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需要“动手做”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321971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需要“动手做”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教学需要“动手做”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教学需要“动手做”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需要“动手做”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需要“动手做”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需要“动手做”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调让学生动手制作、操作和探究,进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动手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获得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动手做”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 首先,“动手做”能够提高学

2、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数学.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愿学、乐学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通过组织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会知识,培养能力.“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听科学.”例如,在复习“菱形”时,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你能用一张宽为15cm,长为20cm的矩形纸片折一个菱形吗?理由是什么?你能让所折叠的菱形面积尽可能地大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通过“折一折”这样一种蕴涵着从简单到多项思维活动的动手操作,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事实证明,这个问题情境

3、,使学生一改往日提问概念的沉默,他们热情高涨,通过动手折菱形,把一个个抽象的菱形判定、性质,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活动过程,从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了菱形的性质. 其次,“动手做”数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针对我提出的问题情境,学生认真而积极地动手折叠,不断进行思考和改进,寻找自己得意的结果.归纳之后主要有如图13几种形式.到底自己所折出的图形是不是菱形呢?这一衍生出来的问题,又促使学生去探究判定菱形的依据,而图1、2、3,正好涵盖了菱形判定的几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新的背景下理解了菱形的判定,使理解得到升华,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促进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转化

4、能力.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再次,“动手做”数学是创新教育的呼唤.在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中,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学生的“双基”,课堂教学基本上以讲解为主,很少注意学生的参与,很少进行数学实验,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做实验则更少.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不能仅依靠教师的“教”,更要依靠自己的“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数学当现成的理论来教,而是要以“做”为基础,帮助学生架起思维和建构的平台.与知识、技能相比,方法和能力更加重要.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加深远.要实现这两点,仅靠课堂的讲授是不能完成的.只有让学生亲身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才能获得.

5、“动手做”能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方法和能力得到发展. 最后,“动手做”数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有个性,才有创造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标中指出,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好的课程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是没有这种优势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数学动手能力是学生完成数学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为

6、经验的获得和理论的理解创造了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新课程数学教材就着重体现了这一点,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实验素材.如,几何中的测量;几何变换操作,几何体的旋转、翻折、平移等;验证数学公式的操作,如勾股定理、平方和公式等;运用计算机研究几何图形的变化等.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背后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数学知识本身所负载的探索过程、方法策略等,把数学还原为学习者的经验与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动手做”是一种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调让学生动手制作、操作和探究,进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