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考点汇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334825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考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考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考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考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考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考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考点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

2、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1.在视野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其实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着p,视野里看到的其实是d。判断方法:把纸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4.细胞的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3、整理为word格式 15.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轻刮口腔内侧、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6.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绿色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均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

4、胞不能存活。 22.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与生殖细胞(孢子)不是同一概念。 23.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的,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来自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的,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整理为word格式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种子萌发过程中

5、,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31.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

6、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34.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36.19世纪,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整理为word格式 37.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

7、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38.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9.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40.呼吸作用: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内。 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烧开的水中缺少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43.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4.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4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46.精子

8、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47.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 48.维生素的常见缺乏症 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症等;维生素B1:脚气病、神经炎等;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49.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整理为word格式 50.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1.蛋白质: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

9、原料。2.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3.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4.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运输。(水是细胞内的溶剂,水是生物体温调节剂,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所需。 6.维生素: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7.粗纤维: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 1.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 2.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氨基酸。 3.糖类的最终消化产物:葡萄糖。 4.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脂肪酸和甘油。 5.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消化

10、吸收。 6.食物中的粗纤维不能被消化吸收(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三、血液循环(1)整理为word格式血液组成 1.血液: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含血红蛋白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3.白细胞:有细胞核,保护人体免受病患。 4.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是最小的血细胞,有加速血液凝固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具有造血功能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再生任务。四、血液循环(2)三种血管及判别依据 1.动脉:运送血液离开心脏,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颜色鲜艳。 2.静脉:运送血液回心脏,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 3.毛细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11、血液流度缓慢。 五、尿的形成 (1)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的是血细胞、蛋白质等)原尿。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无机盐)形成尿液。 六、宇宙和太阳系的起源 (1)宇宙起源的证据:星系运动。 (2)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论。宇宙是150亿年前从一个极小的点(“原始火球”)诞生的,宇宙在这个火球大爆炸中诞生。爆炸引起宇宙中的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宇宙处在不停地膨胀中。 (3)宇宙说: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宇宙体系学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

12、尼建立了整理为word格式“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 (4)太阳系的起源学说有:星云说和灾变说。 七、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1)地球的演化:46亿年前地球诞生,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阳中诞生。按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方法,地球自形成以来,可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生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生命的诞生 1、在原始的海洋中,经过长期而又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生命的材料蛋白质(生命的基本物质)和核酸(遗传信息的传递者)等大分子的物质。 2、生命材料通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形成多分子体系,外面有一层膜,经过漫长而又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原始的生命。 3、原始大气长生有机物最

13、著名的实验是米勒实验。P:生命物质不等于生命物体(生物),生命物质可以构成生物体。最早的生命来自原始海洋。 八、生物的进化(一)(1)证据:生物进化的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1.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可分为遗物化石和遗迹化石。2.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亲缘关系的方式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 (2)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是反映生物进化历程的不成文记录。整理为word格式 (3)生物进化的历程: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4)进化论的演变:主要经历神创论

14、物种可变论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八、生物的进化(二)(5)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自然选择学说,其实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6)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进化4、适者生存。 (7)生物进化的顺序: 1.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人类:南方猿人直立人智人P: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越简单越原始,越是接近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九、遗传变异 (1)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其中DNA是一种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它决定着生物的各种性状。 (2)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该技术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改造动物、植物遗传物质的技术。 (3)遗传病: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遗传病都是由于人体内的DNA、基因或者染色体发生变化引起的。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先天性耳聋和色盲等。P: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变异现象是绝对的,任何生物体个体间都存在差异。整理为word格式 十、生物与无机环境 (1)环境影响生物:主要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分、温度等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能适应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