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分享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39358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分享(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第16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本科教材属于“欣赏评述”课。该课是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一体的美术课.在这里我就以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来引导孩子们了解和传承祖国文化艺术瑰宝,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这节课我打算利用学生收集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一课内容虽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

2、抓住了与学生切身感受了解的一条线:色彩的和谐、美丽的纹样、趣味文字陶泥的世界等,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循序。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尝试对雕塑作品的点、线、面、色彩的不同角度的细致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了解古人的雕塑的杰出水平,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同时,本科又包含了历史、语文、思品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又起到巩固其他学科知识的作用,逐步提高同学们学以致用相互贯通。(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别及其代表纹样,了解瓷器的基本常识;方法和过程:学习器

3、皿的外形、纹饰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人陶瓷文化情节的同时获得更深层、多元的文化积累。(三)教学的难点重点教学重点:1、了解陶器与瓷器的生产与发展及其之间的区别;2、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好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教学难点:观察和分析陶瓷造型、纹样和釉色,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二、说学法1、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玩、看、想、说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2、倡导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是可以与秦始

4、王和他的兵马俑进行对话的”。(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造型和色彩基础,感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鼓励他们在课前收集有关古代陶瓷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直观鲜明,精彩有趣的教学课件也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欣赏教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全面认识和掌握。(二)学法分析:三、说教法本课包含了历史、语文、思品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的观察触摸法辅助教学,创造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陶器、瓷器的产生发展内容繁多枯燥,难以一时间讲清,结合图片故事让学生边听边

5、看边说,将抽象的内容形式化,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请同学们想一下中国的国宝都有什么?生:师:熊猫、陶瓷、丝绸下边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古代的陶瓷艺术!出示课题:古代陶瓷艺术2、简单了解陶瓷师:请大家思考:“陶瓷”具体指什么?生:.小结: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是用的普通陶器与瓷器绝大部分属于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二)究陶瓷的发展历史1、过渡:师:两者在出现的顺序上有没有先后呢?生:陶器比瓷器出现早师:考古学家发现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现了陶器2师生共同研究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

6、陶瓷发展的历史,教师进行适当补充陶器的发展:陶器制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陶器制造普遍得到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生活与艺术需求的增长,陶器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到商代和周代,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战国时期,陶器上开始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丧葬制度发生变化,开始用套用代替人殉,所以陶俑较多出现。秦代最为著名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到了西汉时期,上有淘气工艺开始广泛流传。唐代的陶器一黄、褐、绿为基本釉色,这类陶器俗称“唐三彩”。瓷器的发展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也就是原始瓷。东汉以来至魏晋时期整理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

7、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到了宋代,制瓷工匠们在胎质、釉料和整理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宋代瓷器达到一个成熟时期,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元明两代中国的瓷器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出现了被受人青睐的青花瓷。(三)陶瓷的整理过程:粘土坯胎上釉窑烧陶瓷(四)作品欣赏:老师从外形、纹饰、釉色方面引导欣赏彩陶船形壶、青瓷莲花尊和孔雀绿釉碗及青花瓷器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