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3307647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亥革命》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刘祎【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2)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了解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掌握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意义。比较同盟会与兴中会,理解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理解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

2、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孙中山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做有志青年。【教学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处理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表格,帮助学生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处理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图文材料结合,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辛亥革命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1. 图表辅助法。2.讲解分析法。3.讨论法。2.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

3、情境创设,导入新课:视频播放:电视剧辛亥革命序曲,要求学生记住在视频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教师总结:以上探索的失败,说明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斗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肩负起了历史的使命,顺应历史潮流拿起武器,于100年前的今天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辛亥革命。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检查自学情况,教师板书:发放纸条学生贴到相应位置,理清本课线索和主要内容) 高潮 发展 结局 兴起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过渡):辛亥革命开始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他们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团体进行武装起义,同学们通过自学

4、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比较一下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异同点。2、教师总结: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本节的重点,“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国”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国家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总之,因为人民痛恨清政府,又渴望得到土地,所以这个纲领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过渡)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请问是哪三大主义?它与十六字政治纲领的关系如何呢?(课件显示或幻灯放映板书要点,同时结合教材小字给学生对照讲清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5、过渡)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运用武装起义的方式,不断展开反封建统治的斗争,并最终推翻了大清王朝。1、观看视频武昌起义,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刚你都看到到了哪些大事?应该怎样理解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呢?课件显示: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2、武昌首义成功后全国形势如何呢?请看我们的记者从南京发来的报道:学生扮演记者报道:发生在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胜利后,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10月22

6、日长沙独立、西安独立, 30日昆明独立 、31日南昌独立,11月份,上海光复,苏州、杭州、贵阳、安庆、桂林等纷纷独立,12月2日,革命军占领南京,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目前正齐聚南京等待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过渡: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名存实亡,根据三民主义的指导,推翻封建政权后,下一步要做什么呢?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相距半个世纪。从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过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的形势又怎样

7、呢?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辛亥革命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政局错综复杂,一方面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孙中山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由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摇身一变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落到了袁世凯手中。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这也使人们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另一种则坚持辛

8、亥革命失败了。同学们你赞成那种观点呢?(讨论)教师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失败之处: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教师归纳:尽管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但孙中山等革命志士愈挫愈奋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辛亥革命后期,孙中山就喊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一历史的重任自然地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肩上。第三单元我们将要开始学习在中国

9、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教师归纳: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刚刚过去的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过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在这次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做重要讲话,他的讲话中曾经23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一代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已经历史的落到了我们身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指日可待。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