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331926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1、 微生物 的含义: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2、 分类 地位: 五界系统 : 1969 年魏克提出微生物五界分类系统: ( 1)原核生物界: 细菌、 放线菌、 蓝绿细菌 ( 2) 原生生物界: 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 ( 3)真菌界(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 :酵母菌、霉菌(4)动物界(5)植物界。三域系统 : (1)古菌域(Archaea) : “三菌 ”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嗜热嗜酸菌( 2)细菌域(Bacteria) :细菌(化)、蓝细菌(光) 、放线菌(化) 、立克次氏体(寄生) 、支原体(人工培养基,最小) 、衣原体(寄生)

2、 、螺旋体(原核,是细菌与原虫的过度) “ 三体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真核生物域(Eukarya) :真菌、藻类、动物、水生植物(原生动物、真菌、藻类)3、 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分为分为 :非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类病毒是比病毒小的超小微生物)和细胞结构微生物。按细胞核器、有丝分裂的有无分为:原核和真核4、 分类单位 :域界门纲目科属种(柱)5、 微生物的特点 : ( 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分布广,种类繁多(3)吸收多,转化快(4)生长旺,繁殖快(5)适应性强(6)易变异6、解释Escherichia coil K12 (入)中的各词的含义。答: 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是在

3、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个括弧, 在括弧内写上溶原性噬菌体入。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全称为Escherichia coil K12 (入),Escherichia是大肠杆菌的属名,coil是大肠杆菌的种名,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 括弧内的人为溶原性噬菌体。解释Escherichia coil K12 (入)中的各词的含义。 答: 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是在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个括弧, 在括弧内写上溶原性噬菌体入。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全称为Escherichia coil K12 (入),Escherichia是大肠杆菌的属名,coil是大肠杆菌的种名,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 括弧内的人为溶原

4、性噬菌体。第一章:病毒1、 病毒的特点以及分类:( 1) 大小在 0.2 微米以下, 故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 必须在电子显微镜。 (小)( 2)可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 (简)( 3)必须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寄)( 4)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的宿主。2、 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

5、膜等进行分类的。根据专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 ,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 病毒(除细小病毒组的成员是单链DNA 外,其余所有的病毒都是双 链DNA)和RNA病毒(除呼肠孤病毒组的成员是双链RNA外,其余所有的病毒都是单链RNA ) 。3、 病毒的化学组成 : 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个体大的病毒如痘病毒,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类脂类和多糖。4、 病毒的结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却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整个病毒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1) 蛋白质衣壳 :是由一定数

6、量的衣壳粒(由一种或几种多肽链折叠而成的蛋白质亚单 位)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成为蛋白质衣壳。蛋白质的功能:保护病毒使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使病毒与敏感细胞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亲和力, 病毒可牢固的附着在敏感细胞上。 病毒蛋白 质还有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 2) 核酸内心 : 动物病毒有的含DNA , 有的含 RNA 。 植物病毒大多数含RNA ,少数含 DNA 。噬菌体大多数含 DNA ,少数含 RNA 。病毒核酸的功能是:决定 病毒遗 传、变异和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 3) 被膜(囊膜) :痘病毒、腮腺炎病毒及其他病毒具有被膜,它们除含蛋白质和核酸病毒的

7、三种构型: 由于衣壳粒的排列组合不同病毒有三种对称构型: 立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5、 毒性噬菌体 :就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是正常表现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就是指侵入细胞后, 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 和宿主细胞的核酸同步复制, 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 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称作温和噬菌体。溶原细胞就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原噬菌体就是指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又称为前噬菌体。6、病毒(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有什么样的培养特征 。答: 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 当接种稀释 适度

8、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 噬菌斑 。在液体培养基上由浑浊菌液变成透明得裂解溶液。7、 ( 1)吸附 :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 2)侵入:侵入又称病毒内化,它是一个病毒吸附后几乎立即发生,依赖于能量的感染步骤。 刺突固着于C, 尾部酶水解C 壁的肽聚糖,使产生小孔,尾鞘收缩,注入核酸。( 3)复制与聚集 :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 / 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 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 产生大量的

9、病毒蛋白质和核酸,已合成的各部件进行自行装配成新的噬菌体( 4)裂解(释放) :被感染细胞裂解,成熟的子代噬菌体转移到外界8、类病毒是比病毒更加小的致病感染因子(环状单链RNA)朊病毒 是一种引起牛羊疾病的感染因子(蛋白样感染颗粒)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细菌形态 :杆菌(最常见,长短不同长短杆菌、某部位是否膨大棒状梭状杆菌、芽孢有无) 、球菌(单球菌双球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 、螺旋菌、丝状菌。 繁殖 :细菌裂殖(二分裂,有性) 。有性生殖的意义:进化,特有抗性基因可传递。2、细菌细胞的 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细胞壁 主要成份为:脂多糖、磷脂、脂蛋白、肽聚糖。细胞特

10、殊结构:( 1)荚膜 :长度超过菌体若干倍,很细。运动器官。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功能:a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力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染人体;b 荚膜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c 当缺乏营养时,有的荚膜还可作氮源;d 废水处理中的细胞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2)芽孢 (主要为杆菌) :某些细菌当环境恶劣时,细胞质浓缩凝集,逐步形成一个圆形、 椭圆形或圆柱形的休眠体, 称为芽孢。 能够阻止各类化学物质包括杀菌剂的进入。特点:a含水率低:38%40% b壁厚而致密,分三层:外层为芽抱外壳,为蛋白质性质。中层为皮层,有

11、肽聚糖构成,含大量2, 6 吡啶二羧酸。内层为孢子壁, 有肽聚糖构成, 包围芽孢细胞质和核质。 芽孢萌发后孢子壁变为营养细胞的细胞壁。c芽抱中的2, 6叱噬二竣酸(DPA)含量高,为芽抱干重的5%15%。d 含有耐热性酶( 3)鞭毛:运动器官,是细菌运动(靠细胞质膜上的 ATP 酶水解 ATP 提供能量) 。不同细菌的鞭毛着生的部位不同。有单根鞭毛(正端生和亚极端生) ,周生 鞭毛。3.、 菌落 :细菌菌落就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有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 固体培养基上各种菌类的“村落” ,其特征主要由各种微生物特殊的遗传特性决定。菌落的共同特征是小、湿润、粘稠、与基质结合松

12、散、易被剥离、质地均匀、各部位颜色一致(这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 液体中的菌落:表面形成膜(轻) 、使培养液浑浊(中) 、产生絮状沉淀(粘重,例如活性污泥)菌苔 :是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篇密集的细菌菌落。4、细菌的染色原理:细菌通常带负电荷,所以用带正电的燃料染色方法:简单染色法和复杂染色法增加细菌和背景的反差。5、 古菌分类 : 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古菌的细胞壁无二氨基庚二酸和胞壁酸,大部分是脂蛋白 。6、蓝细菌分为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7、放线菌绝大多数异养结构(菌丝类型) : ( 1)营养(基内)菌丝:吸收营养,色素可有可无(2)气生菌丝:颜色较深( 3)孢子丝孢子丝

13、形状有:直行波浪 螺旋 交替丛生 丛生或轮生放线菌落特征:呈辐射状,一般圆形,干燥、有皱折、表面粉末状,不易被针挑起,质地硬而致密,小而不广泛延伸,表面呈紧密绒状8、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第二章:真核微生物1、营养类型: ( 1) 全动性 营养:吞食其它生物或有机颗粒( 2) 植物性 营养 光能自养(绿眼虫等) ( 3) 腐生性 营养 吸收可溶性营养。2 .、 生动物分四纲: 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 (包括吸管纲) 及孢子纲。 鞭毛纲、 肉足纲和纤毛纲存在水体中,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重要作用。3 、 胞囊: 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所有的原生动物都各自保证、吃自己的形态特征。当环境

14、条件变坏,如水干枯、水温和 pH 过高或过低,溶解氧不足,缺乏食物或排泄物积累过多, 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超过它的适应能里等原因, 都可使原生动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胞囊。 所以胞囊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4 .、 原生动物中各纲在水体自净和污水生物处理中如何起指示作用?答: 原生动物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都各自保持自己的形态特征, 但当环境条件变化, 超过其适应能力时,都可使原生动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胞囊。所以在水体自净和污水生物处理中,一旦形成胞囊,就可判断污水处理不正常。微型后生动物 (原生动物以外多 C 动物的统称) :轮虫、线虫、寡毛类动物(飘体虫、颤蚓、水丝蚓) 、浮游甲壳动物(指示生

15、物)5 .、藻类的应用:( 1 ) 裸藻 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而绿藻在水体自净中起净化和指示生物的作 用。( 2 ) 绿藻 中的小球藻和栅藻富含蛋白质可供人食用和作动物饲料。绿藻是藻类生理生 研究的材料及宇宙航行的供氧体,有的可制藻胶。绿藻在水体自净中起净化和指示生物的作用。( 3 )多数的 甲藻 对光照强度和水温范围要求严格,在适宜的光照和水温条件下,甲 藻在短期内大量繁殖岛城海洋“赤潮” 。6、 酵母菌 (家养微生物) : 结构 :细胞壁(主要含葡萄糖和甘露聚糖、蛋白质、脂质) 菌落形态特征 :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表面湿润而光滑,有粘性,与细菌菌落大小差不多, 颜色为白色或红色。 培养时间久后菌落表面转为干燥。 特点 :以单 C 存在, 多数营出芽, 有的裂殖, 发酵糖类, C 壁含有甘露聚糖, 含糖较高,酸度较大环境中生长7、 霉菌结构 (菌丝体) :霉菌的细胞壁由 几丁质少数含有纤维素 。整个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 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菌落 :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