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名词解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341973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理论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新 闻一、名词解释、新闻的来源2、新闻的本源3、好奇说4、群居说、新闻欲(新)6、硬新闻和软新闻二、简述1、新闻的特点 第二章新闻传播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倾向性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有时体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体现得含蓄而隐晦,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新闻倾向性是通过选择事实和编写新闻体现出来的。它往往体现一种无形的意见。新闻倾向性是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的。、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涉及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涉及如下基本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明显性、接近性、趣味性等。新闻价值是客观的,是一种预测,也是一种综合的

2、原则。3、新闻的客观性新闻客观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者背离事实自身的基本逻辑的报道来体现倾向性,不仅无法说法人,其生命力也必然短暂;二是指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不能为了体现倾向性的需要,把一件有助于自己的、微局限性道的小事当作重大新闻来报道,也不能故意回避不利于自己的重大事件。新闻报道者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基本上体现自己的倾向。新闻客观性制约着新闻倾向性。客观性与客观主义不同。某些资产阶级报人标榜“纯客观”、“不党不私”、“不偏不倚”,事实上为了掩盖其阶级立场和报道的倾向性。4、无形的意见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中某些含而不

3、露的意见。从表白上看,新闻似乎只在客观地叙写事实,事实上在用词造句之间就隐含着某些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内容上的某一立场。这种外朴实而内藏机锋的新闻报道的作者乃是新闻记者中的高手。新闻评论的名家也常用这种手法撰写评论。、用事实说话用事实体现意见到新闻写作措施,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措施。这种措施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选择,对比烘托、借人之口、描绘细节等运用品体事实的措施来体现新闻主题或体现作者的观点和倾向。它寓理于事,符合人们从新闻中重要是理解事实的规定和新闻文体要用事实沟通状况,交流信息的基本特性,因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到受众,更具说服力。此措施不排斥新闻中必要的精当的议论。6、新闻敏感是新闻

4、工作者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与否优秀的重要标志。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敏感一般表目前:(1)快捷,即能十分迅速地捕获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2)精确,即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3)灵活,即不拘泥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7、报刊的有机运动(98)马克思提出的一种新闻术语,用以阐明报刊是通过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来逐渐揭示事物真相,全面报道客观事实这一观点。1843年,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写道:“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所有事实就会完整地揭示出来。最初,这个完整的事实只是以同步发展着的多种观点的形式出目前我们面前,这些观点

5、有时故意地,有时无意地揭示浮现象的某一方面。但是归根究竟,报纸的这种工作只是为它的一种工作人员准备材料,让她把材料构成一种统一点整体。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度工不是由某一种人做所有工作,而是由这个人数众多的团队中的每一种成员肩负一件不大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弄清所有事实。”这一术语已成为国内新闻学研究中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一般用于论证新闻的真实性问题。8、客观报道运用客观论述的方式体现意见的一种新闻写作措施。这种措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西方新闻界最早提出并运用,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客观报道并非无倾向性,不可把它同客观主义报道混淆起来。9、客观原则西方新闻界一方面提出的一种报道原则,强调新闻报道是

6、记者对事实的“客观”论述,记者只是把已经发生的事实记录下来,告诉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谁干的。报道中引用的的别人的话须注明出处,记者不应在新闻中“掺加进自己的意见”,不应作“个人评论”。新闻与评论须严格辨别开来,新闻即新闻,评论即评论,评论意见只应出目前社论或签名评论中。10、易碎品西方对新闻时效性的毕生活是短促和脆弱的,随着时效的消失而终结。种比方,意指新闻的中国新闻界也以“活鱼”、“鲜花”等比方新闻时效性的重要。二、简述1、新闻倾向性产生的因素和实现的手段。(一)新闻倾向性定义:(二)因素:()报道者个人层面(2)新闻事业层面(三)手段: ()选择事实 ()编写新闻

7、 (具体参照教材3639)2、如何理解新闻价值要素及新闻价值的客观性和综合性。(一)新闻价值定义:(二)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明显性、接近性、趣味性(三)新闻价值客观性和综合性: (具体参照教材p-43)3、新闻敏感有哪些特点及它在新闻实践中的作用。(一)新闻敏感定义:(二)新闻敏感的特点:(1)快捷()精确(3)灵活(三)作用:(1)发现新闻线索的需要(2)发现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需要(3)预测新闻事件的发生的需要 (具体参照教材p4445)4、事实和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如何制约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之间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三者都以各自特有

8、的力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但从主线上说,起决定作用的是事实和新闻接受者受众,它们是决定新闻报道者的活动方式和作用的主线力量。(一)事实的制约:(1)事实的客观性制约报道的真实性()事实的逻辑性制约对事实的解释(3)事实的重大性制约报道的必然性(二)受众的制约:(1)新闻机构必须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2)客观的宣传效果取决于受众接受的限度(三)两者的制约具体体现为反馈机制:(具体参照教材p465)第三章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名词解释1、压力集团、利益集团2、院外活动集团二、简述1、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四章新闻事业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新闻手段(93、97、00传)2、煽情主义

9、3、有闻必录4、“试探气球”二、简述1、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新闻事业的阶级性。、简述两种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抢”与“压”2、“新闻、旧闻、不闻”(97、02名)3、舆论4、时宜性二、简述1、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社会功能?第六章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一、名词解释、新闻自由二、简述1、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新闻事业社会控制的重要因素。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名词解释1、群众办报、全党办报二、简述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要点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如何贯

10、彻两为方针?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及重要方式。第八章反映实际,指引实际一、名词解释1、新闻真实性2、舆论强势、宏观真实和微观真实二、简述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规定是什么?、如何做到新闻宣传的“适度”?、新闻失实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第九章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一、名词解释1、政治家办报2、舆论导向(03新名)3、新闻事业主旋律和多样化二、简述、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本规定。、如何坚持对的的舆论导向? 第十章舆论监督一、名词解释1、舆论监督2、“开、好、管”三字方针(96名)二、简述1、舆论监督的基本社会功能。、如何理解舆论监督实现的重要途径是新闻传播?、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关系。4、新闻批评的舆论监督特点。5、新闻批评的基本原则。、新闻批评的基本规定。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一、名词解释1、报业集团2、传播网络论3、双重发售论二、简述1、国内新闻媒介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第十二章 新闻队伍建设一、名词解释1、无冕之王2、新闻自律、新闻她律二、简述1、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2、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直接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