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眼针疗法讲稿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33KB
约7页
文档ID:483279921
眼针疗法讲稿_第1页
1/7

彭静山眼针疗法第一章 眼针疗法的理论根据1. 王肯堂《证治准绳》,见《目门》卷七,引有华佗的一段话,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 发经过深入钻研,终于总结出“以目代耳”的“观眼识病”,进而又发展为眼针疗法华元化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 肺、脾、肝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 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难内之何脏腑受病也......”第一节王肯堂论五轮八廓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对五轮八廓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一、 五轮“五轮,金之精腾结而为气轮,木之精腾结而为风轮,火之精腾结而为血轮,土之精腾 结而为肉轮,水之精腾结而为水轮1) 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于肺,西方庚辛申酉之令,肺主气,故日气轮金为 五行之至坚,故白睛独坚于四轮;肺为华盖,部位至高,主气之升降少有怫郁,诸病生焉 血随气行,气若怫郁则火胜而血滞;火胜而血滞则病变不测火魁金,金在木外,故气轮先 赤金木而后病及风轮也;金色白,故白泽者顺也2) 风轮者白内青睛是也,内应于肝东方甲乙寅卯、厥阴风水,故日风轮 在时为春,春生万物,色满宇宙,惟目能鉴,故属窍于肝也。

此轮清脆,内包膏汁有涵养瞳 神之功,其色青,故青莹者顺也世人多黄浊者乃湿热之害,惟小儿之色最正,至长食味则 泄其气而色亦易矣3) 血轮者,目两角大小皆是也,内应于心,南方丙丁巳午火,心主血,故日血轮 夫火在目为神光,火衰则有昏瞑之患,火炎则有焚燥之殃虽有两心,而无正轮心君主也, 通于大眦,故大眦赤者实火也心包络为小心,小心为相火也,代君行令,通于小眦,故小 眦赤者虚火也若君主拱默,则相火自然清宁矣火色赤,惟红活为顺也4) 肉轮者,两睥是也,中央戊己辰戌丑未之土脾主肉,故日肉轮脾有两叶,运动磨化水谷外亦两睥,动静相应 开则万用,如阳动之发生;闭则万寂,如阴静之收敛土藏万物而主静,故睥合则万有寂然 而思睡,此脏纳归静之应也土为五行之主,故四轮亦脾所包涵其色黄,得血而润,故黄 泽为顺也5) 神膏者,目内包涵膏液,如破则黑稠水出是也此膏由胆中渗润精汁积而成者, 能涵养瞳神,衰则有损膏中一点黑莹是也胆所聚之精华,唯此一点,烛照鉴视,空阔无 穷者,是曰水轮内应于肾,北方壬癸亥子水也其妙在三,胆汁、肾气、心神也五轮之 中,四轮不鉴,唯瞳神乃照物者二、 八廓“八廓应乎八卦,脉络经纬于脑,贯通脏腑,以达血气,往来以滋于目。

廓如城郭然, 各有行路往来,而匡廓卫御之意也1) 乾居西北,络通大肠之腑,脏属肺,肺与大肠相为阴阳,上连清纯,下输糟粕, 为传送之官,故曰传导廓;(2) 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于肾,肾与膀胱相为阴阳,主水之化源,以输津液,故曰津液廓;(3) 艮位东北,络通上焦之腑,脏配命门,命门与上焦相为阴阳,分输百脉,故曰会 阴廓;(4) 震正东方,络通胆腑,脏属于肝,肝胆相为阴阳,皆主清净,不受浊秽,故曰清 净廓;(5) 巽位东南,络通中焦之腑,脏属肝络,肝与中焦相为阴阳,肝络通血,以滋养中 焦,分气以化生,故曰养化廓;(6) 离正南方,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心与小肠相为脏腑,为谓阳受盛之胞,故 曰胞阳廓7) 坤位西南,络通胃之腑,腑属于脾,脾胃相为脏腑,主纳水谷以养生,故曰水谷 廓8) 兑正西方,络通下焦之腑,脏配肾络,肾与下焦,相为脏腑,关主阴精化生之源, 故曰关泉廓3. 脏腑分布规律脏腑相配,内经已有定法,而三焦分配肝肾者,此目之精法也盖目专窍于肝而主于肾, 故有二络之分配焉左目属阳,阳道顺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顺行右目属阴,阴道逆 行,故廓之经位法象亦以逆行,察乎二目两眦之分则照然可见阴阳顺逆之道矣。

第二节眼区的划分一、用八卦划区华佗说:“目形类丸……有大络六、中络八……,包括五脏六腑、心包和命门,三焦又 分为上焦、中焦、下焦,去掉,命门、心包,共计13个部位,在小小眼睛里容纳了13个部位, 利用八廓是很适宜的而八廓来源于八卦,于是就用后天八卦划分眼睛八区一般对方向的 称呼习惯上叫做前后左右,前为阳,左为阳,就先划分左眼为了使用方便,将乾、坎、 艮、震、巽、离、坤、兑改用l、2、3、4、5、6、7、8代表一)具体方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做该水平线之 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将眼区分成个象限再将每个象限分两个相等区,即8 个象限,区域相等,此8个相等区就是8个经区划区时,人仰卧头向北、脚向南左眼的西北方恰当乾卦,正北为坎,东北为艮,正东 为震,东南为巽,正南为离,西南为坤,正西为兑与脏腑的关系,乾属金,肺与大肠属金; 金生水,坎为水,肾、膀胱属水;水生木,正东方肝、胆属木,木生火,正南方心、小肠属 火;火生土,西南方坤为地,脾、胃属土东北艮为山,山是高峰,画为上焦;东南巽为风, 画为中焦;正西兑为泽,画为下焦去掉命门,因为命门不属于脏腑,心包附属于心,均无 位置。

扩大了三焦的分布对眼针治疗起到内外相应的作用左眼的八区如图2—3用后天八卦划分了左眼八区右眼是根据左眼的分区,将图纸向右水平翻转,作为右眼 的划区定穴如图2—5分区通联脏腑记忆口诀: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艮三上焦,震四肝胆藏,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坤七脾 和胃,兑八下焦乡第三节络脉的形色白睛络脉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一) 络脉的形状络脉的出现有七种形状:①根部粗大;②曲张或怒张;③延伸;④分岔较多;⑤隆起一 条;⑥模糊一小片;⑦垂露分别叙述如下1. 根部粗大 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渐向前逐渐变细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2. 曲张或怒张 络络脉出现曲张,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张.以至于怒张为病势较 重3. 延伸 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例如附图为左眼肾区向下焦 延伸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由肾病传入下焦;二为此种下焦的疾病(例如腰腿疼痛,生殖、 泌尿系统疾病)是由肾经而起,病源在肾此病例,络脉虽由肾区向下焦延伸,但其根部赤 脉较浓,是说虽传入下焦而肾病未愈反之如由肾区向下焦延伸,其肾区根部形色俱淡,是 说病已传入下焦,但肾经的疾病已渐减轻其他各经,依此类推4. 分岔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

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 易变化5. 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观眼识病,因巩膜与结膜的络脉深浅不同,五脏的病多出 现于深层,好像络脉在玻璃板下面六腑的病多在上层,似在玻璃板的上面图片均表示病 在于胃区6. 模糊一小片此种络脉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往往出现之7. 垂露 写毛笔字讲“悬针”,“垂露”白睛络脉下端象垂着一颗露水珠似的如见 于胃肠,多属虫积见于其他经,多属郁症二) 络脉的颜色白睛上络脉的色泽,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 程长短,寒热虚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1. 鲜红络脉鲜红,为新发病属于实热,病势正在发展2. 紫红络脉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3. 深红络脉深红,主于热病而病势加重4. 红中带黑络脉红中带黑,主于热病入里此图在上焦之间,病人多确神昏檐语5. 红中带黄 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 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现象6. 络脉淡黄 望面色隐隐微黄是胃气旺盛为疾病将愈的面色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 亦为病势将愈的现象7•络脉浅淡 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 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淡。

8. 络脉暗灰 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症状早已痊愈,但经络在白睛上的痕 迹永不消失,其颜色是暗灰的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三) 观察方法医生洗净双手,先看左眼,后看右眼让病人放松眼皮,用拇指、示指扒开,让病人 眼球向鼻梁方向转,由1区可以看到6区,然后再让病人眼球向外眦方向转,则由6区可以看 到8区对哪一经区出现络脉.需要仔细看两眼看完,只须一两分钟病人无任何痛苦, 检视也颇方便偶然也会遇到病人眼睑发硬不易扒开,但为少数中风初起的病人,眼睑发硬,眼球不会转动;神智不清、狂躁不安的病人都不能看眼,诊脉 也很困难应备有印好眼区的“观眼识病记录图”随看随即画在图上,便于分析对这种检查方法 熟练后,不用记录图,可直接写在病志上第四节眼针疗法(一) 眼针的穴位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 一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穴,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 十三穴”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mm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 区两穴的就更小了,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 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二) 取穴原则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眼针疗法取穴有三种1. 循经取穴 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疾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 几个经区2. 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取穴,即确诊疾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 取几个经区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3. 病位取穴 按上、中、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中、下哪个区例 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病,胀满,胁痛等针中焦区;脐水平以下, 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三) 眶内眶外的刺法1. 由眶内移封眶外2. 距眼眶2mm向眶内针刺因为眼针疗法是前所未有,从临床探索而创造的,无参考材料,只靠实践最初是针 眶内,虽然有效但往往引起针后出血体针出血是常有的事情,用棉球一擦就可以解决但 眼区不同于其他部位,血未流出而瘀积在球结膜下引起眼球赤红或肿胀,数日乃至十余日才 能恢复以后想出一个方法,针刺之前,先用纱布冷敷使眼球的血管收缩然后针刺,这样行 针,出血的事故减少了,但不能完全没有以后把穴位移封眶外,出血的事故大大减少,但 眶下四穴,如果刺着眼睑皮下的血管往往引起眼皮青紫。

经研究发现用针不合适是造成出血 的主要原因四) 选针在眼睛上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细且短经过实验多种针最后比较,以29号直径O. 34mm、长15mm即0.5寸的不锈钢针最为合适从此就用这种针作为标准的眼针针具五) 练针在《针灸秘验》各种刺法的锻炼里讲到用“水面练针”4个步骤那是一般针刺通常叫 做体针的练针法针刺眼睛,唯一条件就是要使病人的眼睛不受损伤,这必须有一套新的练 针方法一般针灸医生起码要两个条件,第一眼不花,第二手不颤,使用眼针更要具备这两个 基本条件练针方法:用空的圆形或四方形盒子,不要盒盖,糊上一层国产的厚点的白纸(太光滑 的不适用),纸上画好眼图,和人的眼睛大小相仿,线条清晰,一个像人睁着眼睛一样, 另一个闭着眼睛,前者练眶外进针,后者练眶内进针把练针盒放在与眼睛同高的地方,要 稳定不动摇在眼图上点上小米粒大的13个眼穴点另外,再在眼图外四周稍远地方随便点 上小米粒样大小的黑点眼针的持针方法只用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使针尖向前和手指同一方向然后一手按住 练针盒,一手针刺黑点,每日刺1 000下,练到针剌黑点丝毫不差的程度,然后再刺眼图上 的眼穴,直刺、斜刺,沿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