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 认识区域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3327801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 认识区域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 认识区域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 认识区域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 认识区域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 认识区域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 认识区域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学业分层测评1 认识区域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学业分层测评(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热量带干湿区我国三大自然区文化区ABCD【解析】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区域,都属于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区域。以地形、气候等指标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以语言、宗教等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若干文化区,都属于采用综合指标划分的区域。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答案】A(2016菏泽高二检测)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23题。2该流域新垦区()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2、水源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3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导学号:78470006】A面状与点状B线状与岛状C点状与岛状D点状与面状【解析】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第3题,图中显示,行政中心为点状结构,而阴影区表现的新垦区特征为面状分布。【答案】2.C3.D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回答46题。4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5该区域畜牧业以耐寒畜种为主,这反映的区域特征是()A整体性B差异性C开

3、放性D联系性6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有人有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铲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导学号:78470007】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解析】第4题,湖水下降与利用湖水(咸水)灌溉无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会导致湖底上升、湖面升高;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会导致湖面下降,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大量截流注入湖泊的淡水灌溉而导致的。第5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发展耐寒畜种,反映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第6题,铲过一锹土,几十年后仍没有恢复,说明该地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自我恢复能

4、力极差。【答案】4.C5.A6.D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78题。7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8有关题干所述四个区域的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8470008】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太行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D“

5、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解析】图中四个区域大致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对应的四色中国及成因大致是:因干旱多沙漠而呈金色,因高寒而多冰雪呈银白色,降水多、气温高而森林和农作物四季常绿而呈绿色,因有风力作用形成黄土广布而呈黄色。【答案】7.A8.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 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材料

6、二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_和功能区,我国的汉语方言区属_。【导学号:78470009】(2)我国的汉语方言区的形成与_关系密切,这体现了区域的_特征。(3)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方言区面积广大,语言差别不大;南方方言区面积小,语言繁杂的原因。【解析】第(1)题,汉语方言区是以区域内的物质内容(人文要素)为指标划分的,属于均质区的范畴。第(2)题,方言区的形成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体现出地理环境对方言的影响和区域的整体性特征。第(3)题,北方地形较平坦开阔,便于交往,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地形多丘陵山地,交通闭塞,不利于交往,因而语言繁杂。【答案

7、】(1)均质区均质区(2)地理环境整体性(3)北方多平坦开阔的平原和高原,交通联系方便,便于人们交往、交流,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多地形崎岖的丘陵山地,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交流,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言。能力提升人类活动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012题。10判断方框 、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A BCD11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1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8、()【导学号:78470010】土壤肥力下降产生土壤盐碱化洪涝灾害加剧渔业产量下降三角洲面积扩大ABCD【解析】第10题,修建水库一方面导致土壤水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增大,进一步导致蒸腾加强,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第11题,图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2题,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三角洲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大坝拦水蓄水后,灌溉用水增加,河口地区水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海水入侵,导致土壤盐碱化,入海营养物质减少

9、,渔业产量下降。【答案】10.C11.A12.D13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省区是_。(2)该地区年降水量由_向_递减,我们根据_的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导学号:78470011】(3)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_、_、_。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这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_的分异规律。(4)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该区域有明确的_特征。(5)C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沙漠广布。这体现了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_、_,构成一个统一体。【解析】第(1)题,根据轮廓和经纬度可判定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第(2)题,由东向西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也发生变化。第(3)题,A距海洋近,降水多,为温带森林;B降水少,为温带草原;C在最西,距海远,降水最少,为温带荒漠,这种植被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第(4)题,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第(5)题,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体。【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2)东西降水量与蒸发量(3)森林草原荒漠差异性从沿海到内陆(4)区位(位置、边界)(5)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