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36341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公路水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建设节约型交通,实现对资源的少用、用好、循环用,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建设节约型交通的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

2、降低20%。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建设任务繁重,对资源需求大,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同时必须以节约土地资源、岸线资源、能源、建筑材料等为核心内容,以实现集约型增长为内在要求,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外在特征,加快建设节约型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1.建设节约型交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人均石油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家将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能源制度、环境保护和监管制度

3、。公路水路交通对土地、岸线、能源、建筑材料等资源的依赖性强,提高土地、能源等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努力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交通部门责无旁贷。2.建设节约型交通,是转变交通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目前交通发展中节约意识亟待加强,土地和岸线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亟待提高,运输效率的改进还有很大的空间。全国营运车船石油消耗占全国石油终端消耗量的20%以上,而我国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潜力巨大。因此,建设节约型交通,不仅

4、是转变交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其基本要求。3.建设节约型交通,是缓解交通发展资源制约的重要措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解决能力供给不足问题 是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但交通发展所需关键资源的供给形势日趋严峻。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岸线尤其是深水岸线资源十分紧缺,能源特别是石油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加强合理规划,综合开发土地、河流和岸线资源,加快高速公路连接成网,加大旧路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存量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发展节能、高效、清洁的新型运输工具,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建设节约型交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实践,为建设节约

5、型交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交通发展对资源节约的积极作用不断显现路网技术等级的提升,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技术等级路网通行能力大、行车速度快、土地集约利用效益显著。随着路网等级不断提升,结构日趋合理,以相对较少的占地,大幅度提升了路网的通行能力,促进了公路用地的集约化。2004年与2000年相比,公路每亩用地完成的客货换算周转量约增加1200吨公里。港口的大型化、专业化,提高了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和专业化发展,单位货物吞吐量占用码头泊位长度的下降,大大提高了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集约和节约利用岸线。2004年与2000年相比,全国港口每延米码头泊位长度的货物吞吐

6、量约增加1000吨。内河航运的发展,突出显现了资源利用方面的比较优势。内河航运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运输方式。“十五”以来,内河航道等级得到提升,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年均递增7.7%和9.9%,呈历史最高水平,船舶平均吨位由2000年的104吨提高到2004年的216吨,以极少的占地、较低的能源消耗,完成了较高比重的运输量,特别是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运输提供了基础保障,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组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改善了行业能耗水平。道路运输开始出现一些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客货运输企业,运输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公路客运平均座位利用率约达到47%,货运

7、平均吨位利用率约达到51%。航运企业通过运力结构优化,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专业化和组织管理水平,节约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运营成本,竞争能力逐步增强。5.节约型交通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路法中明确规定“公路建设应当贯彻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港口法中明确规定“港口规划应当体现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岸线资源有了法律规范。近期出台了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家节约能源法,制定了交通行业贯彻节约能源法实施细则等。标准规范建设得到加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以

8、促进资源节约和规范使用。6.节约型交通发展的技术基础不断增强重大决策咨询成果的出台,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根据新的发展形势需要,及时提出了交通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目标,编制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开展了政策、法规、体制等方面的研究,为交通发展对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提供了基本导向和方针。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提升了资源节约能力。工程建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等各个环节注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节约利用土地、岸线和建筑材料,部分缓解了资源压力,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营运提供了

9、保障;信息化管理和组织技术的集成应用,运输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了行业的节能水平。科技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交通科研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交通研究开发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交通人才成长环境改善,提高了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建设节约型交通的重要保障。7.交通发展中对资源节约的认识不断提升近年来,交通行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对交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把握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认真解决好发展速度与建设质量、规模扩张与合理把握标准、合理经济的工

10、程方案比选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造与养护管理等诸多矛盾,坚持交通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努力探索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发展之路并取得初步成果,提升了整个行业对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三、建设节约型交通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8.建设节约型交通的总体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中,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土地、岸线、能源、建筑材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调整运输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实现交通发展对资源的少用、用好、循环用。9.建设节约型交通的指导原则坚持

11、在发展中节约。抢抓战略机遇期,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坚持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立足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交通发展之路。坚持全过程、全领域节约。注重决策、规划的协调和衔接,统筹考虑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环节,强调总成本 最优,全方位地集约利用资源。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既注重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软环境建设,又加强行业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的应用,提升资源节约能力。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在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监管和引导,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坚持远期与近期结合。在近期交通快速发展阶段,重点实现对资源利用的减量化,远期致

12、力于实现交通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交通行业循环经济模式。10.建设节约型交通的战略目标树立节约型交通发展理念,实现基础设施耐久化、运输结构合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降低增量资源的使用和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运输供给能力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引导节约型的交通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十一五”末与2005年相比,公路每亿车公里用地面积下降20%;沿海港口每万吨吞吐量占用码头泊位长度下降25%;营运车辆、船舶百吨公里能耗下降20%。四、建设节约型交通的要求和措施 11.强化节约意识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在发展中注重节约的理念,自觉把节约资源的理念贯穿于交通工作全过程。倡导

13、绿色交通和清洁运输,合理开发、节约和集约使用资源。12.坚持科学决策科学制定发展战略。从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制定和调整资源约束型的交通发展战略,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坚持适度超前与资源合理利用相协调,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深入调查、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完善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制度,建立健全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服务相协调的综合决策机制,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加强交通统计工作。强化统计调查、分析、预测和发布工作,改进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交通建设用地、港口岸线、运输企业和港口企业的能源消耗统计指标,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和保障,有

14、效发挥对建设节约型行业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建立交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内容相统一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使交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13.合理制定规划加强规划指导。在各项交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坚持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交通作为重要指导方针之一,编制和实施充分体现土地、岸线、能源等资源节约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规划。优化路网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紧组织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集中力量加快国道主干线等公路运输大通道建设,形成有效地通过能力;加大国省道技术升级、改建工程建设力度,完善路网结构,盘活存量,提高国省干线运

15、营服务水平;加紧实施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打通断头路,全面提高通达度,改善路况,提高路网使用效率。优化站场布局。加快建设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为龙头、一般性汽车客货运站(点)为辅助,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与其它运输方式更为有效衔接的公路站场服务体系。以发展物流中心和快速货运、集装箱等货运站场为主,以发展与城市交通或其它运输方式站场共同构成的综合性运输枢纽为主,提升公用型道路运输的服务水平与效率。优化港口布局。在岸线不可再生的强力约束下,深入研究港口功能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港口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等,分层次、分系统和分区域规划全国港口布局。形成统一规划、层次分明、合理分工、大中小结合的港口体系,实现地区之间、码头类型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码头泊位的专业化水平,以适应货类、货种结构和流量、流向变化的要求,提高港口的通过能力和效率。14.注重创新设计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勘察设计工作统筹考虑建设、运营、养护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维护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科学制定标准,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及时制修订标准规范,缩短制修订周期,开展针对性研究,及时将科技成果纳入标准规范中,确保标准规范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和权威性。区别对待交通建设的强制性标准与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