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3246977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在高速 PCB 设计 中的应用电磁兼容测试对即将进入市场的电子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测 试,但以往的测试只能得出能否通过的结果, 不能提供更多有用 信息。本文介绍利用高速自动扫描技术测量电磁辐射, 检测 PCB 板上电磁场的变化情况, 使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标准 测试前就能发现相关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随着当今电子产品主频提高、布线密度增加以及大量 BGA 封 装器件和高速逻辑器件的使用,设计人员不得不通过增加 PCB 板的层数来减少信号与信号间的相互影响。 同时在大量便携式终 端设备中, 为了降低系统功耗必须采用多电平方案, 而这些设备 还有模拟或者 RF 电路,需

2、要采用多种地,又必须使用电源平面 和地平面分割的技术。因此 PCB 板上的信号之间存在大量辐射 干扰,造成设备功能故障或者工作不稳定, 而且所有信号对外形 成很强电磁辐射, 使得 EMC 测试也成为产品上市的一个障碍。目前大部分硬件工程师还只是凭经验来设计 PCB ,在调试过 程中,很多需要观测的信号线或者芯片引脚被埋在 PCB 中间层, 无法使用示波器等工具去探测, 如果产品不能通过功能测试, 他 们也没有有效的手段去查找问题的原因。要想验证产品的 EMC 特性,只有把产品拿到标准电磁兼容测量室去测量, 由于这种测 量只能测产品对外辐射情况, 就算没有通过也不能为解决问题提 供有用的信息,因

3、此工程师只能凭经验去修改 PCB ,并重复试 验。这种试验方法非常昂贵,而且可能耽误产品的上市时间。当然,现在有很多高速 PCB 分析和仿真设计工具,可以帮助 工程师解决一些问题,可是目前在器件模型上还存在很多限制, 例如能解决信号完整性 (SI) 仿真的 IBIS 模型就有很多器件没有 模型或者模型不准确。 要精确仿真 EMC 问题, 就必须用 SPICE 模型,但目前几乎所有的 ASIC 都不能提供 SPICE 模型,而如 果没有SPICE模型,EMC仿真是无法把器件本身的辐射考虑在 内的 (器件的辐射比传输线的辐射大得多 )。另外,仿真工具往往 要在精度和仿真时间上进行折中, 精度相对较

4、高的, 需要的计算 时间很长,而仿真速度快的工具,其精度又很低。因此用这些工 具进行仿真,不能完全解决高速 PCB 设计中的相互干扰问题。我们知道,在多层 PCB 中高频信号的回流路径应该在该信号 线层临近的参考地平面 (电源层或者地层 )上,这样的回流和阻抗 最小,但是实际的地层或电源层中会有分割和镂空, 从而改变回 流路径,导致回流面积变大,引起电磁辐射和地弹噪声。如果工 程师能清楚电流路径的话, 就能避免大的回流路径, 从而有效控 制电磁辐射。但信号回流路径由信号线布线、 PCB 电源和地分 布结构以及电源供电点、 去耦电容和器件放置位置和数量等多种因素所决定,故而对复杂系统的回流路径从

5、理论上进行判定非常 困难所以在设计阶段排除辐射噪声问题非常关键。我们用示波器能 看到信号的波形,从而可帮助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那么有没有 设备能看到辐射的图形”以及电路板上的回流呢?电磁场高速扫描测量技术在各种电磁辐射测量方法中,有一种近场扫描测量方法能解决 这个问题,该方法基于这样的原理设计, 即电磁辐射是被测设备 (DUT)上的高频电流回路形成的。如加拿大 EMSCAN公司的电 磁辐射扫描系统Emscan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它采用 H 场阵列探头(有32X40 = 1280个探头)来探测DUT上的电流,在 测量期间,DUT直接放在扫描器的上面。这些探头可以检测由 于高频电流发生变化而引

6、起的电磁场的变化,系统可提供RF电流在PCB上空间分布的视觉图像(图1)。Emscan电磁兼容扫描系统已经在通信、汽车、办公电器以及消费电子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该系统提供的电流密度图,工程师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标准测试前就能发现有 EMI 问题 的区域并采取相应措施。近场扫描原理Emscan的测量主要在活性近场区域(r入/2 n) 进行, DUT 上发出的辐射信号大部分被耦合到磁场探头上,少 量能量 扩散到自由空间。磁场探头耦合了近H 场的磁通线以及PCB 上的电流,另外它也获取一些近 E 场的微量成分。大电流低电压电流源主要与磁场相关, 而高电压小电流电压源 则主要与电场相关,在 PCB

7、 上,纯电场或者纯磁场都是很少见 的。RF和微波电路中,电路的输入阻抗以及连接用的微带或者 微带线,其阻抗都被设计为 50 欧姆,这种低阻抗设计使得这些 元器件产生大电流和低电压变化, 此外数字电路的趋势也是使用 更低电压差的逻辑器件, 同时活性近场区域内的磁场波阻抗远小 于电场波阻抗。综合这些因素,大部分 PCB 活性近场区域能量 都包含在近磁场中, 因此 Emscan 扫描系统采用的磁场环适合于 这些 PCB 的近场诊断。所有的环是一样的, 然而它们在反馈网络中的位置不同, 因此 反馈网络可感应各个环的响应, 每个环相对参考源的响应都被测 量出来并考虑为滤波转移函数。 为了保证测量的线性度

8、, Emscan 测量的是这个转移函数的倒数。由于采用了阵列天线和电子自动切换天线技术,因此测量速度大大加快,比手工单探头测量方案快几千倍, 也比自动单探头测 量方案快几百倍,能够快速有效判断电路修改前后的效果 (图2)。 快速扫描技术及其先进幅度保持扫描技术和同步扫描技术使该 系统能有效捕捉瞬态事件,同时它采用能提升频谱分析仪测量精 度的技术,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评估PCB近场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PCB辐射干扰情况的检查可分几步进行。首先确定需要扫描的区域,然后选择能充分采样扫描区域的探头 (栅格7.5mm),在 100kHz3GHz的频率范围内进行频谱扫描,并存储每个频率 点的最大电平。注意,比较大的频率点可利用空间扫描在扫描区 域内作进一步检查,这样可以定位干扰源以及关键电路路径。被测板必须尽可能靠近扫描器板,因为随着距离增加,接收信噪比会降低,而且还会有 分离”效应。实际测量中,这个距离应 该小于1.5cm。我们可以看到,对元件面的测量有时候可能会因 为元器件的高度而使测量出现问题,因此元器件的高度必须要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