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43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26531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4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4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4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4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4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4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43页)(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部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试卷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60% 多项选择题约20% 判断题约20%考生对象:高起专、专升本考生 考试日期:2018年10月28日下午(14:30-16:30)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称为理想。2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5人们在

2、生活领域内对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指的是生活理想。6人们对来来的职业、工作种类、工作部门以及想要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与追求是职业理想。7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社会政治理想。8信念是以理智为核心的。9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有机融合而成的“合金”。10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是信。11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观点。1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14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政治建设是保证。15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灵魂。16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是条件。17在“五位一

3、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1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9“四个全面”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2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増强“四个自信”。21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的是全面深化改革。2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23党的十九大明确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其目标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是政治建设。24在“四个自信”中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是文化自信。25献身精神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的品质。26创新的关键

4、是人才。27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8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29创新的基础是求真务实。30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是2020年。31所谓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3219世纪中叶,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是马克思。33人的本质属性是指社会属性。34世界观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35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36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指的是人生观。37人生观回答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38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39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就是为人

5、民服务的人生观。40决定人们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的是人生目的。41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42人生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43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主观条件是坚强的意志品质。44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45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或态度。46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7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8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人生态度。49区分无产阶级人生观和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根本标志之一是对

6、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50实现人生价位靠的是人们的实际工作,靠的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51人生观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2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53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54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55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56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57劳动是人生价值的源泉。58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集体。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60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由人生观决定的。6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7、,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6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63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恶。64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不是靠国家强制力来维系。65道德最突出和最主要的功能是调节功能。66道德调节的形式主要是道德评价。67“公义胜私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68道德调节的主体是社会一切成员。69道德的根本是诚。70提出“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是范仲淹。71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求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7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7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7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75,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8、是中华传统美德。76道德建设的核心实质上是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7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7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7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8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81社会主义社会最起码的社会公德是指热爱劳动。8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8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8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8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要解决人们基本行为规范问题的是“八荣八耻”。86社

9、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的概括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8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概括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8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上的概括是爱国、敬业、试信、友善8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境界的精神支柱。9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91.人们在公共空间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称为公共生活。92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9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94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公德。95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纪守法。96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10、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职业道德。97对自己的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是指爱岗敬业。9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奉献社会。99诚实守信是现代人和从业者成功进入社会和职业殿堂的“准入证”。100我国家庭的传统美德的起码要求是尊老爱幼。101婚姻家庭的本质体现是社会属性。102道德修养强调的是自省自律。103道德素质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104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称为个人品德。105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106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中,个人品德是核心要素。107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

11、能坚守道德操守,自觉自愿地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方法称为慎独自律。108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高度的自觉性。109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110虚心学习,积极思考。明善恶,扬善弃恶是道憶修养的学思并重方法。111不断反省自我,及时抑制和克服自身的不良念头及行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省察克治。112自觉地把道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行为统一起来,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个人实际的道德行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知行统一。113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善行或美德,并加以强化巩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积善成德。114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社会各种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冲突和矛盾中自己与自己“

12、打官司”。115下列属于道德修养要求的是要有强烈的动机,自觉自愿地学习、思考和体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116下列对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的正确说法是是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炼的结果。117下列对个人品德的含义的正确表述是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118.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是年老爱幼。119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家风。120在社会公德中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受护公物。121、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12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12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24法律上的权

13、利和义务是由国家制定的。125法律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126.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之。12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之一是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128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自活动。1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包括四个环节。130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法律适用和法律遵守。131.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132公民在近用法律上一律平等。133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134任何公)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135违法行

14、为的客体是指被违法行为所侵害的而为我国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136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是必须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即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137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就是指违法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这种过错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138违法行为的主体,就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139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140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141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142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143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14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先治国。145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14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

15、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47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148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以规范和约東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完行为。149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15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151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152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531982年宪法制定和实施以来,先后五次以修正案的形式进行了修改。154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