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330183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离技术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介绍了膜分离技术、超滤技术、新型吸附技术、微波萃取、耦合分离技术的原理、现状、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超滤技术;新型吸附技术;微波萃取;耦合分离前言 化工分离技术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是石油炼制、塑料化纤、湿法冶金、同位素分离,还是生物制品的精制、纳米材料的制备、烟道气的脱硫和化肥农药的生产等等都离不开化工分离技术。化工生产中的原料和产物绝大多数都是混合物,需要利用体系中各组分物性的差别或借助于分离剂使混合物得到分离提纯。它往往是获得合格产品、充分利用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的关键步骤。 伴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分离技术也获

2、得了高速的发展。一方面,对传统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进步,分离效率提高,处理能力加大,工程放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新型分离装置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技术进步提出了新的分离要求,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吸附技术等现有分离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分离工程研究的前沿课题。1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借助外界能量或化学位的推动,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对两组分或多组分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和富集的。与传统分离方法(蒸发、萃取或离子交换等)相比,它是在常温下操作,没有相变,最适宜对热敏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浓缩;具有高效、节能,工艺过程简单,投资少,污染小等优

3、点, 因而在化工、轻工、电子、医药、纺织、生物工程、环境治理、冶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膜技术被认为是固液分离的新型技术,由于化工母液具有高温、高压、强腐蚀的特点,因此对膜分离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郑捷1 利用膜分离方法提取合成氨施放气中的氢,通过二级膜分离流程,回收氢的浓度达98%以上,回收的氢用于合成氨生产可增产2%3%,加上节电等效应,因此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李仲民2在实验中利用超滤法回收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结果显示能回收95.9%木质素。赵宜江3利用陶瓷微滤膜澄清钛白废酸,研究结果显示陶瓷膜对钛白废酸具有很好的澄清效果, 渗透液浊度小于0.5NTU,并提出了压力、温度、

4、浓度与通量的相互关系。王志斌4等人用微滤膜对天然脱落酸进行了分离研究, 结果发现在一定操作工艺条件下能有效的除去母液中的水分。周花5等人采用SNF- 150 膜对活性红3BS进行了脱盐浓缩研究, 结果发现染料的着色强度达到150%左右,提高了约50%;料液浓缩达3倍,染料的固含量从11.7%提高到20%30%,且中试设备的平稳膜通量可达50 L/m2h 以上。柴红6等人用CA 钠滤膜对苯胺蓝染料水溶液的脱盐浓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染料的截留率大于99.9%,总脱盐率达到51%,染料的浓度提高了2.76倍,回收率达到约97%。何毅7等人利用CA50 纳滤膜对水溶性黄染料进行了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

5、明,纳滤技术能将主体染料的纯度提高20%,且染料工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杨刚8等人利用CA 纳滤膜对荧光增白染料进行了过滤研究,结果表明Nacl 浓度由1.05mol/L降到0.023 mol/L,NT浓度由0.14 mol/L提高到0.25 mol/L以上,且NT产品稳度和白度提高,NT成分平均截留率达到99.8%。冯晖9等人利用DK纳滤膜对活性黑染料进行间歇恒容渗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5和1 MPa 条件下,经过7次80 h 的过滤后,染料纯度从76%提高到87%以上,在提高活性黑染料产品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后续干燥工序中的能耗。Yu10等人将纳滤脱盐和浓缩技术应用

6、于实际生产中,结果使得浓缩液中染料质量分数大于25%,盐质总分数低于1%,纳滤膜的使用寿命超过了33年。 膜分离虽然在化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化工生产中高温、高压、强腐蚀的介质而言,对膜材提出了特殊要求,因此需要开发出适用化工生产范围广的膜材料;此外,化工生产一般规模较大, 需要的处理量也大,所以需要研究出过滤时间长、通量大的强化膜过程。2 超滤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超滤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能够将溶液净化、分离或者浓缩。超滤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过程。在所有膜分离手段( 如微滤、超滤、反渗透、渗透、电渗析及气体膜分离)中,超滤技术的应用最广泛,也最成熟。自1977 年Hezthe

7、rball 等人研究并利用超滤技术榨苹果汁以来,超滤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超滤膜是超滤技术的心脏,超滤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超滤性能。2.1 合成氨(1)可用于高压机后新鲜气油分离。采用超滤技术除去新鲜气中的油水尘等杂质,大大改善了冷交换器的油污和积炭堵塞现象,进一步优化了操作条件,降低了能耗,有效保护了合成塔触媒。(2)用于氨分离改造。可实现高效氨分离,能降低从气体分离出的雾状液氨的入塔氨含量,降低能耗,直接经济效益显著。(3)用于循环机后油分离器。主要作用是除去气体中夹带的油 水杂质,保护合成触媒,降低能耗。(4)用于变换器后过滤器。主要作用是除去变换器中的油 水杂质,保护变换触媒。2.2 尿素

8、生产 主要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油污,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如某化肥厂在CO2压缩机后使用了超滤技术。使用后发现一、二段分解加热器的油污情况大为改善,传热效果明显提高,尿素产品质量提高。2.3 硝酸生产 主要用于除去氨气中的油污,保护昂贵的触煤铂网,延长其工作寿命。如某硝铵厂在硝酸氧化炉前,气氨过滤器采用了超滤过滤器。使用后,氧化炉铂金属丝网寿命延长,现已连续运转3年多,同时其过滤清洗周期比原布袋过滤器长,减少了不少工作量。2.4 硝铵生产 主要用于除去氨气中夹带的油污,防治氨气带油进入硝铵中和工段,提高系统安全性,防止意外。如某化肥厂硝铵车间,在氨压缩机气氨档板过滤器之后加装了超滤过滤器,

9、根据2000 年8 月份投产以来的情况看,气氨中的油气体积分数,由进口的50 60L /L 降至6 10L /L,完全满足了硝铵中和工段的要求,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 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 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的原理是在超临界状态下, 将超临界流体与待萃取的物质接触,利用超临界流体(SCF)的高渗透性、高扩散性和高溶解能力, 对萃取物中的目标组分进行选择性提取,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SCF变为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基本或完全排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超临界流体与萃出物即溶质的分离方法有3 种:恒温减压溶质与气体分离;

10、恒压升温溶质与气体分离;吸附分离(在分离器中加入吸附剂吸附不需要的溶质后, 萃取物的目标产物与气体分离)。3.1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在天然香料提取中的应用 3.1.1精油的萃取 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精油,只能收集到漂浮在水面上的油珠,得到的挥发油量极小,而且只能提取其中的水溶性成分,部分脂溶性成分如酮、酯等物质则不能被取出,并且高温操作条件下对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严重。超临界萃取避免了水蒸气蒸馏过程中热敏组分的分解,以及可能由水解和增溶作用造成的组分的流失11。蔡定建应用科技2009年7月21日第十七卷第14期等人12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桂树皮中提取桂皮油,在相对较低的压力和温度下就获得了高

11、质量的桂皮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0bar,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50min,桂皮油的收率为3.75%,其出油率高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张峰等人13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玫瑰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4MPa,温度35,萃取时间2h。由于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而玫瑰精油中的香味主要来自于具有一定极性的芳樟醇等醇类,因此在萃取时需加入少量极性溶剂作夹带剂对萃取过程进行强化,提高萃取收率。研究表明选择水和乙醇-水作为夹带剂,可以增加精油收率,且不影响玫瑰油的品质。夹带剂的流量为0.17L/min时,玫瑰油的收率最高可达1.38%,远高于水蒸气蒸馏法0.3%的收率。另外,超临界流体萃

12、取还广泛用于从甜橙皮中提取橙皮油14,从八角茴香中提取八角茴香油15以及生姜中特性成分姜油的提取16等。 3.1.2浸膏的萃取 浸膏的传统生产方法是使用有机溶剂在低温时浸提。姚渭溪等人17采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提取桂花浸膏。研究表明,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所得浸膏在气味和色泽方面均优于化学溶剂提取的浸膏,且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及其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产物收率从0.3%提高到0.5%。另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还用于啤酒花浸膏的生产,萃取率高,产品质量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18。 3.2 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3.2.1天然色素的萃取 西北大学的王玉琪等人19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制备辣椒

13、红色素。采用传统的溶剂法提取的辣椒红色素有机溶剂的残留量较高,使产品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王玉琪等以溶剂法生产出的辣椒树脂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进行辣椒红色素的分离纯化,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6h。制取的辣椒红色素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主要指标色价、己烷残留等均优于国标要求。另外,超临界萃取技术还用于番茄红素20等天然色素的提取。 3.2.2天然食品抗氧化剂茶多酚的萃取 茶多酚具有显著的杭氧化性和积极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另外茶多酚还是良好的除臭剂、保色剂、保鲜剂,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李军、王朝瑾等人21,22均研

14、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表明,茶多酚的萃取需加入乙醇水溶液作夹带剂。在压力为350bar、温度为50时茶多酚的萃取率为10.5%。产品不含咖啡因,这是目前其他茶多酚萃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3 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在生物碱的提取中的应用 生物碱是动植物中一类具有碱性的含氮物质。它们大多是极有价值的药物。中草药含有很多种生物碱,其疗效大多是由此而来。由于生物碱往往具有一定的极性,因此在萃取时也需加入少量极性溶剂作夹带剂,提高生物碱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提高和维持萃取的选择性23。如在咖啡碱的提取中,纯超临界CO2几乎不能从干燥的咖啡豆中萃取出咖啡碱,而预先加入水,可减弱

15、咖啡碱与咖啡母体间化学健的强度,使咖啡碱游离出来溶于超临界CO2之中24。又如在益母草总生物碱的提取研究中,葛发欢25等采用常规方法提取时总生物碱的收率仅为0.20%,纯度为2.67%。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以氯仿为夹带剂,优化工艺条件后,益母草总生物碱收率达1.73%,纯度为26.6%,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最大的优点在于可在近常温条件下提取分离不同极性、不同沸点的化合物,几乎保留药材中所有的有效成分,没有有机溶剂残留。因此,其产品纯度高,收率高,操作简单,节约能源26。 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许多传统技术所没有的快速、高效、低能耗、污染少等优点,而且超临界流体无毒、不易燃、不污染环境。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近常温的条件下提取分离, 有利于热敏性物质和易氧化物质的萃取,而且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产物没有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因此,在化工、医药、香料食品及能源工业等领域都得到工业化应用。4 新型吸附技术 新型吸附技术,如模拟移动床、变压吸附、层析、扩张床等新分离方法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将在工业中发挥较大的作用。4.1 变压吸附 固体吸附剂对不同的气体组分具有一定的吸附选择性且平衡吸附量随组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