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327841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院 (部):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 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 级: 电本0705姓 名: 季田田学 号: 2007082315指导教师: 李全民 曹丽霞完成日期: 2011年6月5日目 录摘 要 VABSTRACT VI1前 言 - 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 1 -1.2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 2 -1.3调研综述 - 2 -1.3.1目前国内、国外该项目的研究状况 - 2 -1.3.2目前项目的发展趋势 - 3 -1.4主要研究内容 - 3 -2 基于CAN总线的系统结构 - 4 -2.1 CAN技术简介 - 4 -2.2基于CAN总线的控制

2、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5 -2.3 CAN总线系统的通信方式 - 5 -2.4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 6 -2.5 CAN总线报文格式与类型 - 7 -2.5.1 数据帧 - 7 -2.5.2.远程帧 - 8 -2.5.3 出错帧 - 8 -2.5.4超载帧 - 8 -2.5.5 错误检测 - 9 -2.6 本系统结构及特点 - 9 -3智能照明系统的硬件设计 - 12 -3.1 系统简介 - 12 -3.2 CAN通信接口模块的设计 - 12 -3.2.1 芯片介绍 - 12 -3.2.2 SJA1000工作原理 - 14 -3.2.3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

3、 15 -3.2.4采用MAX232芯片接口机与单片机的连接 - 16 -3.3控制面板模块的设计 - 16 -3.3.1 74HC164芯片说明 - 17 -3.3.2显示部分设计 - 18 -3.3.3键盘部分设计 - 19 -3.3.4基于74HC164的中断串行键盘硬件设计 - 20 -3.3.5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识别方法 - 21 -3.4智能继电器模块 - 21 -3.4.1电压-频率变换器LM331的介绍 - 21 -3.4.2继电器模块基本原理结构 - 23 -3.4.3整流模块设计 - 23 -3.4.4 V/F转换器LM331模块 - 24 -3.4.5光电耦合器6N137

4、- 25 -3.4.6单片机AT89C51模块 - 25 -3.5传感器模块 - 27 -3.5.1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7 -3.5.2芯片介绍 - 28 -3.5.3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 30 -3.5.4照度传感器的设计 - 31 -3.5.5 A/D转换部分 - 32 -3.6调光模块 - 34 -3.6.1电子镇流器调光功能的主要实现方法 - 34 -3.6.2基于IR2159的荧光灯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电路设计 - 35 -3.6.3基于IR21592的调光电子镇流器 - 37 -3.7远程控制模块 - 38 -3.7.1芯片介绍 - 38 -3.7.2 工作原理 - 40

5、-3.8看门狗电路 - 42 -3.8.1 X5045芯片引脚及功能介绍 - 43 -3.8.2 看门狗电路的工作原理 - 44 -3.8.3基于X5045的复位电路硬件设计 - 44 -3.9 小结 - 44 -4.智能照明系统的软件电路设计 - 45 -4.1 CAN通信接口模块软件设计 - 45 -4.2控制面板模块软件设计 - 47 -4.3智能继电器模块软件设计 - 49 -4.5调光模块软件设计 - 51 -4.6 小结 - 52 -5 结 论 - 53 -5.1主要结论 - 53 -5.2不足与展望 - 53 -谢 辞 - 55 -参考文献 - 56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

6、设计也向着更舒适、安全和节省能源的方向发展。智能照明系统充分利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建筑物内的各种照明器具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智能照明系统正是智能家居的趋势之一。针对传统照明系统布线麻烦、节能效果差等缺点,我们设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系统中的智能灯光节点能够根据外界光强自适应调整自身灯光亮度,周期性采集室内光强、有无人进出等环境信息,并及时响应用户的控制命令。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调光系统及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CAN总线技术的应用,系统网络设计、智能继电器、控制面板、传感器和红外遥控技术,并描述了智能调光系统的主要应用。关键词:CA

7、N总线;智能继电器;智能调光;红外遥控Design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Lighting-Control SystemABSTRACTAlong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the design of building towards a more comfortable, safe and energy-saving direction .To achiev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make full use of

8、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o a variety of lighting fixtures within the building together organically.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is just the trends of intelligent home. W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s . based on CAN bus technolog

9、y ,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it trouble for wiring, and poor energy efficiency drawback in traditional lighting system. Intelligent node in the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can according to outside light levels adaptive adjustment its light intensity, collected indoor light intensity periodically, te

10、sting if there has people in or out and timely response to user control command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light system and key techniques in the process, including the CAN-bus technology, the design of network system intelligent relays, control panels, sensors and infrared rem

11、ot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describes the major intelligent light system application.Key Words: CAN bus; intelligent relay; intelligent light;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1前 言1.1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控制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建筑中的楼宇自控设备和不同功能的系统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但无论何种建筑, 也不论该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有多高, 照明控制一直在其楼宇自控系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照明用电占建筑用电的20%-30%

12、,该项目是一种基于单片机89C51和CAN总线的智能照明系统硬、软件设计。该系统可根据对光强度的不同需求,均匀调节环境内光照强度, 实现室内照明的人性化、个性化。 传统的控制方法是将被控制的设备用连线引入控制室, 这样不仅造成电力电缆铺设过多, 增加了投资成本, 而且还大大增加了灯回路的辐射干扰, 对空间电磁环境造成了污染。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为现代化建筑楼宇照明提供了新途径微机型灯光控制系统。它采用网络控制技术,使得照明灯的电力线路可以不再经过控制室,而直接引入顶棚或马道。这种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方便地控制灯光的亮度, 还减少了电力线路及相应设施投资,减少了灯回路的辐射干扰,而且可以使灯回路采用母线

13、方式布线,线路规整,便于安装维修。但在目前使用的微机型灯光控制系统中,由于网络通信大多采用RS-232、RS-485、20mA 电流环等通信方式1,因而普遍存在通信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慢、误码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2。CAN 总线是现场总线的一种,具有通信速率高、开放性好、报文短、纠错能力强以及控制简单、扩展能力强、系统成本低等技术特点和一系列优点。CAN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PS。其特点有:(1)CAN总线通信接口集成了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可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包括位填充、数据块编码、循环冗余检验、优先级判别等工作。(

14、2)CAN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CAN协议采用CRC检验并可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3)CAN总线采用了多主竞争式总线结构,具有多主站运行和分散仲裁的串行总线以及广播通信的特点。CAN总线的微机灯光控制系统就是采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3,构成全分散式微机灯光控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微机型灯光控制系统的不足。CAN总线所需的完善的通信协议4可由CAN控制器芯片和接口芯片实现, 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开发难度、组成成本, 缩短了开发周期。该系统投资少、功能强、可靠性高、便于扩展, 特别适合大型的智能办公大厦对灯光设备的控制需要。在市

15、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1.2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该课题的关键技术是CAN总线技术。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CAN总线控制器可工作于多种方式,并采用无损结构逐位仲裁竞争方式向总线发布数据( 它废除了站地址编码,代之以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这可使不同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使CAN 总线构成的网络测控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更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其次,CAN总线通过CAN控制器接口芯片PAC82C250 的2个输出端CANH 和CANL 与物理总线相连( 当系统有错误出现多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时,系统将不会出现总线短路,损坏某些节点的问题,而且CAN 节点在错误严重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功能,保证不会出现RS485网络中因个别节点出现问题,使得总线处于“ 死锁” 状态。难点在于采用CAN总线技术组网,连接各种类型的照明控制装置,来实现能量管理,实现照明的定时控制和按需求控制等功能。1.3调研综述1.3.1目前国内、国外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