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332744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一、 作用、原则和编制依据:由于矿区范围内煤层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矿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和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本设计在严格执行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矿井资源储量和矿井现有条件和状态,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生产环节简单,工程量小,投资省、见效快。编制依据1、江西省煤矿设计院2011年6月

2、编制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2、江西省煤矿设计院2011年7月编制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3、江西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赣煤行管字2010134号文);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

3、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7、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0)8、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9、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 50554-2010);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3-2006);11、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范GB 50451-2008;12、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13、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14、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

4、定;二、 矿井及改扩建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 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位于上栗县城南东125方位,直距约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9国道在南源相连,至上栗县城14km,至萍乡市30km,该矿井由江西省煤矿设计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采用平硐开拓。利用现有+480m平硐为回风平硐,利用矿区范围内已施工的+428.91m平硐为主平硐,开采矿区内+430m标高以下煤层。由于矿井煤层大多赋存在+400+200m标高,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初期自+428主平硐内开口布置主、副暗斜井至+270m标高作井底车场及相关硐室。主暗斜井兼作采区轨道上山、副暗斜井兼作采区回风上山,通过+430m运输石

5、门将主暗斜井与主平硐连通,通过+430m回风石门及+430+480m回风斜巷将副暗斜井与+480回风平硐连通,形成生产系统。后期在2煤底板布置轨道下山及回风下山至+200m标高,开采+270m+200m标高煤层。主暗斜井及后期轨道下山倾角28,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担负矿井的煤、矸提升,材料设备下放,人员上下、并铺设排水管路,副暗斜井及后期回风下山倾角28。主平硐及回风平硐均作为矿井安全出口。地质水文概况:2、区域地质A、区域地层杨岐山矿区出露的地层自新至老有白垩系上统南雄组(K2n)、三叠系上统安源组(T3a)、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6、)、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B、区域构造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位于前古塘矿区西南部,北为九岭隆起,南为武功隆起,前古塘煤矿区位于两个隆起带之间的萍乐凹陷带西端北侧,处于长坪-杨岐山复向斜的东部,北西为澄潭江-东风界复向斜,南东为峡山口-东源复向斜。前古塘煤矿区所在的萍乡北部地区自印支运动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区域构造呈现极为复杂的构造景观,主要构造线在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向西宽背斜窄,多为隔档式褶皱类型,得出产状变化大,且长出现倒转。断裂发育,段层面多倾向南东且多为走向断层,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煤系和安源煤系,安源煤系则缺失底部砾岩亚段。九岭推覆构造的前缘到达前古塘煤矿区北部。C、矿区

7、地层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丘田段(T3a3)、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家冲段(T3a2)、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上统紫家冲段(T3a1)、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有新至老描述如下:a、第四系(Q)分布于冲沟、坡脚。灰色、杂色坡积物、残积物,由历史、砂土、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厚度010m,平均5m。与下部地层不整合接触。b、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丘田段(T3a3)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北部一带,中上部为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夹细砂岩及泥岩、灰质泥岩;下部灰色菱铁质粉砂岩,含薄煤二层,底部为燧石沿岩屑,中细角砾岩或中粒石英砂岩夹灰色砂质粉砂岩。产植物化石和少量瓣鳃动物化石。

8、厚约143m。c、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家冲段(T3a2)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东部,由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细砂岩,局部含砂质条带,显平行层理,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产大量瓣鳃类动物化石及少量植物化石。厚度197.60346.50m,平均272.20m。d、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T3a1)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南部、西部。有深灰色粉砂岩夹黑色泥岩组成,灰色石英砂岩,燧石岩屑中细角砾沿,夹煤层、炭质泥岩组成,产大量植物化石。平均厚度204.16m。e、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西南边界外附近。由青灰色泥质灰岩,局部为和灰色千枚岩,薄至中厚层状,产少量瓣鳃类及海百合

9、茎化石,厚约300m。D、构造杉窝煤矿位于长坪杨岐山复式向斜的东段,基本构造形态为一个被一组走向正断层破坏的向斜构造。a、褶区前古塘向斜是杉窝煤矿区范围的主要褶曲构造,杉窝煤矿区范围位于该向斜的东段。前古塘向斜是被一组走向正断层破坏的向斜构造,向斜轴向N62E,向斜轴面向南东方向倾斜;北西翼地层倾角5060;南东翼倾角5085,局部具倒转现象,向斜轴部地层为安源组三丘田段,两翼地层依次为安源组三家冲段、安源组紫家冲段,安源组地层的沉积基底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地层。由于受F1、F2走向正断层的破坏,平面上向斜南东翼三家冲段地层重复,出露变宽;北西翼三家冲段和部分紫家冲段地层缺失,出露明显变窄。b、

10、断层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内主要发育一组基本上与地层走向一致的正断层。洪水田后古塘走向正断层(F1):断层走向NE48NE56,倾向南东,倾角6070,地层断距西大东小,杉窝煤矿区范围内地层断距约在50m左右。河坑牛角窝走向正断层(F2):断层走向NE45NE55,倾向南东,倾角6575,地层断距约100m,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北西角,与F3断层相交。牛脑壳大婆山走向正断层(F3):断层走向NE50,倾向南东,倾角75,断层落差约150m。F3断层使得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在向斜北翼含煤地层平面上,剖面上均出现缺乏,尤其是对安源组紫家冲段上部地层破坏较大,使向斜北翼中部砾岩之上的4、5、6煤层沿走向出露不连

11、续,剖面上被断开。c、岩浆岩杨岐矿区南侧万杉窝处见有小型煌斑岩脉侵入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地层中,在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内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未发现该岩体对煤层和煤系地层有破坏作用。综上所述本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应属中等。E、 煤层及煤质a、煤层矿区范围主要含煤地层有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丘田段(T3a2)、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T3a1)。本矿井范围三丘田段仅含不可采薄煤层,主要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T3a1),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南部、西部,主要为深灰色粉砂岩夹灰黑色泥岩,灰色石英砂岩,燧石岩屑,中细角砾岩,夹煤层、炭质泥岩组成,产大量植物化石,平均厚度204.16m。紫家冲段含煤地

12、层可分为9层。(1)、三家冲段底至6煤顶,厚8.9346.55m,平均32.99m。深灰色粉砂岩夹灰黑色泥岩,夹14层细砂岩,顶部多为灰色砾岩,6煤为局部可采煤层厚01.40m,平均0.57m。(2)、煤底至5煤层顶,厚11.2240.77m,平均30.33m。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一层灰色石英细砂岩或中砾岩。5煤厚01.27m,平均0.53m,见有零星可采点。(3)、煤层底至4煤层顶,厚12.3978.77m,平均43.05m。灰黑色粉砂岩为主,夹16层灰色石英细砂岩及一层中砾岩。4煤层厚01.73m,平均厚0.69m,为局部可采煤层。(4)、4煤层底至中部砾岩顶,厚5.1428

13、.00m,平均13.13m。以灰黑色、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灰黑色泥岩,夹砂质条带及薄层细砂岩。(5)、中部砾岩,厚1.5339.14m,平均12.05m。灰色、深灰色细中角砾岩,砾石成分以燧石为主,次为石英、硅质岩屑,砂岩屑,硅质胶结,夹薄层粉砂岩。为辅助对比标志层。(6)、中部砾岩底至3煤顶,厚15.7231.18m,平均22.56m。深灰色粉砂岩,夹泥岩、细砂岩。3煤厚0.302.36m,本区平均1.5m。为全区大部分可采煤层。(7)、3煤底至2煤顶,厚6.5635.19m,平均16.85m。以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一层灰色石英细砂岩或砾岩。2煤层厚0.301.80m,本区平均

14、0.81m,为本区主要煤层,局部可采。(8)2煤底至1煤顶,厚6.3427.21m,平均14.65m。1煤一般为炭质泥岩为主夹煤线,一般厚0.50m。(9)1煤底至大冶组顶,厚6.3423.45m,平均14.90m。灰色粉砂岩,含鲕粒细砂岩及砂质粉砂岩组成,产大量植物化石。其中本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为2煤、3煤。2煤为杉窝煤矿主要可采煤层,该煤层位于紫家冲段下部,与3煤层间距6.5635.19m,平均16.85m,煤层顶底板均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煤层结构简单,较稳定,煤厚0.301.80m,平均1.51m。3煤为杉窝煤矿主要可采煤层,该煤层位于紫家冲段中下部,上距中部砾岩底界15.7231.1

15、8m,平均22.56m,与4煤层的间距为47.74m,煤层顶底板均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煤层结构简单,较稳定,煤层厚度0.302.36m,平均1.5m。(b)、煤质肉眼观察为深灰至灰黑色,具似金属光泽,条痕深黑色,以粉煤为主,少量块煤,断口参差状,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少量暗煤、镜煤、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至光亮型。原煤煤质资料见表。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煤层编号水份Mad()灰份Ad()挥发份Vdaf()全硫St,d()发热量Qnet,dMJ/kg3煤2煤1.3312.776.940.7531.29(c)、煤的工业牌号及利用方向通过鉴定, 2号煤层属低中灰分、低硫分、特高热值煤;3号煤层中灰分、低硫分、高热值煤。2、3号煤类均为无烟煤。主要作民用燃料,块煤可作合成氨原料。F、水文地质a、地表水系杉窝煤矿矿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山势陡峭,地形相对高差大,矿区范围内最大相对高差559.5m,地表植被茂盛,冲沟发育。矿区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在开采范围以东500m处,建有前古塘水库,坝址海拔高程630m,最大水面0.054km2,库容25万m3,汇水面积1.5 km2,对杉窝煤矿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