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338591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工作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和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出路。要推进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目标,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医德建设则是一重要环节。而且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时日尚短,其医德建设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德建设的意义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实现这一基础,就需要坚持其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且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

2、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而这些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既蕴含在医德建设的体系要求之中,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加强医德建设,让各类卫生服务人员依照良好的医德规范开展卫生服务活动,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在覆盖广泛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方便地获得优质的基本卫生服务,并有利于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同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医德建设在社区医疗服务中贯彻落实,也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从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可否认,在社区卫生服务关系中同样存

3、在着医患双方基于利益与认知而产生的矛盾,但社区卫生服务关系中医患各方的根本利益又是一致的,即防病治病、维护健 康。正是因其对立统一,才需要建立医德系统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通过医德对卫生服务关系的协调,医务人员以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服务于患者,并因此获得患者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而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关系的和谐。其中的医疗质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精益求精指导下的医疗技术,二是高尚医德主导下的服务态度。而良好医德是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目前,由于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引起医德滑坡、制度不完善使医德留下隐患、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的供需矛盾成为败坏医德的温床、分配不公造

4、成医德心理失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德医风存在诸多问题,如对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性质的认识出现偏差、追求“互利”而提倡“奉献”精神大打折扣、质量责任意识淡漠、工作服务态度恶劣甚至违规违纪等,诸如此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也同样存在。要重塑良好医德,需要各方面的齐抓共管,而作为健康保障最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则是其中最基本的方面。2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德建设的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状况是衡量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精神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它对于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医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具体特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

5、几个方面。2.1救死扶伤、医术全面 正如我国明代名医龚廷贤所著万病回春医家病家通病中所言:“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社区卫生服务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居民“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重任,应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具体包括:(1)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切实的防病治病手段,恢复患者健康。(2)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是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根本保证。(3)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否则,诊断、处方、取药、消毒、注射等任何环节粗心大意都会造成严重后果。(4)从内心里热爱医学,献身医学,发展医学,认同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5)治

6、病救人是通过医疗技术实现的,高超的医疗技术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尤其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全科诊疗的特点,在社区,医务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只有具备比较全面的诊断治疗能力,才能处理各种各样的医疗事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全程的服务。2.2 尊重患者、方便服务孔子云:仁者爱人。“爱人”体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即为尊重患者、方便服务。主要包括:(1)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同情、怜悯、理解、关心患者,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态度真诚、热情。(2)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经济状况,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能以权取人、以钱取人、以貌取人。(3)社区卫生服务应定位在方便居民就近

7、就医上,如服务中心离家近、就诊不用排队、不收挂号费等,从而实现居民“小病到社区、太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便民服务,如为老年、体弱及病残卧床的病人提供上门诊治,定期监测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的相关指标,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等。2.3 清正廉洁、保守医密 这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清正廉洁,不以医谋私,诚实守信,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对此应注意以下几点:(1)社区卫生服务应一切从医疗需要出发,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抵御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彰显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高尚医德。(2)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

8、。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立宗旨。市场因素应予考虑,但更应端正医疗服务思想,将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恪守利益边界原则,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合理的利益限度内。(3)诚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不做虚假宣称和承诺。(4)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医务人员对所辖区内居民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经济收入、人格秉性甚至有关的隐私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对此获知的患者隐私和秘密,应予保守而不可向外泄露,更不能作为“谈资”向外扩散,否则,因社区范围有限,这将极易损害患者的声誉。2.4 尊重同行、团结协作 贵和既是人类道德之根本取向,也是医德之根本取向。现代医学是一个复杂、有机的群体活动,分工日趋细微,发挥整体优势日

9、趋重要,对一个患者的诊治,需要不同分工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团结合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也必须遵守尊重同行、团结协作的医德要求。主要包括:(1)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分工状况如何,在人格上都应相互尊重,不能故意排斥、打击、贬低别人,抬高自己。(2)对于不同医学体系(如中医、西医等)、不同诊治方法和诊治风格,只要符合医学科学规律,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3)在名利问题上,反对利欲熏心、采取恶意竞争手段招揽业务。(4)对限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设备或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患者,应当及时告知或者转诊,不能基于牟利创收等目的滞留或拖延患者

10、。3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德建设的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收到实效。具体而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3.1 深化医德教育 深化医德教育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它涵盖了医德原则教育、医德规范教育、医德范畴教育、榜样示范教育及警示教育等方面。为保证医德教育效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大教育力度,经常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学习医德要求及医德规范,政府应该制定强制性的政策,要求从事社区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及提出接受继续教育的具体要求,并保证继续教育的有效实施。二是要营造浓厚的医德教育氛围,如

11、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张贴弘扬医德的标语等,以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要强化医德教育手段,通过主题讨论、专题辩论、案例分析、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方式,陶冶执业情操,提高医德水平。同时,规范医德教育,还应把握好系统性、实践性、层次性、标准化、全方位和继承性等问题。3.2 加强医德修养 医德形成的根本途径仍然依赖于医生对自己职业美德的深刻认识。因此,加强医德修养的目的就是努力把良好的医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着重包括两方面:首先要自我陶冶和反省,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认识到医德是医务人员在从事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首要准则,是公民道德的细化和在执业领域的延伸;其次要自觉进行医德实践,身体力行

12、,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恪守医德规范,并具体贯彻到思想品质、仪表仪容、服务态度、劳动纪律、首诊制度、服务质量、廉洁服务、团结协作等环节和方面。3.3 落实医德考评 通过医德考评的方式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制度建设。为此应注 意落实以下方面:一是从主管部门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再到具体服务人员要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考评管理,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如出现问题,绝不姑息;二是在主管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医德考评机构,安排相应人员,定期进行医德状况考评并反馈结果;三是要健全医德考评奖惩机制,把医德的考评好坏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服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如评先、发奖等)直接挂钩,从而切实调动其提高医德的积极性。3.4 注重医德监督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德建设,还要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可有效地促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品质。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的自我监督、不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区群众监督等。要认真抓好卫生行业的行风评议活动,并采取灵活方便的多种形式,如深入社区不定期地召开社区群众座谈会,来了解医务人员服务工作的质和量,并进行评比,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