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26234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项 目 摘 要1、项目名称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2、建设单位(1)建设单位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2)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法人代表:苏裕光3、建设地点扩建项目场址选在博白县英桥镇田山村,位于英桥镇西面,距英桥镇中心3.2公里。项目场址占地面积为25.41亩,土地所有权属于广西博白县英桥镇田山村集体所有。4、建设年限1年(其中:种猪抚育期半年)5、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建设规模为:新增纯种外种可繁殖母猪300头,年新增出栏二元杂瘦肉型种猪1750头,瘦肉型商品猪3250头。(2)产品方案新增出栏的二元杂瘦肉型种猪100kg/头和瘦肉型商品猪100kg/头。6

2、、投资估算投入总资金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流动资金 万元。7、运行费用年运行费用为 万元。8、效益分析年新增出栏二元杂瘦肉型种猪1750头和瘦肉型商品猪3250头(100kg/头),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投资利润率为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资本金收益率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发展生猪生产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中国是世界上猪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01年,中国猪肉消费达到423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我国既可谓肉类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猪肉消费与人口和收入紧密相关,在中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新时期,随着国

3、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十年内,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预期平均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预期年均增长4%,猪肉的人均消费量也呈上升态势,按猪肉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0.5计算,则平均每年猪肉的需求增长为3.4%,即每年至少要增加120万吨猪肉。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将逐渐加大,猪肉的绝对消费量仍呈增长趋势,生猪生产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2)国家十分重视养猪业的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措施调控猪肉市场促进猪生产。2005年,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增长状况

4、,国家提出,在未来几年内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增产1000万吨肉类食品,其中猪肉约占600万吨,也就是说每年要增长100至150万吨,相当于1250至1900万头肉猪,人均猪肉量保持在30kg左右,猪肉总产量达到4242万吨。肉猪出栏率达到120%,存栏猪平均产肉量100kg。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从2007年开始,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国家财政按每头每年5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补贴。从而有利于免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激发其养殖积极性,有利于建立促进生猪生产的长效机制,推动生猪养殖逐渐从散养转向集约化养殖。(3)良种是大

5、幅度提高猪业生产力水平、畜产品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最积极的因素,是猪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良种的使用可以促进猪业生产几乎所有环节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实现猪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现代化养殖方式的首要环节,是猪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实现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运用法律和市场机制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种猪企业特别是育种场(纯种核心群猪场),是良种技术创新、选育新猪种的主体,育种场须有适度的规模,只有具备足够的规模,才有可能运用先进的遗传育种理论,采用先进的技术,选育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市场需求的良种猪。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良种繁育体系,尽量减少跨省区

6、商品猪生产性的种猪调动,这对控制疫病也是必须的手段。(4)加快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是发展优质母猪的现实选择,是推动博白县优质肉猪生产的客观需要。猪肉是我国最大的肉类消费品,生猪饲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博白县及其周边县市是瘦肉型猪养殖集中地。特别是博白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有162.91万人口,博白县人民有传统的养猪习惯,养猪积极性高,1989年博白县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生产基地,生猪产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和发展潜力。到2008年,全年瘦肉型生猪出栏量约为150万头。发展优质生猪产业是博白县实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是培植新

7、农村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骨干产业,对促进博白县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种母猪是发展优质肉猪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生猪良繁体系尚不健全,致使优质母猪培育滞后,优质仔猪生产供应不足,这已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更好地实施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因此,加快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是发展优质母猪的现实选择,是推动全县优质肉猪生产的客观需要。(5)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是企业做强做大做精的需要。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是一家专业良种猪场,成立于1996年,现有可繁殖母猪300头,2008年出栏产瘦肉型二元杂种猪2000头。广西博白县英桥园

8、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完成后,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一倍,不仅仅进一步满足当地优质母猪的需求,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提高生产技术能力,把企业做强做大做精。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建设,对促进博白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意义十分重大。对推进博白县优质生猪生产的发展,对更好地实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效促进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民就业,增加市场供给,稳定市场,构建博白县和谐社会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地理优势突出项目场地地处

9、北回归线以南,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博白县地处东经1093211017,北纬21382228,属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9,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1,一年中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也达13.4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为1778.3小时,年平均太阳幅射110。16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有效积温 7553。年均降雨量1756毫米,得降雨日120天左右,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项目场址位于博白县英桥镇西部,距离英桥镇中心3.2公里。北距广西博白县城61.2公里,西南距广西北海市170公里,东南距广东湛江市114公里。与广东地界交界处不足10公里。(2)饲料来源广、劳力资源丰富。

10、博白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年种植水稻面积101万亩,其中早造50 万亩,晚造51万亩,年总产45万吨。博白县是冬玉米冬种基地,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量可达28万吨;一年四季常青, 各种青绿饲料近300万吨,饲料资源极其丰富。博白县人口大县,有162.91万人口,其中富余劳动力达38万。(3)符合规划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生猪生产是“菜蓝子”工程建设重点生产项目。符合博白县畜牧局制定的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布局要求,并符合周边地区种猪市场需求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养猪业产业优势博白县生猪饲养量在广西首屈一指。为了贯彻中央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博白县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饲料

11、加工、养猪、深加工一体化措施,加强瘦肉型猪的改良和良种推广,狠抓示范点建设。建立饲料加工、良种繁育、饲养、防病治病、检疫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养猪业的健康迅速发展。(5) 市场容量大,项目市场竞争力较强。中国是世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广西是全国猪肉人均消费第一大省,本项目主目标市场为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市场。广东、海南、港澳地区人均收入水平高,人均肉类消费量较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广西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在加快提高,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博白县是全国的瘦肉型商品猪和出口活大猪基地县。年需要更新的瘦肉型种猪数量十分可观。(6)项目建设单位有一定实力和工程建设经验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

12、是博白县知名的种繁育龙头企业,主要从事瘦肉型种猪繁育。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项目建设经验丰富。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从1996年建成投产以来,所产瘦肉型种猪长期大量长期供应广西、广东、海南,所产瘦肉型种猪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声誉。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造就了一支瘦肉型猪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干部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具有的瘦肉型种猪养殖技术、营销、资金和管理优势,扩建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项目,前景广阔。(7)交通运输便捷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口城市、地处两广交界,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设备、建筑材料和原材料运输。(8)外部协作关系良好项目建设单位与华中农业大学建

13、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并与广西玉林市、北海市、钦州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及海南省为数众多的瘦肉型猪养殖场有着良好的经贸合作。(9) 项目依托条件好本项目依托博白县社会化服务体系,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有效地节省投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0)其他建设条件博白县电力供应充足。项目场址地质条件好,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对外交通十分方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现实选择。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市场、政策、经济、技术、管理、资源等等建设条件良好。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所以,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扩建工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广西博白县英桥园林种猪场抓

14、住机遇,适时提出扩建种猪场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项目区本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1)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2008年,博白县全县出栏生猪192.63万头,其中年出栏超过5000头的猪场62个,年出栏556627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标准化猪场2600多个。全县瘦肉型猪年出栏量约150万头。生猪生产是博白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博白县畜牧产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到2010年全县要出栏生猪300万头,其中瘦肉型肉猪250万头”。博白县瘦肉型猪在广西、广东、海南和港澳市场有着长久的良好声誉,产品长期供不应求。(2)瘦肉型种猪生产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2

15、008年,博白县有瘦肉型种猪场3个,种猪场的可繁殖母猪近1300头,年度内提供的种猪数量约10000头。博白县瘦肉型种猪市场的实际情况表明,优良种猪仍供不应求。瘦肉型种猪生产前景广阔。目前,博白县存栏能繁母猪12万头,其中外二杂母猪仅为7万头,根据博白县畜牧产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到2010年全县要出栏生猪300万头,其中瘦肉型肉猪250万头”。根据发展规划,全县需增养优质母猪4.6万头以上,年均需增养优质母猪2.3万头以上。加快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是发展优质母猪的现实选择,是推动全县优质肉猪生产的客观需要。2、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1)优良种猪供不应求 市场看好据调查,2008年玉林市有种猪场11个,年度内提供的种猪数量近3.2万头。市场的实际情况表明,优良种猪仍供不应求。(2)后备种猪淘汰率高 优良父母代种猪仍供不应求生产的种猪数量不等于能进入生产群种猪的数量,目前市内出售种猪的体重一般在50 kg左右,从出售阶段到进入种群生产,有近20%甚至以上的后备种猪被淘汰。优良种猪市场仍有缺口,尤其是父母代种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会供不应求。(3) 优良种猪更新、更替需求增加 由于玉林市种猪整体良种普及率的提高、基础母猪群良种化程度不断推进,除了优良种猪年更新需求量逐年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