问题245.2 施工图设计需要的资料和要求24第六章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256.1 编制说明256.2 编制依据25第一章 概 述1.1 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工程名称:XX市XX镇污水管网工程业主单位:建设地点:XX市XX镇1.2 编制依据1.2.1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

5、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市政工程公用技术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版);国家、部门、行业、地方其他现行有关法律、规程、规范及标准。1.2.2 采用编制资料1、XX市XX镇总体规划(20062020),四川省蓝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6年12月;2、水质、水量资料及相关基础资料。1.3 编制范围XX镇场镇内污水管网设计。

6、1.4 编制年限 编制年限:20112020年。1.5 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1.5.1 城镇概况XX市XX镇位于XX市中部偏北一隅,全镇呈飞蝠状,幅员面积23.12 km2。全镇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 2003年底全镇总人口为208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3人。1.5.2 自然条件XX镇地势西高东低,相差2m左右。中间有一梗界,西北海拔594m,东南最低海拔570m,高差24m,平均坡降3。土壤多为冲积泥沙土,沿河边为砂土,南部为下湿槽田土。XX镇属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偏少。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雨量1002mm;平均日照1158.8h,

7、风力一般34级,夏季风力较强,可达6级,无霜期为284d。镇域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薯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川芎、油类、蔬菜、食用菌等,商品农业有水果、花生,农民普遍饲养家禽,以养猪为主,兼养牛、鸡、鸭。1.5.3 社会经济2003年底,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52320万元,农业增加值3432万元,占总值的6.56%,工业增加值44495万元,占总值的85.04%,第三产业增加值4393万元,占总值8.40%。因此,XX镇经济结构处于二、三、一模式。全口径财政收入1114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475元。农业,在XX镇仍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劳动力在农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

8、和其它农副产业,镇域内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薯芋。2003年粮食总产量25119吨,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类、川芎、食用菌为主,食用菌总产量20万袋。 商品农业也有较大发展,主要以水果、水产、花卉为主,其中布朗李种植面积达1000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500亩,尤以清溪村的兰花种植最为有名。在平安村和红瓦村有两个大型养殖基地,分别为七环猪养殖场和聚源奶牛养殖场,生猪出栏489头,年产牛奶2250吨。工业,XX镇铸造、土陶、砖瓦、石灰生产历史长远,久负盛名。素有铸造之乡,陶瓷之乡的美称。水泥预制品,机械化工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项目。全镇有各类企业51家,形成了较为集中的

9、工业集中发展区,其中四川川建管道有限公司占地180亩,职工285人,年产值1.2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土陶业以古建琉璃瓦厂和坩埚厂为龙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土陶系列制品。水泥制品包括预制构件、涵洞、彩砖等。化学产品以建新防水材料、低毒农药为代表,属安全、环保产品。另外还有木器加工厂,生产铁木椅、教学设备、家具、装饰材料等,200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495万元。三产业,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的配套,特别是城镇建设的加强,XX镇的商业、服务业出现了非常兴旺的景象。在镇区形成了五大市场,木材市场、建材市场、蔬菜市场、服装市场、牲畜市场,还有长达一公里的陶瓷一条街,镇区的八条街上,商店林立,

10、百业兴旺,生产及生活日用品齐全。2003年底,三产业增加值4393万元。1.5.4 公共设施XX镇是原区公所所在地,乡镇合署的地方,所以镇区内社会设施比较完善,有中学,有中心小学二所,有卫生院二座,影剧院、文化站、科技站、庄稼医院、体育场各一所,四川省的荣军疗养院也建在城镇内。在各行政村,特别是村委会所在地均有医疗点、商店等,有5个行政村设有小学、幼儿园。1.5.5 基础设施1、交通设施镇域主要对外交通有怀华路,路基宽33米,为二级水泥路;元安路,路基宽6米,为四级沥青路;以及街安路、元中路、元三路,路基宽分别为12米,6米的沥青路;另外还有一条从怀华路至无根山生态观光区的旅游专线。在此基础上

11、还建有数条村道,连接各个行政村,形成了方便和快捷的交通道路网络。2、市政设施给水:XX镇现有水厂一座设在汇江村,设计规模400m3/d,取水点在柏江桥,不能满足城镇居民近期的用水需要。排水:XX镇污水收集排至石梯村西河东侧污水处理厂,部分村镇污水为小面积集中采用沼气净化池进行处理,其余村镇为分散自流。供电:XX镇建有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360kw,在石梯村新建了一座35kv变电站,城镇设有10kv变配设施,全镇有变压器57台,装配容量3810KVA。邮政及电信:XX镇现有邮政、电信支局各一个,负责锦江、观胜等5个乡镇的邮电业务,设有程控交换装置,可供规模为12000门,实际装机5960门。1.

12、6 现有排水工程概况城镇主要干道均有排水管沟,部分为明沟排水,城镇污水收集排至石梯村西河东侧污水处理厂,部分村镇污水为小面积集中采用沼气净化池进行处理。其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另有少量工业废水。各行政村的居民点无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为自流排放,就近排入水体,对部分河沟污染较为明显。另外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给疾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给人们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故急需建立XX镇集中的排水系统。1.7 排水工程规划1.7.1 排水体制XX镇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1.7.2 污水工程规划城镇生活污水排入XX镇污水处理厂,其余新型社区和聚居点生活污水采用成套小型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自行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排入附近河渠

13、、低洼水塘或荒地。污水处理也可采用新型的生态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处理后就近排入水体。镇区污水总量按供水量80%计算,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排水管道系统要充分利用地形,尽可能使管线短、埋深浅,以降低工程造价。对于农田灌溉,应维持并强化现有的排灌系统。1.8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XX市正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体系正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同步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良好开端和基础。XX市是四川省水系流域上游地区,水环境治理将直接影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将影响岷江上游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XX市的水环境状况堪忧,城区内现有排水管渠系极不完善,为雨

14、污合流排水。旱期建成的明沟、暗沟合流排水系统沿用至今。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城区内的河道或排洪与灌溉兼用的沟渠中,造成市区河、渠中的天然水体严重污染。另外,XX市的水环境状况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影响了沿河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了XX市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强水污染防治,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就是体现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抓水污染防治,就是抓发展;保护水环境,就是保障生命线、保护生产力。所以必须尽快将XX市的水环境整治提入议事日程。第二章 设计概要2.1 总体设计及排

15、水量计算XX市XX镇位于XX市中部偏北一隅,全镇呈飞蝠状,幅员面积23.12km2,东与观胜镇相邻,南与锦江乡、公议乡接壤;西邻怀远镇、北靠上元乡和都江堰市的安龙乡。镇域污水处理厂位于石梯村西河东侧。XX镇污水由西向东,主要沿规划道路主干线收集排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2.1.1 污水量计算1、人口预测目前,XX镇现状总人口21390人,全镇机械增长2020年年均增加40人,自然增长率2020年取2。本工程设计范围内人口数量据统计。按照XX市XX镇总体规划预测,XX镇2020年人口为22200人。2、用水量预测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结合XX镇实际,以及本次管网、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确定XX镇用水量标准如下: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取150L/(人.d),给水普及率为95%。公建用地用水量标准为80m3/(h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