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锐和诺和灵区别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331434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和锐和诺和灵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诺和锐和诺和灵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诺和锐和诺和灵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诺和锐和诺和灵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诺和锐和诺和灵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和锐和诺和灵区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诺和灵30R中所有30%的短效人胰岛素(RI), 70%的中效胰岛素(NPH、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灵30R 一般都是早、晚二次注射 的,早餐前半小时注射后,其中30%短效R控制早餐后血糖、而70% 中效N控制午餐前后血糖;晚餐前注射后分别控制晚餐后和凌晨、空腹 的血糖。诺和锐30是一种可溶的门冬胰岛素和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 素的双相释放剂型,是胰岛素类似物的混合体,其中包括30%的门冬胰 岛素,70%的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可溶的门冬胰岛素可被迅 速吸收,从而满足餐时胰岛素的需求,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释 放缓慢,作用时间长,能满足基础胰岛素需要量,所以说诺和锐30具 有模拟

2、正常生理状态下餐时胰岛素释放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更接近生理胰岛素的效应。原因是人胰岛 素是6聚体,它在体内发挥作用要分解双体,再分解成单体,然后发挥 胰岛素作用的,起效时间长。而门冬胰岛素是双聚体,所以只要一步分 解成单体就能发挥胰岛素作用,起效时间快。人一般在餐后1.5小时血 糖升高到高峰,和诺和锐的高峰时间一致,所以诺和锐能更好地模拟生 理性胰岛素分泌,更少引起严重和夜间低血糖事件。在应用上,诺和灵30R起效时间长,所以需要餐前30分钟注射。 诺和锐30起效时间快,可以餐前立即注射,并且不易出现低血糖,大 大增加了病人对治疗的顺应性。一句话作个小结:诺和锐30是诺和公

3、司开发将来取代诺和灵30R 的产品。与人胰岛素30R比较,诺和锐30显示了:更快的吸收;更 高的血浆胰岛素浓度;更快和更强的降糖效果。糖尿病诊断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于1996年制定了修正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 据ADA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凡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空腹血糖N 7.0mmol/L(N 126mg/dl),并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 多食、体重减轻等)。 2.随机血糖N 11.1mmol/L (N 200mg/dl)。 3.糖耐量试验(OGTT)中 2h 血糖N 11.1mmol/L(N 200mg/dl)。糖尿病病情的分型:(1) 轻型:老年或40岁以上,病症轻或

4、不明显。空腹血糖V11 mmol/L, 病情较稳定,一般不发生酮中毒,多数患者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控 制满意;少数患者需用胰岛素,用量少,以后可撤掉。(2) 中型:成年或青年患者症状比较明显,空腹血糖为1116.5 mmol/L,病情基本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以波动,偶有酮中毒,治疗以 口服降糖药物有效,需用胰岛素治疗,剂量在50 u/d以内。(3) 重型:多为青年人或消瘦中年人,症状明显,空腹血糖16.5 mmol/L,病情不稳定,对胰岛素、活动、饮食及情绪非常明显,易发 生酮中毒但较重,口服降糖药无效,饮食控制下必须使用胰岛素,用量 50 “/,对胰岛素敏感易使血糖波动,引起低血糖。糖尿病血

5、糖控制标准糖尿病症状消失,空腹血糖V7.8mmol/L,餐后2 h血糖V10mmol/L。治疗方法1) 饮食治疗原则 在满足总热量恒定下,采用高糖、高纤维、中蛋白、 中脂肪饮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患者比单纯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要 宽,糖一般占5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5%20%,且有 3040 g纤维素。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饮食以粗粮、豆类、 水果、蔬菜等为主。2) 降糖药物(1) 轻型:在饮食疗法的同时,口服:磺脲类。优降糖,因其可以 引起致命性低血糖,因此老年患者慎用。剂量从每次1.252.5 mg,每 日12次,逐渐调整剂量,可达5mg/次,每日3次,饭前服用。双 胍类。

6、二甲双胍,每次0.250.5 g,每日23次,饭前服用。(2) 中型:饮食疗法同时除了口服优降糖,二甲双胍外加用阿卡波糖, 开始50 mg,每日3次;以后增为100 mg,每日3次,饭前服用。仍 血糖控制不良改为胰岛素,每日用量4050 u,分23次,皮下注射, 使血糖较好控制。(3) 重型:饮食疗法同时使用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50 u。胰岛素剂量在具体使用中,胰岛素剂量可以根据体重和病情轻重来估计。一般小剂量开始,轻型病例按0.3U/KG体重计算,中型病例按0.4U/KG体重计算,重型病例按0.5U/KG体重计算,每次胰岛素剂量调整,应小于原剂量的20%,且观察3-4天后再进行调整,老年患者一般每3-6天调整一次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