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325151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2学情分析 本节是本章第一节内容,结合本章内容来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的各种感觉,感知周围的运动和变化环境。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感觉器官对应感受到的不同环境刺激,从人的感觉为主线展开学习,便于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加深学习记忆。3重点难点 1.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

2、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2.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学时重点 认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对应的感觉,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学时难点 认识到人多感觉不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而是在大脑中形成。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以导激活学】 一、人体对环境的感觉【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 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

3、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是用身体的哪些结构来感觉的?看图讨论:出示教材图1-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可能的答案:1、听音乐的人感觉到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心情舒畅2、闻花的人能感觉到花的香味,是用鼻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花真香,开心总结: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在的反应。思考1:以吃棒棒糖的人为例

4、:是不是任何人都会有与你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吃什么东西都会有相同的感觉?2、以听音乐的人为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同一首歌?你是不是喜欢每一种类型的歌曲?3、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4、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举例说明。讨论: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2、你认为图中的小明戴着耳欣赏音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音乐可以听得更清楚;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学生和生活。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活动2【讲授】【多元立体学】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回顾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

5、下组织。各层分别分布有哪些组织?有些什么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思考: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设问: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可能的答案:热觉、触觉、痛觉,皮肤的触觉 活动3【活动】实验 实验一: 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生闭上又眼,将双手往后放,另一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玻璃球、金属块、木块、橡皮等物品,让同桌同学摸,通过手的触摸,让对方同学说出此物体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物品材料、物体冷热程度等一些物品的特点。思考一:实验时,你是用手的哪一部位去触摸物体的?为什么不

6、用其它部位?由此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手指与手背、身体背部等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的敏感度的差异。实验二: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试触对方同学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体背部等处,让对方感觉各部位对铅笔的感觉的敏感度的差异。交流合作:请同学们将两个实验的现象,加以分析比较,得出皮肤具有什么功能?哪一部位皮肤最敏感?结论: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手指的指尖触觉较敏感。图片欣赏:出示教材图1-2“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思考:你现在观察这幅图靠的是哪一个感觉器官,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此图告诉了你人的皮肤具有什么功能?你知道他为什么用手指去触摸盲文吗? 活动4【活动】皮肤的冷、热觉 小实验:

7、请你用简单的方法,测试你的同桌体温是否正常?上台表演:让几个同学上台表演:用手测试额头体温的方法,并指明正确的测试方法:用手背测试体温。思考:你认为用手背而不用手心测试体温的原因是什么?实验结论: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小实验:教师出示一个玻璃球和一块小木块。让一位学生分别用左右手摸两个物体,然后说出两手对物体冷热程度的感觉。学生的可能答案:玻璃球比较冷,棉花比较热演示并设问:将两物体取回放到讲台桌上,问,两个物体所处的环境是否一样,温度是否有高低?学生的可能回答:都放置在同一个教室的讲台桌上,应该与室温相同,因此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思考:由此实验请你分析,皮肤对外界物体感觉的是热的还是

8、冷的,是不是物体本身的温度的高低?学生可能答案:皮肤对外界物体冷热觉的感觉并不是物体本身温度的高低。设问:你认为皮肤对外界物体冷热觉的感觉应该是什么因素?实验:教师分别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约60),一杯温水。让两位学生上台实验:一学生先将一手指浸入冷水中,再将手反映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后,手指的感觉让另一位学生先将手指浸入热水中一会儿,再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中后手指的感觉。实验现象:二位学生的感觉不同:一个形成冷觉,一个形成热觉实验证明:皮肤形成的冷、热觉并非物体的温度高低。(因为同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实验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先浸入热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

9、的手指皮肤,浸入温水后,手指在散热,散热越快,感觉物体越冷,先浸入冷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在吸热,吸热越快感觉物体越热。皮肤感觉到的冷觉和热觉是皮肤散热或吸热速率的快慢程度。实验结论:皮肤具有散热和吸热功能,散热和吸热速率随环可以变化,冷觉和热觉的形成是散热或吸热的结果。举例说明:冬天,由于外界温度低,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大,人体皮肤散热快,人感觉到冷。夏天,由于外界温度高,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小,皮肤散热慢,感觉到热。请你解释:图1-1中拿冰块的人的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冬天的晚上,脚能感觉到絷水袋很烫 皮肤对冷觉、热觉的形成是皮肤中的什么结构完成的?结论:皮肤具有冷觉和热觉,是皮肤

10、真皮中的絷敏小体和冷敏小体接受刺激的。皮肤的冷觉、热觉并不是物体温度的高低,而是皮肤散热的速率快慢。设问:皮肤中除了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以外还有什么感受器?活动5【讲授】皮肤的痛觉 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出现过哪些痛觉?讨论:皮肤的触觉、冷觉、热觉、痛觉中,你认为哪一种感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设问:当皮肤中的这些感觉器接受刺激后,神经将兴奋传到哪儿?在哪儿形成这些感觉的呢?课堂小结:出示图1-1,让学生判断图中的每一种感觉的形成,哪几种感觉的形成是由器官来感觉外界刺激的?分别是什么器官?1、人体内有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感觉外界世界2、人的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觉、痛

11、觉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深刻认识感觉形成的过程,明确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学时重点 深刻认识感觉形成的过程,明确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学时难点 深刻认识感觉形成的过程,明确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鼻和嗅觉 【问】你能用鼻子闻到什么样的气味?香、臭、酸【问】那这些气体我们为什么能分辨出呢?嗅觉怎么形成的呢?进入鼻腔刺激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气味传入大脑嗅觉【问】如果一种气味很淡,我们怎么仔细的来辨别呢?做频繁而短促的呼吸 1、嗅觉的特点(1)嗅觉的适应性 数秒到数分钟即可适应 (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差异很大 狗比人高1200倍 (3)随着人的成长,嗅觉灵敏度越来越低 婴儿的嗅

12、觉灵敏度比成人高 (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猫老鼠、鱼 狗【实验】在几个棕色的瓶子里装入:酱油,食醋,黄酒,自来水,让几组学生上来判断: 说明:不同的人嗅觉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思考】我们可以把气味收集和保存起来吗?活动2【讲授】舌和味觉 1.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观察:让每位同学准备一面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尖的表面形态特征。2.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这些小凸点叫舌乳头,舌乳头内藏有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3.舌头表面约有一万个微小的味蕾。分析:舌头的结构 舌乳头味蕾味觉细胞【问】吃糖的时候,为

13、什么越嚼越甜? 因为溶解在唾液中的糖越来越多,说明舌对液态的刺激特别敏感。【看图P5】味觉是如何产生的?4.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经大脑分析,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活动3【活动】实验探究:问题:舌不同区域的各种味觉敏感度一样吗? 猜想:舌上不同区域对不同的味觉敏感程度不一样。1.器材:4只盛有少量清水的干净小玻璃杯,少量的盐、糖、咖啡、食醋,4根吸管。2.设计实验探究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3.实验步骤:(1)将少量的盐、糖、咖啡、食醋分别放入4只盛有清水的小玻璃杯中使其溶解。(2)用

14、吸管分别慢慢地吸入不同液体从舌尖到舌根流动,将感觉到的味道分别填入图中。(注意:一次完成后必须漱口。)注意:(1)每次实验前必须漱口,以防止前次实验的干扰。 (2)器具的清洁卫生。结果:舌根:苦 舌尖:甜 舌侧(中):酸 舌侧(前):咸其他如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PS】感觉的互通性,互相干扰性,互补性 人在感冒时P6活动4【活动】小结 课堂小结:1了解了人有哪些感受器,有哪几种感觉、2具体认识了触觉、嗅觉、味觉的形成原因和一些特征。活动5【导入】做种拓展学 课堂反馈:1通过 感知天气变化,通过 感知周围肯定有正在开花的桂花树。2盲人是怎样辨认人民币的?3公安警察破案时为何要带上一只警犬?课堂练习:第6页:1、2作业布置:预习实验“舌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设计好实验方法,并准备好有关实验材料。写好探究过程活动6【讲授】小科普:味觉可以示警吗? 甜、酸、苦、辣、咸,构成了各种不相同的味觉感。有趣的是,人们的味觉感受差异很大。1932年,美国科学家阿瑟福克朗博士和助手诺勒,在实验里配制 了一种叫苯硫脲的有机化合物。诺勒忍受不了这种化合物散发出来的苦味,但是,福克斯却若无其事。两人为此争执不休。原来,他俩对苦的味觉截然不同。人们的 味觉还会受到外来影响的干扰和欺骗。比如,同是一罐猪肉,在青藏高原食用,就比在青岛海边上食用味道来得鲜美,因为味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