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328713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2016-06-09 03:3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对策建议】作者:姜习权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一方面,国有企业 与地方政府共处一域、共荣共生;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 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职能,决定了其相对自主 的生产经营方式。近些年来,随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活动负外部性问题 的日益凸显以及利润流向上的去地方化,客观上出现了以“利益补偿” 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迫 在眉睫。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国有企业的发展 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有机

2、结合起来,把国有企业的命运同地方人民的福 祉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把国有企业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推进企地和谐发 展的动力。强化企地协调发展的理念认同。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以协调发展理念 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来统筹企地关系。要在充分尊重企地协调发展规 律的前提下,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推进企地和谐关系的构建。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利益和地方利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寻找企地协调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惠及地方 建设的企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企地互相理解、支持的共赢局面。深化企地文化的深度融合。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 畅通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渠道,推进企业文

3、化与地方文化 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国有企业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地方文化,把优秀 的地方文化吸收进来,塑造既能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征、又能主导企业 发展的企业文化综合体。通过文化上的深度融合,增强企业适应地方发 展环境的能力,加快企地和谐关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用先进的企业文 化影响地方人民群众,以文化活动为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文化的潜移 默化、持久深远的功能,切实增进地方人民群众对国有企业文化的了解、 接受和认同,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文化在地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推动企 地和谐关系的发展。营造共荣共生的发展格局。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要做好 企业反哺地方的工作。一方面,要发挥国有企业资本和技术优势,

4、最大 限度减少和降低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性。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严格按照新发 展理念要求,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国有 企业发展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导和规范企业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 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 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广泛参与地方社会建设事业,把企业的辅助 性业务向地方倾斜,有效促进地方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切实增进地方 人民的福祉。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地方交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 设及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地方社会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渐形成

5、企地“一盘棋”、群众“一家亲”的共荣共生发展格局。构建高效常态的企地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新型企地发展关系根本上 要靠制度保障、靠机制维系,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企地协调发展的制度环 境和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积 极作用,寻求国有企业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最佳契合点,畅通企地双方的 协调渠道,搭建国有企业与地方各社会团体、非公企业以及人民群众之 间对话交流的平台和沟通协调的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打 造国有企业和地方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理念、制度、 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有效配合与协同推进。要在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 下,发挥理念认同和文化融合的合力作用,不断完善企地协调发展的体 制机制,动态建构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从而实现推动国有企业发 展、增进地方人民福祉的目标。【光明日报2016年6月9日理论实践】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