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34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301001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3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3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3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3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3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3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6-2017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钱氏家训家庭载:“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 粟。”这反映出古代家族A. 具有广结善缘的行举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行善济世的乡风礼俗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 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 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A 指出嫡长子继承制

2、的弊端B 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 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3春秋战国时期的“士” ,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 但是后来, 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 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 拘泥经典, 在政治上 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宗法纲常的束缚C 专制制度的强化 D 科举制度的僵化4隋唐时期,侍御史是主管监察的官员。隋朝侍御史“始自吏部选用,不由台主”,唐初侍御史“皆吏部与台长官、宰相议定,然后依选例补奏,其内诏别拜,不在其限”。这表明隋唐时期A. 监察官员由监察主管部门独立

3、任免B .监察官员独立行使监察权C.行政部门参与监察官员的任免工作D .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部门5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 一般都以“臣等昧死” “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A.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B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C.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D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6南北朝时期,南朝君主面对强大的地方豪强势力,一方面派皇家子弟到地方出任各州的 牢事行政长官刺史;另一方面又派出身低微、品级低下的官员到地方各州出任典签。典签职微权重, “一州之事,悉以委之”,州镇要事须典签批准方能实行, “诸州闻有典 签,不闻有刺史”。上

4、述史实表明南朝A. 皇室贵族势力下降B. 地方权力收归中央C. 中央集权衰落D. 庶族地主政治地位提升7唐代长安东西两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大衣行、秤行、鼓行、铁行等;而 当时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中,同类商品也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由此可见当时 A. 商品销售的专业化 B. 城市经济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手工业生产分工细 D. 城市经济活动不受官府限制8“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 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 隙也。”据此推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A. 有效贯彻海禁政策B. 打击

5、边疆走私活动C. 增加政府外贸收入D.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9魏略?西戎传载: “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 竺,教胡浮屠属弟子。 ”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出函谷关, 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 ”“老子化胡说”客观上A.表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B证明了佛教思想来源于道家学说C.有利于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D.感应了三教合流的社会发展趋势10宣和(宋徽宗年号)画谱?墨竹叙论说:“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 ”这说明此类画作A.注重规范法度B.彰显文人意境C.

6、突出生活实用D.描绘民间风情11 .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令人撰成五经定本 五经正义 ,使得“经有 定本,疏有正义” 。这说明唐太宗注重.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A .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C .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D .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12.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 (谐音“回乡” )和萝卜干 (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买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C. 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D. 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13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

7、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 “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 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 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 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14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 “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 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B 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C. 强调“仁”和“仁政”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15 1917 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 在目前

8、的情况下, 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 这不是我们的事业, 我们没 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A. 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 实行的土地法令C. 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提出的四月提纲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对其加以控制。以摆脱国际棍乱局面,使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 的”。这一认识A. 引发联合国势力的扩张B. 促进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使不结盟运动得以创建D. 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7.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

9、中国;同样,美 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 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 美国、中国 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 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B.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C.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D.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1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A. 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B.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 为现实服务的思想C. 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 是成熟

10、的成文法 D. 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的利益, 反对奴隶 制 19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 9 条规定,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 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该法令说明古罗马A.利用法律调节公民之间纠纷B通过法律维护公民私有财产C.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市容市貌D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20.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A 批判精神 B 自由观念 C

11、 政治主张 D 公民意识二、材料题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材料一 孔子认为君子应“群而不党” ,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 “君子不党成为士大夫政 治的重要标识。韩非子说: “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 ” 他认为山东六国之所以衰弱, 就是因为君主过于放纵臣下之间的互相结党营私, 那些群臣朋 党往往隐匿正道, 追求私利, 最终为祸国家。 对于朋党之论, 是士大夫政治博弈的重要砝码, 对于朝政局面有重大影响。 可以说, 朋党在专制体制的背景下出现, 因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而背负恶名和厄运, 如此深陷于专制体制之中的朋党, 自然不可能轻易地转换为与民主体

12、制 密切相关的现代政党。摘编自浅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现象等 材料二 传统中国从朋党到政党的转变出现是在20世纪初,正是由于立宪运动的刺激和训练,新知识分子群、官僚、士绅、商人群体、普通民众等才有可能联合起来、组织起来,才 意识到必须以政治组织的方式来参与政治, 以前官僚精英间狭小的政治联合的手段朋党 才有可能向政党转变。 正是宪政制度与政党创生的密切相关性, 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糸之争才 有可能扩展成为全国性的政治组织, 以致最终建立政党。 这也表明晚清整个社会的宪政追求 正是政党组织生成的强大助力。摘编自岑树海从朋党、会党到政党的嬗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韩非子朋党观的差异。(

13、4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朋党与近代政党的主要区别,并分析 促进近代“朋党”向政党转变的原因。 (10 分)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材料一 1932 年 l 月 7 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所谓的“史汀生主义” ,它规定,凡有损中国独 立和领土完整、违背“门户开放”政策的条约,凡使用违反巴黎公约的手段而造成的条 约,美国一概不承认。 这一规定几乎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因为日本军队只对优势力量起反应, 而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得可以勇敢地与在远东的日本相对抗。此外, 所有西方政府都为紧迫的国内问题所烦扰。一一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些陆军医院都非常简陋, 不

14、卫生, 完全谈不上舒适。 伤兵们就穿着他们肮脏的烂 军衣躺在硬邦邦的木板上, 有的就只能在地上躺着。 被单是稀有的珍品, 蚊帐在夏秋季应该 是必需品,但几乎没有。食物也非常差。有许多地方,米不多是唯一可食的东西。伤兵每人 每天有两角钱的给养, 完全可以买来一些较好的食物, 而且有些医院确实这样做了, 可是更 多的医院都在想方设法克扣这两角钱。 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 连足够暖和的毛毯或睡褥也没 有。【英】弗雷达 ?阿特丽扬子前线 (外国人看中国抗战系列)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史汀生主义”提出的相关中国和世界历史背景各是什 么? ( 4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2)据材料二

15、, 概括弗雷达 ?阿特丽眼中的中国的抗战有何特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 (6 分)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 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 领贴开张”。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 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 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 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成为这一时期 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樊树志晚明史材料二 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 成化之前, 世间无刻本时文。 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 (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以后形成风气,甚 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 “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