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327274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思考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中大 by MR.chao思考题: 考试题型: 名解 2X10 = 20% 填空 1X20 = 20% 单选 1X20 = 20% 论述 5X8= 40%1、哪些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了中医理论的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 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2、金元四大家是谁?各有何特点?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 “寒凉派”。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 “攻邪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补土派”

2、。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述整体观的内容。简述辨证论治的过程及证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功能上 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 机体的生命活动。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 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4、何谓阴阳,阴阳学说的基本特点有那些?何谓阴阳互根?阴阳消长? 阴阳,是中

3、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 的概括。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阴阳互根,又称“阴阳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 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或 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应是长而不偏盛,消而不偏衰。若超过了 这一限度,出现了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是为异常的消长变化。5、人体内阳长阴消要纠正吗?试述之。需要,虽然阴阳拥有自和的能力,

4、拥有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 平衡的能力。在这能力范围内是不需要纠正,但是超过了这个能力范围则人体需要纠正。6、“阳胜则阴病”可用“阴病治阳”吗?为什么? 不能。阴阳偏盛。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 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所以阳盛是不能补之阴,而是要泻之阳。7、何谓五行?试述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的概念及意义。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

5、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8、试以肝为例,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母病及子,指疾病由母脏传于子脏,如先有肝病,不能滋养心,导致心病,就是“母病及子” 的表现。子病犯母,指疾病由子脏传于母脏,如先有心血不足,累及肝脏,导致肝血不足而 成心肝血虚,就属“子病犯母”,或称“子盗母气”。9、何谓藏象?藏象学说有何特点?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

6、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 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10、描述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全身的血均在脉中运行,均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至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人身之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血液 的正常运行。心主神志: 神的含义: 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是指心所主之神志,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心具有主血 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心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心在志为喜。一般说

7、来,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但喜 乐过度则可伤及心神,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心主神志功能过亢(喜笑不止);心主神 功能不及(易悲)。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爪,在窍为舌。肺(华盖、娇藏)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均归属于肺,由肺所主。 肺主一身之气: 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 相结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 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运动即是气和升降出入运 动。肺有

8、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主呼吸之气: 是指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 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着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 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是宣发和布散,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包括三方面作用: 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浊气; 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肃降: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包括

9、三方面作用: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 况下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很好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没有很好的肃降,也必然会 影响正常的宣发。主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即调节。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 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 肺主肃降,不但将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经

10、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故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 输布到全身。肺主治节,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 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是肺的宣发、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肺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脾脾的主要生

11、理功能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分为运化水 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运化水谷: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进行的,但必须依靠脾的运化功能, 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只有依赖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 主升清升是指脾气以上升为主的运动特点。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指水谷精微等营养 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 为健”。升降是脏腑气机的矛盾运动。一方面,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升清和降 浊相对而言;另一方面是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

12、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 置的重要因素。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目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主要机制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 较健全,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脾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肝(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 的重要环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调畅气机二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三调畅情志 主藏血 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肝内必须贮存一定

13、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太过,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 之冲和调达。二是肝的藏血,还有防目出血的重要作用。三是肝的藏血功能,还包含着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 要的作用。四是肝主藏血与调节血量的功能还体现于妇女月经来潮方面。 肝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肾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藏精是指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对精气的闭藏,主要是为精气 在体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影响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功能。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

14、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所藏精气包 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是指出生后,来源于饮食物的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 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肾主水液 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 为重要的调节作用。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 常交换。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

15、功能。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就是肾的 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从理论来说,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于肾。但实际上是 说明了肺的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有赖于肾的纳气作用。因此,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 吸均匀和调。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则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的 表现。肾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11、试述肺主宣发和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 肺主肃降,不但将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经 肾和膀

16、胱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12、试述脾主运化的生理意义。 脾运化功能旺盛,则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养料 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得到充足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13、试述肝主藏血的生理意义。(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5)防止出血14、试述肾精的来源及生理意义。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 俱来,藏于肾中。人出生后,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 天之精”。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15、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心与小肠: (生理上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病理上心火与小肠火可相互传移)。肺与大肠 肺的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