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326234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播员国庆优秀征文“电厂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 。这是 #年前我上班后每天都要说的第一句话。那时,我刚刚结束农村插队生涯,随百万知青返城的潮流,没有回到西安,被招工进了电厂。进了电厂,没有分到火热的车间,而是经过领导的反复考察后,被挑选到宣传科广播站工作。工友们笑称我是“王广播”。我心想,学农我是认认真真地学了。学工嘛,在这“科学的春天” 里到工厂去学一门技术, 那多神圣啊! 现在泡汤喽。 你看,这都是广播给闹的。新鲜和好奇过后。领导和师傅无数次的告诫我: “广播站是厂里最重要的宣传阵地, 说大了, 反动分子发动政变或进行破坏活动,都是抢先占领广播阵地, 说小了,厂里的大事小情也都要靠广播,所

2、以,在这个岗位工作,普通话标准,声音好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政治觉悟要高, 责任心要强,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师傅还告诉我:“ #年现场发生的 #.# 着火事故, 就是靠着广播,才得以及时组织起众人开展扑救工作的。 ”广播太重要了, 我暗下定决心, 不敢懈怠, 要尽快完成从知青到合格的“王广播”的角色转变。我工作的阵地广播室有两个。一在厂区,一在福利区。两地 1 相隔 #公里,我整日骑自行车奔波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每天#遍上下班鸣号,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广播宣传科和基层通讯员送来的稿件。那时,高音喇叭遍及厂区和住宅区各角落,全场职工已习惯依赖广播鸣号掌控作息时间,起床

3、号、预备号、上班号、下班号都要精确到秒。处处感到半军事化氛围。为此,我把“电厂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不知私下里念了几万遍。:那个年代,电视是奢侈品,电话也只配备到厂长、总工的办公室。厂里召开中层干部会议等各种通知也都要靠广播来完成。实时播出的稿件稍不留心打一个绊子,都会影响广播在人们心目中的正确性和严肃性。二三十年前由于我的失误发生的事情,至今都记忆犹新。一次,睡梦中的我看错了时间,半夜#点半就鸣放了起床号, 导致许多正在熟睡的职工半夜起了床;一位厂领导按常规起床后, 打开收音机收听每天#:# 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收音机里除了呲啦声什么节目都没有,他才意识到号放错了

4、。不久,同样的差错又犯了一次,时针分针打了个颠倒,#:# 分当成 #: #分提前 #分钟鸣放了预备号,就这样夏季短暂而宝贵的午休时间被我剥夺了, 那次,连班车都将错就错提前发了车。 还有一次, 办公室送来的关于召开中层干部会议的通知忘记开音量开关, 未能传播出去, 导致那次 2 会议许多干部未能参加,厂长大发雷霆。还有一次, 播送一片表扬稿时念错了一个职工的名字,一名职工硬是堵在广播室门口,等我出来后当面更正我的错。 当然,每一次差错都逃不过领导严厉的批评和职工群众负面的议论。 这些经历让我深深的感到, 师傅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广播站的工作还真的来不得半点差错,一丁点失误都会象声音一样被功率放

5、大器扩散并成倍成倍的放大而且无法挽回。粗心大意真害人, 性格粗放的我, 只能更加小心的从事工作。失误引发的教训转化为压力,我开始经常做梦,内容几乎千篇一律,出错和自责。八十年代初, 广播依然是除简报之外最重要的宣传工具。记得,厂里实现了第一个安全生产一百天的那晚, 为了让全厂职工第一时间听到这一好消息,老厂长来到一期厂区行政楼的广播站,数秒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夜晚 #时整,老厂长怀着激动地心情,面对广播亲自向全厂职工报告实现百天安全生产的特大喜讯。八十年代中期, 随着百万电厂的建成, 广播的覆盖面更大了。一期厂区、河东区、一期福利区、二期福利区、二期厂区直至水灰分场。广播站也从一期厂区和河东区

6、集中撤并到新厂区行政楼。更新了大容量的功率放大器,户外安装的高音喇叭被撤掉,换上了 3 声音柔美、 质量优良的音柱。 广播站的线路维护由当时的电气分场通讯班承担, 罗敷地区风大, 四十多只音柱加之数公里长的广播线路经常被大风刮断,维修很频繁。许多年来,接到通知,通讯班从班长到班员都会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检修恢复广播线路。及时保障广播线路的畅通。那些年里, 沿罗敷河岸架设的进山线路遭遇几次山体滑坡被石块掩埋,厂党委都发动人马协助配合,及时抢修。从中可见,广播站独有的特殊功能及其地位的重要和厂里对其重视的程度。今天,人们有了手机, 电话配备到了班组。厂里有了新闻中心,电视、报纸、网络、广播不再一枝独秀。我也从广播员转到电视编辑的工作岗位。如今,人们不在依靠广播而活着。 哪一种媒体也不能左右人们的思想。每一个人都在随时随地采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而真切地活着。只是,每在编看电视节目时, 当主持人手持话筒高声宣布:“这是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我的喉咙就不停的蠕动,发出:“电厂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