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6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327410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6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6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6(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大学21春安全心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1. 凡是使人烦恼的、厌烦的、不愉快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 隔声量达到( )分贝以上的民用建筑外窗称为隔声窗A.20B.25C.30D.35参考答案:B3. 从色彩的心理效应角度来讲,暖色调会使人感觉兴奋,从而激发人潜在的心理情感,使人情绪饱满,工作精力充沛冷色调给人以沉静,从而抑制人的情感,使人冷静地思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 )。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 )。A、表象B、意识C、想像D、思维正确答案:D5. 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身体

2、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试验工、电工B、秘书、会计C、画工、摄影师、信号员D、建筑工、矿工、搬运工正确答案:D6.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双层墙若由一层重质墙和一层轻质墙组成,应将轻质墙设置在高噪声一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 安全心理学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安全心理学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

3、门科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 若一隔声罩罩壁的隔声量为20dB,壁面的吸声系数为0.01,则该隔声罩实际的隔声量为( )dBA.0B.10C.20D.-10参考答案:A10. 为了便于计算,一般取( )赫兹时墙的隔声量做为墙的平均隔声量A.500B.1000C.2000D.100参考答案:A11. 从人体机能的一天变化情况及工作日中事故频发大概时间段为( )A.7时10时B.11时14时C.14时17时D.17时19时参考答案:B12. 性格在个体生活中形成,但不存在随着个体生活的改变而变化( )。性格在个体生活中形成,但不存在随着个体生活的改变而变化( )。A、正确B、错误

4、正确答案:B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主要分为4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主要分为4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主要分为4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在隔声设计中,空气的隔声量为( )A.0B.1C.10D.0.2参考答案:A16.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

5、、最近效应正确答案:A17. 性格在个体生活中形成,但不存在随着个体生活的改变而变化。(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8. 多孔吸声材料的厚度增加,材料的吸声性能向低频方向发展,可增加对低频声的吸声效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9. 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 )。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 )。A、理性活动B、情绪活动C、心理过程D、心理现象正确答案:D20. 在实际的生产劳动中,周围环境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心情、工作效率,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的生产劳动中,周围环境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心情、工作效率,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1. 人

6、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人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A、23天、28天、33天B、23天、28天、32天C、22天、24天、33天D、23天、24天、27天正确答案:A22. 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 )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 )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A、黄B、蓝C、绿D、红正确答案:A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主要分为4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4. 人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A.23天、24天、27天B.23天、28天、

7、33天C.22天、24天、33天D.23天、28天、32天参考答案:B25. 声压越小,人耳听起来就越响,反之则越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 对于任何种类的工作,能力低的人总比能力高的人容易发生事故。(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7. 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参考答案:C28. 隔墙的噪声降低量等于墙自身的隔声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9. 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A、213;40%-70%B、213;40%-6

8、0%C、203;40%-70%D、203;40%-60%正确答案:B30. 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A、黄色B、绿色C、红色D、白色正确答案:C31. 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素质就是能力,素质高能力就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2.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需要B.责任C.诱因D.环境参考答案:C33. 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至少大于( )时,才可作为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使用A.0.01B.0.02C.0.2D.0.6参考答案:C34. 家庭是安全的避风港,在实际中,家庭事故(指公共场所的事故)是事故造成的危

9、害最小的( )。家庭是安全的避风港,在实际中,家庭事故(指公共场所的事故)是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小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5. 在实际的生产劳动中,周围环境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心情、工作效率,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6. 声级计的计权网络中,A计权网络是根据( )方等响曲线设计的A.40B.70C.100D.120参考答案:A37. 声压衰减系数与介质粘滞系数、声速、比热等各种因素有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8. 在生产劳动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产劳动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避免情绪的大

10、起大落是非常重要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9. 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参考答案:C40.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迁移B、定势C、原型启发D、原型正确答案:B41. 凡是使人烦恼的、厌烦的、不愉快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2. 响度级变化10方,人耳对声音的感觉响度大约变化二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3.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

11、是( )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参考答案:C44. 心理物理学方法是研究和揭露主观如何反映客观存在的一种手段( )。心理物理学方法是研究和揭露主观如何反映客观存在的一种手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5. 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6.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精神活动B、智力活动C、意识活动D、反射活动正确答案:D47. 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 )。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 )。A、纵向关系B、个人与组织的关系C、个人与团体的关系D、两人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48. 吸声材料按照材质可以分为无机纤维材料、泡沫塑料、有机纤维材料、建筑吸声材料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9.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它是个体社会行为特征,他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活动效果以及事业的成败,受社会的评价,有好坏之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0. 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服错误的是( )。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服错误的是( )。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B、以随意动作为基础C、以固定行为为基础D、与客服困难紧紧相连正确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