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333974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7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最后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最后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最后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最后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教案(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课教案最终一课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化工作者,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最终一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最终一课教案1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2、品尝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3、领悟小说所表现的剧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点:1、环境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剧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最终”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学阶段最终的一节课吗?为什么你记

2、得这么清晰?最终。 今日,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终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遇,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调皮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一般老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让我们与小说中的人们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课文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斗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斗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

3、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斗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心情和爱国精神。二、有情朗读,揣摩“最终”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看图复述课文。留意最终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留意小弗郎士在最终一课的改变。留意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共同特点。三、合作探究,语言品尝1、合作探究:(1)依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奇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四周事物的视察和感受。其次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

4、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视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最终一课教案2一、教学目标1、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3、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化。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日,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子公韩麦尔先生。3、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1) 探讨: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四周的东西,似乎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化事业的无

5、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酷爱。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语言描写:*指导朗读:深厚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终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我们必需把它牢记在心里,恒久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似乎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方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方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剧烈的爱国热忱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决信念。*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明确:说明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2)完成课后练习三。(3

6、)探讨:在最终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改变?上课一起先,他用柔软又肃穆的语调说话。柔软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肃穆说明亡国的哀思。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怪学生,而是陷入了苦痛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英勇真诚地作自我指责,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忱。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用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深思,体会着深厚的亡国之痛。当最终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哀思思索、内疚深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改变,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厚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形成

7、板书:情节 人物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上学路上(序幕) 无趣、怕提问课前(开端) 怀疑、惊诧 线 深情、哀思课上(发展) 难过、后悔 索 思索、内疚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深思、悲愤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3、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明确:天气那么温煦,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白最终一课的详细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留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非常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据,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显明的对比。(2)望见很多

8、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干脆导致了最终一课。(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烘托出最终一课肃穆、庄重、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终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4、 解题: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终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明确:韩

9、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终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日是你们最终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终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受、愤慨的心情。“啊!这最终一课,我真恒久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终一课”的肃穆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无趣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终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5、 拓展阅读:(1) 导入:这篇小说告知我们,在主权遭侵扰、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剧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

10、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据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2)四世同堂简介: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阔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细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熬煎。(3)比较最终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最终一课 四世同堂片段作家 都德(法国) 老舍(中国)背景 普法斗争 抗日斗争事务阿尔萨斯沦陷后最终一堂法语课 北平被日军占据后的第一堂课中心 悲愤心情和爱国精神 悲愤心情和爱国精神人物 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 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人称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描写方法

11、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写作手法 烘托 烘托(烘托: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务的一种写作手法。)6、布置作业: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建性续写。最终一课教案3学问实力目标:1、通过听读、默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情感目标: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忱,并激励学生仔细学习,打算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1、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懊悔悲愤的心情,深刻

12、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2、通过听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1、文献法:指导学生依据预习提示搜集作品写作时代背景,了解作家,完成材料积累。2、诵读法:要求学生听读、默读,熟识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3、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改变,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特性特征以及社会意义。4、创新法:启发学生绽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多媒体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完成积累(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酷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详细表现。今日我

13、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终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终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终一课)(2)请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终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于1873年写下的。(板书作者:都德)二、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索: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文章思路为何?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终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

14、深厚爱国热忱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其次部分(1123):写最终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三、其次个教学板块:默读感悟思想,体验情感指导学生集中留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并结合课后练习一,边读边思索,念完后让学生分组探讨、沟通,最终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探讨结果。小弗郎士的思想情感改变: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酷爱语法b、从怕老师到理解、怜悯并尊敬老师c、从无趣不懂事到酷爱祖国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终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改变,这种改变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化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损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