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我的母亲练习2含解析冀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330033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我的母亲练习2含解析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我的母亲练习2含解析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我的母亲练习2含解析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我的母亲练习2含解析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我的母亲练习2含解析冀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母亲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查氏(zh)憧憧(tng)瞥见(pi)B.蹑手(ni)面颊(ji)呜咽(yn)C.女红(hng)妹仔(zi)缝纫(rn)D.元宵(xio)鞋袜(w)幼稚(zh)解析:A项,“憧”应读“chng”;B项,“咽”应读“y”;C项,“红”应读“gng”。答案:D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热泪盈眶无缘无故娓娓动听B.笑容满面莫明其妙愁眉不展C.活泼欢悦循循善诱饮泣吞声D.万籁俱寂辗转反侧断断续续解析:B项,“莫明其妙”应为“莫名其妙”。答案:B3填空。本文作者是,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是一位杰出的、和出版家。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

2、安。他一生创办了六刊一报,曾三次流亡、一次入狱,但他始终站在大众立场上宣传抗日救国,矢志不移。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本题需要注意“邹韬奋”三个字的书写。答案:邹韬奋新闻记者政论家社会活动家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说明妇女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B.到年底,父亲“清算”“我”的功课,如发现问题就用竹板教训“我”,这一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这种教育方法,应该批判。C.母亲看到父亲因“我”不好好读书而打“我”时,在一旁说“打得好”可见她完全站在父亲一边,帮父亲教训“我”。D.“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勤劳、能干的封建妇

3、女。解析:C项,抓住“完全”一词理解该选项。答案:C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我在七八岁时,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zhng)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

4、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的意料,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qin ji),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5根据文中给出的拼音写出正确的字。6根据课文的内容,解释下列词语。(1)万籁俱寂

5、:(2)辗转反侧:7文末“不敢对母亲说出句”的原因是:_8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这时万籁俱寂”却又说“只听得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由此我们可想到王维的哪一句诗?9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本段内容。答案:5.解析:此题考查汉字的书写。做这样的题要注意平时对形近字的准确书写。如,“帐”与“账”,“歉”与“谦”“歉”等的区别。可以从字义上区别掌握。答案:帐歉疚6.解析:解释词语不能望文生义。参考答案:(1)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2)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睡不着。7.解析:体会对母亲的爱。参考答案: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8

6、.解析: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参考答案:不矛盾,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9.解析:抓住主要事件。参考答案:母亲深夜为“我”做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

7、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10找出文中母亲是严师的例子,是

8、慈母的例子,并各用一句话概括。11文中画线句子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12“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13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用原句回答。)14试论作者母亲教子的方式。答案:10.解析:细读文章中内容筛选相关信息。此题可抓住两件典型事。参考答案:(1)因为说轻薄话,母亲重责“我”。(2)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11.解析:由“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这句话可知。参考答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处罚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12.解析:由下文的事例“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即可明白。参考答案:为下文埋下伏笔

9、。13.解析:认真阅读筛选信息。参考答案:“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14.解析:抓住主要事件分析。参考答案:母亲教子严格,有时过于严厉。由于旧式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作者母亲深感教子责任重大,更兼丈夫去世后,孩子是她精神寄托的全部。(看法可见仁见智。)二、语言运用15请写出我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是解析:表达出对母亲的爱即可。答案示例:你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三、拓展延伸16仔细阅读,请你为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填写内容。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母亲的汗水和眼泪,;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