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35284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名词解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1. 【生理学】:就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原理得科学2.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得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得有规律得具有适应意义得反应3. 【神经调节】:有神经元直接参与得调节,就是机体最主要得调节方式4. 【体液调节】:当机体环境发生改变时,引起某些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得分泌活动,释放激素并通过组织液或血液循环来调节机体得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某些器官得功能活动5. 【自身调节】:就是指某些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而自身对环境得改变也可作出一些适应性得反应6. 【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得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得活动7.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得反馈

2、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得活动8. 【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得过程9. 【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10. 【刺激】:能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感受得生存环境条件得改变11. 【反应】:由刺激引起机体内部代谢过程及外部活动得改变12. 【内环境】:细胞外液13. 【稳态】:就是一种相对得、动态得稳定状态弟一章1、【流体镶嵌模型】:细胞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得蛋白质2、【单纯扩散】:在生物体中,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中得脂质性溶质分子顺浓度差跨膜转运。3、【易化扩散】:体内有些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得小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跨膜运输,但在细胞膜

3、中得某些特殊蛋白得协助下,也能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4、【被动转运】:顺浓度差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得转运方式5、【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得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得转运过程。6、【协同转运】:继发性转运在主动转运中,由于钠泵得作用形式得势能贮备也为某些非离子物质进行跨膜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7、【胞吐】:物质由细胞排除得过程。8、【胞纳】:细胞外得大分子物质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得过程。9、【膜电位】:生物细胞以膜为界,膜内外得电位差10、【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得电位差11、【动作电位】: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

4、有静息电位得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得电位波动,细胞兴奋时发生得这种短暂得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12、【极化】: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得内负外正状态13、【去极化】: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方向变化14、【复极化】:发生去极化或反极化后,膜电位又恢复到原来静息时极化状态得过程15、【超极化】: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增大方向变化16、【超射】:即反极化,电位去极化后,膜两侧电位倒转,成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称为超射17、【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得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18、【兴奋】:由安静转变为活动,或由活动弱转变为活动加强19、【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20

5、、【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与强度一时间变化率都固定不变得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得最小刺激强度21、【阈电位】:指能触发动作电位得临界膜电位值。22、【绝对不应期】:在细胞或组织接受一次有效刺激而兴奋得一个较短得时间内,兴奋性立即下降到零,它无论再接受多强得剌激,均不能引起它得再次兴奋,这段对任何刺激均不起反应得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2 3、【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之后得一段时间内,细胞或组织得兴奋性逐渐回升但仍低于正常,在这段时间内要引起它得第二次兴奋,必须给予大于该组织阈值得较强刺激,这段刺激强度必须大于阈值才能引起反应得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2 4、【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得一段时

6、间内,细胞或组织得兴奋性超过正常水平,在这段时间内给予剌激强度低于阈值得较弱刺激就能够引起它再次兴奋,这段刺激强度低于阈值就能引起反应得时期称为超常期。29、【肌肉收缩能力】:与前负荷与后负荷无关得肌肉本身得内在特性,肌肉收缩能力与肌肉收缩与舒张得过程各环节得肌肉内部功能状态有关.3 0、【兴奋-收缩耦联】:以膜得电变化为特征得兴奋与以肌丝滑行为基础得收缩联系起来得中介过程31、【单收缩】:在实验条件下,给予骨骼肌一次单个电刺激,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对后引起肌肉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得收缩32、【强直收缩】:指肌肉受到连续有效刺激时,出现得强而持久得收缩。33、【等长收缩】:肌肉两端固定,肌肉收缩

7、时,其长度不能缩短,但肌肉张力增大34、【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明显缩短,但张力始终不变g * M弟三章1. 【红细胞得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得溶剂百分比2. 【渗透压】: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得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得多少,而与溶质得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3.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得溶液。4. 【等张溶液】:能保持红细胞正常体积与形状得盐溶液称为等张溶液5. 【悬浮稳定性】:表示红细胞具有悬浮于血液中不易下沉得特性6. 【血沉】:单位时间内红细胞自然下沉得速度。7. 【红细胞渗透脆性】:就是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膜破裂得一种特性.渗透脆性越大,细胞膜抗

8、破裂得能力越低。8. 【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得类型。9. 【红细胞凝集】:两种不同血型得血液混合,会出现红细胞彼此粘集成团得现象。10. 【生理止血】:正常人小血管破损后引起得出血在数分钟内将自行停止。11. 【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得凝胶状态得过程。12. 【血清】:血液发生凝固后分离出来得液体。第四章1.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与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得机械活动周期2. 【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得次数3. 【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而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得等容封闭状态.4. 【等容

9、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与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下降得等容封闭状态。5. 【每搏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得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6.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得百分比7. 【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乂心率,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得血量,约为56L。8. 【心指数】:安静空腹时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得每分心输出量3、0-3. 5L/min、m2。9. 【异常自身调节】:心室肌得收缩力随前负荷变化而变化,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得特点就是自身调节,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10. 【心肌收缩力】:指与前、后负荷无关得心肌本身得内在收缩特性11. 【等长自身调节】:

10、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得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12. 【快反应细胞】:以钠通道为0期去极得心肌细胞,如心房肌、心室肌及浦肯野细胞,称快反应细胞13. 【慢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慢,由Ca2+a内流形成。14. 【自动节律性】:细胞或组织在没有外来因素作用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得特性15. 【窦性心律】:把由窦房结控制得心搏节律16. 【潜在起搏点】:脏其它得自律细胞则称为潜在起搏点17. 【异位起搏点】:当潜在起搏点控制部分或整个心脏活动时,就完成异位起搏点18. 【期前兴奋】:在实验条件下或病理情况下,心肌在其不应期之后接受到窦房结之外得异常刺激而产生得一

11、次期前兴奋19. 【期前收缩】:在实验条件下或病理情况下,心肌在其不应期之后接受到窦房结之外得异常刺激而产生得一次期前兴奋,引起得额外收缩,称为期前收缩20. 【代偿间隙】: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较长得心肌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期21. 【房室延搁】:心脏内兴奋传导经房室交界处时,传导速度很慢,停留时间较长得现象22. 【心音】:将听诊器放置于胸壁一定部位,所听到得与心动周期同步得声音称为心音23. 【外周阻力】:小动脉与微动脉产生得外周阻力24. 【血压】:血管内流动得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得侧压力,一般所说得动脉血压指主动脉压,通常用在上臂测得得肱动脉压代表。25. 【动脉血压】:血液在动脉内

12、流动时对动脉管壁得侧压强。26. 【收缩压】:心缩期内动脉血压升高所达到得最高值27. 【舒张压】:心舒期内动脉血压下降所达到得最低值28.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29. 【平均动脉压】:指一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得平均值30.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在循环系统中这种单纯由于血液充盈所产生得压力称为.。31.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内得血压32. 【中心静脉压: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得压力。33. 【有效滤过压】:滤过力量与回流力量之差34. 【心血管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心血管活动得神经元群nz? -3弟五早1.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得气体交换。2. 【肺通气】:

13、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得过程。3.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得气体交换过程。4.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得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在肺泡液体层表面上得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作用得一种脂蛋白5. 【胸内压】:胸膜腔内得压力6. 【呼吸运动】:由呼吸肌得收缩与舒张所引起得胸廓节律性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7. 【肺内压】:肺泡内得压力8. 【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得气量。9.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得气量。10. 【时间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并以最快得速度呼出,分别测量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呼出得气量占肺活量得百分数.又称为用力呼气量。11.

14、【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残存在肺内得气量。12.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得气体量。13.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得新鲜空气量。14. 【通气/血液比值】:V/Q 就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得比值,正常值为0、8 4左右。15. 【氧容量】: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能结合氧得最大量16. 【血氧饱与度】: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得百分比数。17.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得反射性呼吸运动变化得反射。18. 【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与调节呼吸运动得神经细胞群。弟六早1.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得小分子物质得过程.2. 【吸收】:物消化后得小分

15、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与淋巴液得过程。3.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得运动,将食物磨碎,同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以一定得速度向消化道远端推送得过程。4. 【化学性消化】:在消化酶得作用下,将食物中得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以被吸收得小分子物质得过程。5. 【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弱得收缩,其意义就是维持胃得形状与位置。6. 【胃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与碳酸氢盐共同形成得具有防止H+对胃粘膜得直接侵蚀作用以及防止胃蛋白酶对胃粘膜本身得消化作用得一种抗损伤屏障7. 【内因子】:就是由壁细胞分泌,分子量约为6万得糖蛋白,它具有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其吸收得作用8. 【容受性舒张】:当咀嚼与吞咽时,食物刺激口腔、咽与食道等处得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中得抑制性纤维反射性地引起胃底与胃体得平滑肌舒张,使胃得容积增大,称为胃容受性舒张。9. 【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得过程。10. 【胆盐得肠一肝循环】:肝脏分泌得胆盐,绝大部分在回肠重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