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335949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及反思范文教材简析:小兔运南瓜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口 语交际。本课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边望着大南瓜想: 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到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 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小兔究竟怎样运南瓜,第二 幅图空缺,留给学生想象。这一课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 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像,加以填充,以此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讲故事。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小兔子一家。春天的时候,兔妈妈 带着小兔在一块空地

2、上种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兔妈 妈想熬些南瓜粥喝,就让小兔去地里摘南瓜。(贴图:小兔)小兔 蹦蹦跳跳地去了,来到南瓜地里一看,哇,高兴地跳了起来。(贴 图:大南瓜)2、提问:你们瞧,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南瓜,小兔的心里会想些 什么呢?(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学生用“又又”形容南瓜)创设情境,带生入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 习动力。观察是创造的基点。利用夸张的南瓜图,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并多角度来说南瓜的特点:颜色、形状、大小、重量。为下面 提出问题做铺垫。质疑是创造的源头。抓住个儿小小的小兔要把又大又巨的南瓜运回家这一矛盾点,唤起学生内在需求,引起主动探 究的心理与兴趣,自主

3、设疑,培养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 的能力,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3、分组交流,小兔看着这大南瓜,着急得会说些什么,做些什 么动作。大家一起说说,演演,推选讲得最生动的人做小组代表。在分组交流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充足的指导和灵活自然 的帮助。必要时可帮助组员做一些安排,最大限度地鼓励每一位学 生和同学的合作。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细致地捕捉到组内的“风云变 幻”,给予巧妙的影响,让能说会道的学生畅所欲言,让跃跃欲试 的学生有机会表达。4、精彩演绎。各小组代表扮演小兔,把焦急的心情用语言和动 作表达出来。教师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画龙点睛试的.评价,尤 其把一些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全班教学。由

4、小兔的表情切入,体会小兔着急的心情,引导学生猜想小兔 的动作,只要合乎情理,都予以肯定。想象是创造力的桥梁,引导 学生利用图的不确定性和可扩散性充分想象,把图看活,以训练思 维的开阔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二、了解结果,增强学生探究过沉痛感的愿望1、(出示第三幅图)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的眼 睛都瞪大,她会怎么说?小白兔又会怎么回答呢?同桌分角色练说。2、同桌表演。在这里,学生可能说得不是那么具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说的适 时进行指导。侧重指导学生观察小兔的动作、神态以及兔妈妈的神 态,为学生进一步想象两个人物的语言作铺垫。最后同桌对话表演, 进行互相补充。3、表演

5、结束后,引导学生评一评小兔和兔妈妈之间口语交际的 过程。可以评语言表达,也可以评神态、动作,说说他俩的表演哪 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学生通过评判,对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三、想象过程,并说具体1、四人小组讨论:大南瓜终于被运回家了,小兔到底是用什么 办法的呢?我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合理。要 求小组内每人讲一种方法,并且要表达清楚。能说清楚的小朋友都 能获得“聪明兔”的称号。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1)把南瓜当轮子滚动。2)请小动物帮忙抬。3)用绳子栓住拖。 4)用跷跷板把南瓜抛回家。5)找车子运。6)请大象用鼻子运。7) 把南瓜当作

6、船,划回家。8)拿刀子切开,再运回家。3、学生根据板书的方法质疑,并由提出该方法的同学负责解疑。4、学生评点:哪些运南瓜的办法比较好?为什么?请同桌同学 先交流自己的看法。评点的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大南瓜”,说明你 把南瓜运回家了。为学生创设说话情境,鼓励他们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自由发表意见,进行争论,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 为他们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并以“聪明兔”、“大南瓜”作激励 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交际的过程中, 思维和说话能力得到提高,又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四、课后拓展:编故事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好的方法,联系图1和图3,编一个完整的故 事。(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画在课本的留白处。(2)找一个好朋友,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听,也听听他讲的故 事。课后反思: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想象力需要保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时刻注意到这一点,相信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 思维,也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