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新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334233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讲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2讲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2讲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2讲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2讲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2讲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讲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新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K314000 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水处理场站工程施工2K314010 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2K314011 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一、给水处理(一)处理方法与工艺(1)水中含有的杂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三种,也可按杂质的颗粒大小以及存在形态分为悬浮物质、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种。(2)处理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有害细菌生物以及水中含有的其他有害杂质 使处理后的水质满足用户需求。基本原则是利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采用尽可能低的工程 造价,将水中所含的杂质分离出去,使水质得到净化。(3)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见表 2K314011-1。常

2、用的给水处理方法表2K314011-1自然沉淀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颗粒杂质混凝沉淀使用混凝药剂沉淀或澄清去除水中 胶体和悬浮杂质 等过滤使水通过细孔性滤料层,截流去除经沉淀或澄清后剩余的细微杂质;或不经过沉淀,原水直接加药、混凝、过滤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 杂质消毒去除水中病毒和细菌,保证饮水卫生和生产用水安全软化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使硬水软化除铁除锰去除地下水中所含过量的铁和锰,使水质符合饮用水要求(二)工艺流程与适用条件(见表 2K314011-2)常用处理工艺流程及适用条件2K314011-2工艺流程适用条件原水f简单处理(如筛网滤过或消毒)水质较好原水f接触过滤f消毒一般用于处理浊度和色度

3、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IOO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原水f混凝、沉淀或澄清f过滤卜消毒一般地表水处理厂广泛米用的常规处理流程,适 用于浊度小于3mg/L的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浊度经常 较低,洪水时含砂量大,可采用此流程对低蚀度、无 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剂或跨越沉淀直接过滤原水f调蓄预沉f自然预沉淀或混凝沉淀f混凝沉淀或澄清f过滤f消毒高浊度水二级沉淀,适用于含砂量大,砂峰持续 时间长的情况;预沉后原水含砂量应降低到 1000mg/L以下。黄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厂和长江上 游高浊废水处理多采用二级沉淀(澄清)工艺,适用 于中小型水厂,有时在滤池后建造清水调畜池(三)预处理

4、和深度处理(1) 按照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不同,预处理方法可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为化学 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2) 深度处理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再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 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身物加以去除,从而提高和保证饮用水水质。二、污水处理(一)处理方法与工艺(1) 从污水处理的角度,污染物可分为悬浮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物质、污染生物和污染营养物质。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一般用生物化学需氧量(B0D5)、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来表示。(2) 处理方法可根据水质类型分为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污水处理产生的污

5、泥处置及化学处理 法,还可根据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等工艺流程。1) 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筛滤截留、重力 分离、离心分离等, 相应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及离心机等。其中沉淀池同城镇给水 处理中的沉淀池。2)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 物膜法等,还有氧化塘及污水土地处理法。3)化学处理法,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混凝法类同于城市给水处理。(3)污泥需处理才能防止二次污染,其处置方法常有浓缩、厌氧消化、脱水及热处理等。(二)工艺流程(1)主要针对水中悬浮物质,常采用物理的

6、方法投氯图2K314011-1 一级处理工艺流程(2)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经过二级处理后,B0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达标排放。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技术之一,曝气池是其反应器。2)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动力来自于转 刷与水下推进器。一般不需要设置初沉池,并且经常采用延时曝气。(3 )三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之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即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物等。三级处理常

7、用于二级处理以后,以进一步改善水质和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为目的。三级处理使用的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等。三、再生水回用(3)污水再生回用分为以下五类:1)农、林、渔业用水:含农田灌溉、造林育苗、畜牧养殖、水产养殖。2)城市杂用水:含城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3)工业用水:含冷却、洗涤、锅炉、工艺、产品用水。4)环境用水:含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5)补充水源水:含补充地下水和地表水。2K314012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给水与污水处理的构筑物和设备在安装、试验、验收完成后,正式运行前必须进行全厂试运行。本条简要介绍

8、试运行的技术要点。一、试运行目的与内容(二)主要内容与程序(二)单机试车要求(1)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三)联机运行要求(4)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 24h。(六)连续试运行(1) 处理设备及泵房单机组累计运行达72h。(2) 连续试运行期间,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3) 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联合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4)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工艺系统试运行满足工艺要求。(5)填写设备负荷联动(系统)试运行记录表。(6)整理分析试运行技术经济资料。2K314013水处理场站的结构特点一、厂站构筑物组成(1)水处理(含调蓄)构筑物,指按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构筑物。给水处理构筑物包括配水

9、井、药剂 间、混凝沉淀池、澄清池、过滤池、反应池、吸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等。污水处理构筑物包括进 水闸井、进水泵房、格筛间、沉砂池、初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曝气池、氧化沟、生物塘、消化池、 沼气储罐等。(2)工艺辅助构筑物。(3)辅助建筑物,分为生产辅助性建筑物和生活辅助性建筑物。(4)配套工程。(5)工艺管线。二、构筑物结构形式与特点(1)水处理(调蓄)构筑物和泵房多数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是构件断面较薄,属于薄板或薄壳型结构,配筋率较高,具有较高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少数构筑物采用土膜结构(如氧化塘或生物塘等),面积大且有一定深度,抗渗性要求较高。(2)工艺辅助构筑物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是构件断面较薄,结构尺寸要求精确;少数采用钢结构预制,现场安装,如出水堰等。(3)辅助性建筑物视具体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砌结构,符合房建工程结构要求的PE管、(5)工艺管线中给水排水管道越来越多采用水流性能好、抗腐蚀性高、抗地层变位性好 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第#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