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335664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调研报告2012.3.25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土木10 4班姓名:学号:简述位于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6号,05年建成。建设用地面积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68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 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在

2、这里留下足迹外部特征博物馆坐北朝南,整体呈现方形,与北京市的总体设计相协调, 而东 西面的不对称不仅因地制宜呼应两条街的转角,而且脱离了建筑的呆 板感。北边设计有倾斜的广场,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 烘托出建筑的宏伟感、凝重感。博物馆的南北都是又玻璃墙面和灰色砖块以及嵌入墙体的 青铜柱体组成。大量的玻璃墙面保证了室内大厅自然光线的 充足,并且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感。灰色墙体并未采用落地砌 筑的方式,而是悬空,避免了室内的封闭感觉,也增加了总 体的厚重感,同时,外墙的色调与纹理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城 墙。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想一个半出土的文物,加上青铜 的独有色彩,有着浓郁的历史韵味。屋顶采用的是

3、钢结构,屋檐长出,有种突兀而起,戛然而止 的感觉,使建筑显得建筑显得简洁而高大。综述: 倾斜广场,玻璃墙面,悬空墙体 ,全钢屋顶,青铜曲 面柱体,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尊古厚今的思想。博物馆作为一 个城市的会客厅 ,首都博物馆做到了融入历史文化的同 时不失现代化元素,突兀的屋檐也展现了中国的高瞻远瞩。 总体做到典雅、大气、富有标志性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等外部 特征。应验了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 文物为本, 为社会服务” ,强调“过去与未来、 历史与现代、 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内部布局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图示西区),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

4、者之间 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 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 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内部布局图中央大厅和室内竹园:中央大厅是结合东区和西区和办公区的枢纽,也是各种活动的主要上说,而宽广的大厅也正符合 了大人流量的要求,大厅有南北两个大门,为消防和突发情 况时的人流紧急疏散。紧接着西区和办公区的是室内竹园, 竹园的绿色点缀了空旷的大厅,也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 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市民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 的文化休闲环境。竹园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位于展馆东南角斜面展厅,一 个外形是平面呈椭圆形穿插五层楼并且在四五层楼

5、处倾斜 出北墙外形成上述的青铜杯状。周边长100米,展厅单体表面为青铜板饰面,而青铜饰面这一形式最终的目的我想是想 通过它来表现中国传统青铜文化的魅力。展厅外观突破创新, 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作为专题展览 馆很恰如其分。I珂 Ujuu椭圆形展馆IMO! 30 (.1*1 口 .1=0 r a矩形展馆(图示西区):位于西南角的另一 个综合展示空间是一个长方体,是首都布物 馆的另一个重要展馆,作为主要展馆以长方 形的形式以获得更宽阔的空间。据介绍展馆 表面为实木板饰面,选用榆木复合板材作为 的肌理的质感,不做任何装饰,没有传统木 构建筑的彩画,斗拱,雕花。虽然没有采用 任何传统

6、的装饰手法,但仍会让人们体会到 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它的质朴、简约与厚重 的质感以及单纯的设计形式给人们强烈的 感受。右侧为方形展馆1碑楼:牌楼值得一提的是一层大厅的牌楼,以这种古朴的装饰品给每个刚走进展馆的游客灌输着强烈的 中国元素,表述一种中文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牌楼位于建筑的中轴线,沿袭中国历史上的中轴文化。复兴路总结: 至此,这次的首都博物馆调研之旅算是结束了,通 过本次的深入体验和之前资料查阅让我对这个不一般, 了不起的建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首都博物馆作为 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更需要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 同时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 -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 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还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 在这里留下足迹;它也将特别具有人文特色-不仅尊古,也要厚今,将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和群众喜爱的文化 休闲教育场所。带着这样重重的身份的首都博物馆,设计师 们做到了,这样的成功是我们应该瞻仰更应该学习的。建筑 设计行业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中国的设计界,还有很长的路 要走,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