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324480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叔叔于勒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张小川【学习目标】1、了解莫泊桑及其作品,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理清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2、从语言、动作、神情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3、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4、理解小说的主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重点】:1、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2、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的主题【教学过程】:1了解莫泊桑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写作背景。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们分别是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擅长

2、从平凡琐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1880年创作)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项链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羊脂球这本书是由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菲菲小姐等中、短篇小说组成.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

3、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和我们的心。写作背景: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撬开(qio) 煞白

4、(sh) 诧异(ch)牡蛎(l) 褴褛(ln)(l) 别墅(sh)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拮据:经济境况不好手头很紧. 褴褛: 指衣服破烂不堪。 阔绰: 富有且不吝啬、慷慨大方的意思. 恭维: 出于讨好对方的目的而去称赞、颂扬。 十拿九稳: 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增长得很快。【课文探究】: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好坏都离不开“钱”,由此,人类对“钱”的占有欲也就显而易见,围绕它会引发很多故事。今天我们来学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看看里面的主人公是怎样对待金钱的

5、。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1、要求:在每个自然段落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同时把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称呼的词语圈点出来。点拨: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2、归纳出本文的情节。(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点拨: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盼于勒。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发展,赞于勒。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遇于勒。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结局,躲于勒。3、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点拨:一开始,他们厌恶于勒,认为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

6、”,这是因为于勒“糟蹋钱”,并占用了“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后来于勒来信说“赚了点钱”,“做了大买卖”,表示不但愿赔偿哥哥的损失,而且还要发财回来与兄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这时,就赞美于勒,于勒便一跃而成为“正直的”、“有良心的”、“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可是,在船上巧遇落魄归来成为穷光蛋的于勒时,于勒再次成为被咒骂的对象。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勒的态度是随着于勒的钱财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表明了在19世纪末期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只有纯粹的金钱关系,毫无亲情可言。 4、我用一幅对联概括课文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家

7、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与日俱增,甚至在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为了用于勒的钱订了上千种计划。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这幅对联少了一个横批。请同学们来拟。点拨:金钱至上、世态炎凉5、从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点拨: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对民,爱慕虚荣。6、“我”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要付给他小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拨:“我”对于勒叔叔很同情 因为在“我”的心理,他是“我”的叔叔,有一种亲情在同时也很同

8、情于勒叔叔,所以付他小费。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的孩子。7、分析表现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1)、“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点拨:揭示了菲利普夫妇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想上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 (2)、“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点拨:菲利普夫妇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生动的描写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3)、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点拨: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毕露无遗。 (4)、“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点拨:三个称呼强调了我于于勒叔叔的骨肉关系

9、,表现了我的善良、纯真,对穷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 8、小说的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点拨:我的叔叔于勒这个标题强调了于勒在作品中的地位,点明了于勒与菲利普夫妇一家的亲属关系。作者对于勒本人着墨不多,主要通过侧面来展示他的经历、遭遇和性格特征,但他对作品情节发展和主题的表现却起了关键作用。小说以他为纽带,推动情节的发展。标题寄寓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的。标题正是采用了叙述者“我”的口吻来表达的。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亲,而他的儿子若瑟夫却偏偏要认“我的叔叔”,这就无情地鞭挞了像菲利普夫妇那样丑恶的拜金主义者,含义很深刻。

10、9、精读船上巧遇的片断,了解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点拨:主要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10、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点拨:小说中,当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尔赛岛旅行时,轮船是“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此时的景色,明丽而轻快,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给他们带回来一大笔钱,他们可以很体面地生活了。在小说的结尾,菲利普夫妇害怕穷水手于勒来“吃”他们,急忙改乘另一艘船回家时,他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景色变得阴郁沉重了。这反映了菲利普夫妇从希望的巅峰跌落到失望的深谷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我”对父母势利、冷酷的不满以及对叔叔的同情也隐含在其中。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观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找到了健全、美好心灵的答案。四、布置作业(1)、读一读19课的范进中举,看看范进中举前后周围的人有哪些变化?特别是胡屠户。(2)、假如在船上看到吃牡蛎的那个先生是于勒时,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表现?或假如破了产,又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请抓住人物性格特点,进行续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