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335176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治的个案研究朱红梅(泰州师专附属幼儿园,江苏泰州,225300)摘 要:儿童恐惧症是儿童对特定事物或场景表现出的异常恐惧情绪。儿童毛绒玩具恐怖症即是儿童恐惧症中的特例,经过对一儿童毛绒玩具恐怖症的成因分析,教师采取积极强化法、榜样学习法等策略,使其消除了幼儿早期形成的毛绒玩具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结并治愈毛绒玩具恐惧症。显然,这一个案研究的结果对当前的家庭教育有所启示。关键词:毛绒玩具;恐惧症;矫正 一、研究背景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独生子女在幼儿园日趋增多,幼儿教育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家庭对幼儿的不适当的抚育方式以及少儿时期的强烈不良刺激等因素都会在幼儿心灵留下深深的印

2、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幼儿园中表现了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教师及时发现和矫治幼儿存在的问题。如儿童恐惧症即是常见的问题,其发生的频率较高,应当受到幼教工作者的关注。一般来说,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惧怕怕狗、猫或怕黑暗等表现是正常心理生理反应,因为这种恐惧心理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但如果这种恐惧心理呈现的时间较长,强度相对较大,并影响了正常生活,就属于典型的儿童恐惧症了。儿童恐惧症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如果患儿伴有焦虑情绪,要进行心理矫治,有的还要配合药物治疗,但这类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随便服用。本文以个案的形式描述对一名患有毛绒玩具恐怖症的儿童进行矫治的过程,该过程系统运用了心理学的

3、矫治方法,并取得满意的效果。事实上,这一个案对于家庭教育有现实的启发意义。二、研究对象佳佳的具体情况是,女,5岁,上小班。该儿童身体发育正常,体重、身高与年龄儿童的平均水平相当,无肢体障碍, 无重大身体疾病。平时孤单一人,不爱讲话,很少和其他幼儿玩耍,总喜欢倚在墙边。佳佳的爸爸妈妈是正常的上班族,很少在他身边,因此照顾佳佳成了老人的事,除了上学期间,中午由外婆接回家,晚上由爷爷接回家。在家里是大家疼爱的宝宝。只有到了晚上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某日,佳佳站在活动室钢琴前,专注地看着架子上的布娃娃,教师以为她想要,可是当拿其中的一个给她时,她一下子打掉了,教师以为她嫌小,于是又拿了一个最大的给她时,

4、她发出尖叫,并指着毛绒娃娃嘴里说着什么,身子也倚靠到了钢琴后的角落,表现得非常害怕。三、研究过程初步分析推断,佳佳可能在第一次接触毛绒玩具时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原因可能会有以下几种:一、受到不恰当的教育,例如:佳佳不睡觉,毛绒娃娃就会吃了你。二、曾经家人或外界对她进行恐吓。三、电影或电视上有毛绒娃娃的恐怖片,她曾经看到了。四、是否与遗传有关。五、是否看到医院里的人体解剖图,在她心里产生了恐惧。六、看到毛绒娃娃被人撕得稀巴烂的场景等都可能是产生恐惧的原因。(一)开展调查与观察某日,佳佳突然发现带班老师不见了,于是放声大哭,同时跑到门边想开门出去,我上前进行安慰并问她为什么哭,她只是向我摆

5、手,用不标准的话说着“再见,再见”。后来带班老师回来了,她的情绪才有所稳定。佳佳的行为表现为胆怯,依赖性比较强,从平时的表现看她喜欢独自一人到老师面前转悠,缺乏和班里其她小伙伴交往。因为爱哭,所以小伙伴们都不愿和她玩,当看到陌生人到她面前时,她说的“再见,再见”就是想让你离开的一种表达方式。经过走访家长发现,在她很小的时候,去外婆家玩,她看到外婆的邻家养了一只可爱的长毛西施狗,她试图去逗弄小狗时,被外婆呵斥了,并告诉她:”小狗身上脏,有细菌.”她还是逗弄小狗,结果小狗咬伤了小手。后来,只要看到和小狗相似的物品,譬如毛绒玩具等均表现出害怕和恐惧。(二)尝试矫正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佳佳在

6、平时就很胆小不合群。对陌生人产生强烈的畏惧。为了矫正佳佳的恐惧症,教师结合佳佳的情况,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恐惧症是对某种特定事物,处境或者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强烈的恐惧与不安,其致病因素较多,综合佳佳的身体发展状况以及其所有性格特征,可以对佳佳对毛绒玩具恐惧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佳佳的问题并不是遗传的问题,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只要能够正确引导,就能够克服这一问题,于是教师设计了一些方案进行了纠正,并最终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1 初步尝试教师先对佳佳进行常规的引导。某日,佳佳在玩具角落玩,由于一段时间的初步引导,她已经敢用手指轻触橡胶恐龙,一段时间后,她已经开始拿着恐龙玩具吓唬老师

7、,可是当再次把毛猴子挂在老师脖子上或试着戴有毛头饰的帽子,她表现的非常害怕。“不要,不要”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同时不敢接近老师,直到把毛玩具拿走,她才会又一次拿着橡胶恐龙吓唬老师,表现的非常愉快。从上面可以看出佳佳并不是对所有娃娃都很恐惧,而且她在玩橡胶恐龙时,她已经能够体会玩具带来的乐趣。由此可见毛绒玩具曾经对她产生过负面影响。这对于随后的矫治提供了依据。2.采用了积极强化的方法在她玩游戏的时候,我更多的设计了娃娃过家家的游戏,并鼓励她加入小伙伴的游戏当中,起初,她非常害怕这样的游戏,其原因是(1)因为天性比较胆小,平时不太合群,所以在接触这样的群体的游戏时,不能一下子适应,于是我加入了幼儿

8、的游戏中,和她们一起游戏,并注意观察佳佳的举动。(2)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她习惯性地依着老师或单独的站着,并不完全加入到游戏当中,于是我鼓励别的幼儿和佳佳一起玩游戏并分享玩具,有些孩子会把毛绒玩具递给了她,但每一次都被她打开,时间久了别的幼儿就不再理她,针对这一现象,我进一步对她进行强化训练,让她与毛绒玩具的接触频率增加,经过多次训练后,我发现她已经不那么害怕毛绒玩具,但是还是不敢接触。在恐惧症的治疗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在接下来的强化训练中,每一次接触,我都给予鼓励和奖赏。我拿着好吃的东西鼓励她并告诉她:“佳佳真勇敢!你摸摸娃娃有没有睡觉,然后告诉老师,老师就会给你吃的。”逐渐地让她知

9、道食物与毛绒玩具之间的关系。后来我发现在老师注视她时,自己独自跑到娃娃家去摸摸娃娃,以此来建立毛绒玩具与食物、老师的表扬鼓励的关系。在一段时间里的指导之后,不断重复上述的方法,直到适应为止,后来研究发现佳佳已经不知不觉中开始接触毛绒玩具,或者去摔打她,她已经发现毛绒玩具并不像外婆说的那么可怕。3.运用榜样学习方法(1)让她逐渐地和毛绒玩具拉近,并请其她的幼儿示范,例如与毛绒玩具穿衣,拥抱娃娃等,让她明白娃娃也是我们的好朋友,(2)对于她的合理行为,进一步用语言强化,如:轻拍布娃娃,把娃娃看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与毛绒玩具说话等等,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3)增加她和其他幼儿的游戏频率,帮助

10、她向好的性格方面发展。从矫治后的日常观察看,佳佳的行为表现日渐趋于正常化,恐惧行为问题明显减少,对毛绒玩具的恐惧症被慢慢地治愈了。四、结论佳佳的恐惧症虽然是个案,但暴露出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这对于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有现实意义。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不对孩子过于溺爱,过于保护,不限制孩子的适当行为 ;(2)不要用吓唬的方法来教育孩子;(3)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己行为,例如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讲恐怖的事情,或者在家看恐怖的电视电影等,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伤害;(4)成人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时,孩子无法达到,父母就用不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这样容

11、易对孩子心灵造成负面影响;(5)家庭关系紧张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防止儿童异常的恐惧显然是父母的重要责任:一是不要将自己的恐惧无意中强加给孩子;二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胆量,对尚不可能完全理解的事物要尽量给予讲解,同时要控制孩子少看或不看那些恐怖影视和书刊(正如要控制孩子接触色情作品一样);三是如果孩子的恐惧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就没有必要渲染和过分关注,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慢慢适应。如果确实发现孩子的恐惧影响到正常生活,应当及早与教师沟通,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当求助于儿童心理医生。从另一个侧面而言,幼儿园教师也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与矫治的方法与技术。参考文献: 1傅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林孟平.辅导与心理咨询M.商务印书馆,19963陈家麟.5-7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6(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