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324743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三)课时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劲质,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艰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

2、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谓贤友朋也。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弃。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取材于元代戴良爱菊说)1下列语句中,加

3、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齿:并列B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咎:过失C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 错:指责,批评D菊有贤友朋之象 象:这里指特征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3下面各组语句全都能够表现骆先生“气节刚正”的一组是()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AB. CD.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

4、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B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自我反省。 C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D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与渴求之心。5. 文中“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的处世之道。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答:_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予 退 处 林 下 绝 过 从 思 平 日 与 客 言 者 时 记 一 事 于 笔 则 若 有 所 晤 萧 然 移 日 所 与 谈 者 惟 笔 砚 而 已 故

5、谓 之 梦 溪 笔 谈 所 录 惟 山 间 木 荫 不 系 人 之 利 害。(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舟人传清张光纬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裸而刺船。泰岩心异之。至舟中,复见一十六七女郎,依约闺中之秀。泰岩又窃窃然疑之。既放舟,鼓棹如飞,顷刻至岸。岸旁有牛三头,蹲水中,妨舟泊。舟人招牧者牵之起,二牛起,其一犹浮沉水滨,格格不就牵。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岸上聚观,无不辟易,泰岩愈疑。收债毕,泰岩持金数十归舟。语舟人曰:“日且西,盍

6、止诸?”舟人曰:“毋恐。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何虑此琐琐也。”泰岩不能强,姑听之。至中流,落日衔山,微风拂波,舟人忽舣舟就岸。泰岩恐甚,询泊故。舟人曰:“风雨至矣。”稍顷,天半霹雳,水立云飞,舟依巨柳而荫。雨止,复行,卒无恙。未抵郡数里,泰岩复语舟人曰:“前村隐隐,帘出树杪,可沽酒乎?”舟人曰:“诺。”提壶去。泰岩乃询船尾女郎曰:“子何为?子何自从彼髯者行乎?吾恐彼髯非良人,且彼髯复何为?子心知之,试语余。”女郎掩涕曰:“不然,妾亦宦之息也。向从父母行三泖间,夜遇强盗,杀父母投之湖,掳资财及妾行。忽见此髯从暗中跃入舟,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妾涕泣请死。彼髯者曰:今子父母既死,茕茕

7、何依?幸子仇既歼,吾当徐访子亲属,送子归,纵无所归,吾更当觅倩嫁子。吾义勿污子,效彼群盗为也。妾故忍死留此。”言讫,泪如雨下。泰岩又曰:“舟甚窄,奈起居何?且彼髯终何为?”女郎曰:“自妾来,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舣舟亦无定踪,所往来不一人。所谈者,妾皆不解,每痛饮辄去。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亦未知甚何为。”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舟人乃曰:“萍踪相遇,愿赠以言。天下大乱,各自爱,余亦从此去。”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至郡,慷慨分手,后卒不遇。(选自息庐剩稿,有删节)注 刺船:用篙

8、撑船。三泖:湖名。倩:古代男子的美称。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所操何业操:从事B妾亦宦之息也 息:子女C吾当徐访子亲属 访:拜访D天下大乱,各自爱 爱:爱惜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舟人义行的一组是()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AB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泰岩买了一条小船去收债,见到舟人与船上女子,心中就有疑

9、虑,而舟人掷牛至岸,更加重了他的疑忌。B女子一家人出行,途中遭遇强盗,父母被杀,钱财被抢,舟人从黑暗中跃入舟中杀死了强盗,替她报了仇。C陈泰岩知道了舟人的义举后,对舟人的疑虑全消,敬佩不已。回到郡中,两人感慨叹息着分了手,从此再也没有见面。D文章欲扬先抑,通过写陈泰岩对舟人由疑虑到害怕再到敬为异人,塑造出舟人本领高强、行侠仗义、疾恶如仇的形象。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3分)译文:_(2)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3分)译文:_(3)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4分)译文:_12用斜线(/)给下

10、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5分)古 之 君 子 其 责 己 也 重 以 周 其 待 人 也 轻 以 约 重 以 周 故 不 怠 轻 以 约 故 人 乐 为 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韩愈原毁)1C解析 “错”应解释为切磋,砥砺,与上一句中的“磋”义同,可根据上下文推断。2B解析 B项,均为类似、好像之义。A项,形容词,善,好;意动用法,认为有德行、有才能。C项,连词,表并列,又;连词,表转折,却。D项,与其后的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意为“的人”;名词,适当的

11、处所或位置。3B解析 解决性格表现分析题,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注意选项是否属于题干中要求的人物言行,注意人物性格陈述是否得当。如是写骆先生巡行菊圃的行动,与“气节刚正”无关;是作者评论的话,不能作为答案选项。4A解析 无中生有,文中无“因此遭人嫌弃”这一信息。5骆先生不与世俗为邻,只与菊为友,如文中所言,行于圃中,以菊为镜以自明,不降己志,不苟且于世俗,这正是所谓“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的处世之姿。我认为这种处世之道正是修品德正身形之法。就如陶渊明隐于南山之下,悠然以寄傲,从而得保士之风骨与清高之德;又如管宁大隐隐于市,割席以绝俗,然后得千古高尚之名。不与世俗为流,方能摆脱世俗浊流的迷障和牵扯,从而得以静心息躁以观己,为自己清净心灵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世俗之外,清净之景颇多,古人也能从中探得一二哲理,洁身自好。所以说,这种处世态度是修身之法。从文中举例恰当,1分;概括说明骆先生的处世之道,2分;谈看法观点鲜明(可正可反或正反结合),2分;分析言之成理(可举例分析,也可说理分析。以例代析、说理分析不到位酌情扣分),3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解析 首先,“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怎样的处世之道,必须用文中的例子加以阐释分析;其次,一定要明确自己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并加以分析证明;另外,要做到语言流畅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