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27724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77人,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他们掌握环保的有关知识,通过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做环保的小主人。教学总目标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

2、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与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第1课 天气与节气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2. 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3. 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1. 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2. 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

3、视频教学过程 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二、 开动脑筋,认识天气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三、 畅所欲言, 交流气谚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四、 探究园地,学习预

4、报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容?2.汇报交流。(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3.尝试播报天气。出示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先组练习,再推荐播报。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多媒体展示: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3)

5、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国外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五、 齐心协力,知晓节气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1.什么是节气?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那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知晓节气的来历: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每15度为一个节气,便有了二十四节气。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含义。(1

6、) 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3)学生尝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教师补充引导。六、 走出校园,观察记录1. 选择一种在下雨前后有反应的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并写出观察记录。2. 搜集积累相关农谚。课后反思:第2课 我是地球小公民教学目标:1、 懂得地球上生物之间息息相关,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2、 明确地球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以与产生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3、 明确作为小公民应怎样去做。教学重点:弄清地球产生的变化以与发生变化的原因,明确作为小公民的职责。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地球是个大家园,我们不孤单,有许多的朋友,植物、动物我们都是地

7、球的主人。二、 探究园地(一) 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生物资源作食品,水资源作气候调节,大气作能源释放,矿物作能源物资,星球固体表面做活动场地,森林草原作栖息地,沙漠戈壁作考场明确地球的慷慨无私。(二) 感受人类的自私1、 地球的变化2、 变化的原因三、 齐心协力,保护地球:如何爱护地球,保护家园?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讨论,完成书上的表格。四、 走出校园,亲身实践1、阅读小资料世界地球日2、制定一个方案,组织一次宣传活动,呼吁大家爱护动植物,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教学反思:第3课 夜晚的星星哪儿去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的种类以与危害。2、 明白如何有效地防治光污染,

8、课下调查避免光污染的措施。教学重点: 光污染的种类、危害以与防治措施。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夜晚,城市与乡村的星空有什么不同?二、 明确光污染的类型。 (一)光污染的种类1、 白亮污染2、 人工白昼污染3、 彩光污染(三) 列举相关例子,让学生弄清分别是哪种污染。三、 明确光污染的危害1、 导致能源浪费2、 对人的心理产生破坏。3、 对人的生理产生破坏。4、 引发交通安全问题。四、 避免光污染的措施。 第4课 避免电磁辐射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2、 知道一些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教学重点:电磁辐射的危害以与措施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

9、入现代生活中有许多电磁辐射,只要有电子、电气设备,就会有一种杀手电磁辐射。二、 电磁辐射的危害1、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器会产生电磁辐射?2、电磁辐射有哪些危害?(1)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值。(2)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3)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能力。三、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1、学生试着填写下表2、教师提出一些建议:(1)电器避免扎堆。(2)按照指示规操作。(3)电器不要放在卧室里。(4)避免长时间操作,每小时离开一次。(5)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第5课 不容忽视的热污染教学目标:1、 了解

10、什么是热污染,热污染的危害。2、 了解防治热污染的方法。3、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新加坡采取了哪些防治热污染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热污染的危害以与防治热污染的措施。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走出闹市区,来到乡村什么感觉?从乡村返回城市,什么感觉?为什么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呢?二、 明确什么是热污染以与危害。1、 为什么城市的气温比郊区低呢?城市热岛效应:2、 热污染:3、 热污染的危害(1) 污染水体(2) 污染大气(3) 间接引发疾病。(4) 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三、 防治热污染的措施(一)防治措施1废热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工业的余热,是减少热污染的最主要措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种类繁

11、多,有高温烟气余热、高温产品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和废气废水余热等。这些余热都是可以利用的二次能源。我国每年可利用的工业余热相当于5000万吨标煤的发热量。在冶金、发电、化工、建材等行业,通过热交换器利用余热来预热空气、原燃料、干燥产品、生产蒸气、供应热水等。此外还可以调节水田水温,调节港口水温以防止冻结。对于冷却介质余热的利用方面主要是电厂和水泥厂等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改进冷却方式,减少冷却水排放。对于压力高、温度高的废气,要通过气轮机等动力机械直接将热能转为机械能。2加强隔热保温,防止热损失在工业生产中,有些窑体要加强保温、隔热措施,以降低热损失,如水泥窑筒体用硅酸铝毡、珍珠岩等高效保温材料,既

12、减少热散失,又降低水泥熟料热耗。3寻找新能源利用水能、风能、地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即解决了污染物,又是防止和减少热污染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太阳能的利用上,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我的建议学生提出建议四、新加坡在防治城市热岛效应方面采取的措施:绿化环境。 第6课 化学农药的功与过教学目标:1、 明白化学农药的功与过,辩证看待问题。2、 明白过量使用农药的危害。3、 知道什么是生物防治。4、 对使用农药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写出调查报告。教学重点:明确化学农药的功与过,知道生物防治的方法,会写调查报告。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农药的发明保证了农业的增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二、 开动脑筋想问题:1、 遇到病虫害怎么办?2、 为什么瓜果要洗净?三、 畅所欲言化学农药功与过。1、 化学农药的功劳:2、 化学农药的危害:A、 对害虫的天敌也有伤害作用,破坏自然界的平衡。B、 长期使用,害虫产生抗药性,使用量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C、 土壤环境遭受污染。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