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327479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号: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项目名称: 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类别: 科 研 技术领域: 生 物 技 术起止时间: 2002 年 7 月 至 2006 年 12 月 申报单位: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政府技术依托(协作)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主管部门: 济南市历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申报日期 2002 年7 月20日填 表 说 明1.技术领域系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能源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其它技术领域。2.计划类别系指科研、中试、新产品。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是为项目申报单位申报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文字依据,要求研究内容、技术

2、关键、技术经济指标突出、明确。4.所列各项栏目务必认真填写,文字叙述和数据都应确切、可靠。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无此项内容时填“无”。5.科技三项经费使用范围为项目实施所必须的劳务费、原材料费、燃料动力费、设备购置及使用费,专用业务费、管理费、鉴定验收、论证费等。6.产品名称要填写准确,应与产品鉴定和产品销售名称一致。7.单位性质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填写。8.项目投资概算应如实填写。9.参加项目的科技人员情况应根据每人贡献大小安顺序排列。10.申报书的填报要求字迹清晰、符号准确、易于辨认,尽量打印上报。11.同一项目不得同时在市科委多处同时申报,否则,不

3、予立项。(一)申报单位概况:技 术 领 域生物技术填报日期2001年10月20日项目名称(20个汉字)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承担单位概况名称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政府单位性质地址历城区柳埠镇主管部门历城区政府负责人电话2843022邮政编码250113开户银行银行 支行(区办) 分理处职工总数人技术人员数人中高级人员数人固定资产定值万元自有流动资金万元上年总产值万元上年销售收入万元上年销售税金万元上年销售利润万元上年净利润万元上年利润留成万元上年创汇万元上年节汇万美元技术性收益万元资产负债率万美元项目技术负责人电 话经营负责人电话技术协作(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负责人刘

4、静姓 名年龄学历(学位)所学专业职称、职务工 作 单 位参加项目的科技人员42本科农学44硕士果树31硕士果树42大专果树(二)项目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及水平分析(应注意资料来源)历城区地处济南市南部,以山区丘陵地为主,宜人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条件造就了极为丰富板栗、核桃等果品资源。据统计,到2000年,该区板栗、核桃面积已达30万亩和20万亩,年产量300万公斤,年收入3000多万元,干果业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国家和地方税收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农村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由于长期的实生繁殖和粗放管理造成目前我国板栗、核桃品种退化,亩产低,结果晚,品质差,经济效

5、益低。随着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目前板栗、核桃的粗放管理和落后的生产手段已不能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所以,推广应用适宜良种,扩大良种的生产规模,提高良种覆盖率,采用有机果品生产技术,提高果实商品性能,满足人民对坚果需求的日益增长已成为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自19世纪50年代起,受栗疫病和墨水病的毁灭性打击,欧洲栗和美洲栗的生产不断衰退。作为中国特产的板栗,以其抗栗疫病、墨水病,品质优良等优点而被世人重视。美国、欧洲等国家相继利用中国板栗的抗病特性通过杂交育种、实生选种等方法选育开发了许多抗病的EATON、SLEEPING GIANT、

6、ORRIN等早熟、果个大、味甜的板栗良种。我国板栗分北方糖炒栗和南方菜用栗两大类型,北方栗主要分布于河北、天津、山东等省,生产的板栗坚果小而整齐,含糖量高,糯性强,果肉香甜,以“天津甘栗”和“泰山明栗”尤为出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以上,出口以日本、韩国为主,年出口量达到70%。南方栗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安徽省等地,生产的板栗果大,含糖量低,果肉偏粳性,以菜用为主,年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20%。在栽培方面,各地普遍推广了良种嫁接、合理配置授粉树、适度密植、深翻改土、合理增施肥水、整形修剪等丰产措施,获得大面积增产效果。在挖掘板栗老资源增产潜力的同时,发展大面积的板栗幼树,基本形成了板栗生产

7、的区域化、规模化、科学化。在良种选育方面,科研生产部门积极开展实生选种、无性系选育、杂交育种、引种及辐射育种,先后选育出一批板栗良种。山东选育出的沂蒙短枝、威丰、莱西大板栗、华丰、泰安市林科所近期选育的泰山板栗优系,河北选育出北峪2号、早丰等,以及引进日本和韩国的丹泽、筑波、银寄等都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对单粒重7.0-8.5g、色泽好、含糖量高、糯性强、适宜加工的北方栗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意大利、美国、日本及国内加工业对单粒重在12.0g以上的北方栗的需求大量增加,因此推广发展适合糖炒及加工的北方栗良种,进行板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是板栗科研

8、和生产的发展趋势。所以加快板栗基地化、良种化、产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核桃是我国重要油料树种,在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核桃曾是我国出口外销的畅销果品,其贸易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2,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做出巨大贡献。自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欧洲等国实现核桃良种化、栽培技术现代化和人们对核桃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核桃出口量仅占世界贸易增量的25%左右,与核桃第一大国地位很不相称。为尽快使我国核桃生产摆脱所面临的低产劣质低效的落后状态,逐步走上良种化、集约化生产的轨道,在70年代各科研教学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不断在良种化生产、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等制约因素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如在嫁接技术方面

9、泰安市林科所试验采用套袋保湿简易嫁接方法其成活率大面积可以达到85% 以上,在良种选育方面由中国林科院、山东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鲁香、清香、鲁丰及引进的维纳、黑核桃等核桃新品种丰产性、抗性及品质优良,适宜大面积开发推广。这些工作为我国核桃良种产业化开发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条件。因此,积极进行“济南市历城区板栗、核桃良种产业开发”不仅能使核桃实现良种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更重要的是辐射带动我国北方核桃良种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核桃生产在较短时间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所以,目前大面积应用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优良品种使其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核桃生产两高一优的发展战略目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

10、大课题和战略任务。美国是世界核桃生产先进国家,其核桃总面积约120万亩,总产量约23万吨(1983年),自50年代开始已基本实现良种化,平均亩产200kg以上,最高亩产达650kg,为我国目前核桃生产水平的十几倍,而我国大部分核桃仍然是实生繁殖,品种退化,改变这一状况的关键是实现良种化栽培。世界各国对核桃生产良种化极为重视,美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均在核桃良种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核桃良种化生产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然已选育出了不少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优良品种,但由于基础条件差,良种繁育和良种化技术手段落后,良种普及进展十分缓慢。因此,积极开展和搞好该项目的研究这将对我国核桃生产的发展

11、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三)项目简要内容(研究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内容,项目产品的技术创新点、工艺路线、应用范围,产业化的可能及达到的技术水平)1.主要研究内容该项目通过引进更换板栗、核桃良种,形成板栗、核桃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各1万亩,增加外贸出口量,推广应用良种及有机果品栽培技术,以建立板栗、核桃良种繁育基地为中心,推广核桃良种嫁接技术以及板栗、核桃丰产优质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为:(1)板栗、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引进国内外现有的板栗、核桃良种进行比较筛选,对已经确认为本区的主栽品种泰山板栗优系、达1-3、沂蒙短枝、丹泽、筑波、银寄等,核桃维纳、清香、鲁香、辽宁1号等进行扩大繁殖,建

12、成核桃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至本项目结束各完成良种采穗圃1000亩,板栗、核桃良种繁育推广示范基地各1万亩。(2)板栗、核桃良种嫁接技术开发:以推广核桃硬枝简易嫁接技术为主,以推广绿枝嫁接、芽接技术为辅,至本项目结束,使新发展核桃幼树良种嫁接率达到80%以上。(3)板栗、核桃丰产优质有机栽培技术示范与开发:深入研究土肥水管理、修剪、病虫生物防治等栽培技术措施对有机坚果生产及丰产性的影响,通过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1万亩,使目前已有的核桃实生园在良种化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管理,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4)板栗、核桃良种化丰产优质有机栽培技术标准的制定:在对核桃良种丰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基础上

13、广泛查阅现有的技术资料总结制定出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的板栗、核桃生产技术标准,为我国板栗和核桃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依据。其中包括建园、苗木、品种、嫁接、修剪、施肥、病虫防治、果品商品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实现标准化、科学化。(5)板栗、核桃产后加工与处理产业化开发:对板栗开展栗实贮藏生理研究及保鲜技术开发,通过新鲜栗实生理生化变化及调控机理,采用气调技术开发新的保鲜贮藏技术。并且进行栗子粉、栗子粥等深加工品的开发试验。对核桃则开展适时采收,果实商品化包装处理,核桃粉、核桃油等的开发研究。最终形成坚果产、供、销、加工一体化服务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2.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用产学研相结

14、合的技术路线,从坚果良种优质丰产的生物学特性入手,对影响板栗、核桃产量、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进行改造,优化栽培技术,在试验、示范基础上,进行大面积良种开发。通过建立项目领导组、课题技术指导组,加强项目的技术培训和行政领导,强化林业推广服务组织建设,调动生产单位及广大果农的积极性。同时增大资金投入,完善开发基地的水利、道路建设,改善果园生产条件。路线为:扩大良种繁育建立大面积良种采穗圃-引进良种并建立筛选试验园-建立坚果良种繁育基地- 辐射推广板栗和核桃良种进行大规模良种开发-对板栗、核桃良种园片实行标准化、科学化综合管理-对坚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增值,形成产业化格局-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3.主要技术关键及预期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关键:(1)板栗栗实贮藏加工:板栗贮藏一直以砂藏为主,湿度不容易掌握,易造成果实腐烂,果实色泽度降低,商品性差,损失巨大。需建成冷库一座,可基本满足项目要求。(2)核桃良种接穗贮藏:以往利用背阴处进行湿沙贮存,由于温度不易控制,芽易萌动,加上河沙摩擦力较大,芽易脱落,造成接穗的大量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建成50吨低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