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3240399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意义:鉴于国际快递物流业的发展很快、规模较大,竞争较为激烈的发 展特点,在分析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剖析我国快递物 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背景:1 .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 .3 .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的加强和多样化,以及我国快递市场的不断开 放,快递物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4 .快递业是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快递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5 .随着时代即将

2、向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迈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步 伐与时俱进,虽然遭遇经济危机,但国际贸易仍是国与国之间必 不可少的经济交往内容。快递业是与进出口贸易活动息息相关的 行业,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柱。通过对中国快递业所 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找到其发展优势和制约瓶颈,提出在巨 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快递业所应采取的对策。研究内容:1 .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状况a) 市场格局与份额快递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服务行业,是现代物流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内各地区经济交流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各市场主体在国际快递、国

3、内异地快递和同城快递三个细分市场内进行着激烈的竞争。针对相应的物流业务,快递物流市场也可细分为外贸型、内贸型和区域型市场。总体看来,我国快递物流市场布局如表1 所示。从市场份额的分配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在外贸物流业务中, 外资企业占有国际快递高端市场的80%, 而在内贸物流业务上, 国有企业享有70%的城际快递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则在区域物流中占有绝对优势。b) 快件业务量与增速自从快递业引入中国市场,其发展非常迅速。快递业在极大地加快商品流通同时,也激发了更大的快递需求。2002 年,我国快件总量约 3.5 亿件,其中邮政快件约 1.4亿件,非邮快件约 2.1 亿件,同比增长2

4、8%; 2003 年,快件总量将近 5 亿件,增长速度达38%; 2004 年,快件业务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37%; 2005 年,快递市场总产值超过200 亿元, 业务增长超过35%;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我国首次快递业调查资料,至 2006 年底,完成快递业务量10.6亿件,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99.7 亿元; 2007年全年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业务收入342.6 亿元, 同比增长17.4%, 完成快递业务量 12 亿件,同比增长20.4%。c) 快递物流企业规模与数量据统计, 2006 全国经营快递业务的法人企业有2422 个,从业人员 22.7 万人。而目前,国内快递企业

5、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少部分民营企业。国有快递企业主要有中国邮政速递、中外运集团、 中铁快运和民航快递等。 中国邮政速递作为目前中国快递市场的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拥有员工 2 万多人, EMS 业务通达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近2000 个城市。全国共有200 多个处理中心,平均每月递送1.2 亿件快递。民营快递企业的代表主要有北京宅急送、 上海申通、 深圳顺丰和天津大田等,以上海申通为例,全国总计有800 多个网点,公司从业人员达 3 万多人,年快件量1.3亿件。虽然我国快递物流业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但企业规模和实力与国际快递企业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 如目前世

6、界最大的快递运输公司联邦快递,拥有29 万名员工, 672 架飞机,超过7.5 万辆递送车,为全球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 每天递送超过700 万货件。d) 民航、公路货运占有较大份额我国交通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能有效促进贸易流通,保障我国的经济增长, 更是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表 2 是近 3 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运输货物总量呈上升趋势,物流需求十分旺盛。同时,在几种主要的运输方式中,民航的货运量居于首位。在快递物流中,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系统与之关系密切。快递物流中公路运输必不可少,中短途的公路快运在快递物流中占有 绝对的基

7、础地位。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 358.37万公 里,比上年末增加12.67万公里,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显著提高, 同时公路密度继续提高,通达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运输系统四通八达,同时还拥有数量可观的仓储设备和 转运基地,具有极好的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加紧建设高速铁路,并多 次全面提速,铁路系统将发挥更大的物流运输节点的作用。在全球航空货运中,北美和中国之间贸易的指定航线是全球最大 航空货运市场。随着持续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我国航运规模将显著 扩大,中国航空运输将面临引进货机等方式来增强货运能力。表I我国快递物流市场站构外觉型市场(国际怏速)内贸型市场(国内异地快递)区域型市

8、场(同城快递)国有企业2册民营企业970%外贡企业80%5K表2 200斤2007年各种运输方 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单位:亿吨运输方式200520062007铁路27.02&831.4公路132.91461162.8水 运2124.4273民航3067349.440L8合计487.7548562332 .我国快递业面临的问题我国快递企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信息化建设落后;市场格局 失衡,行业竞争无序;运营成本压力加剧;社会资源协调性差;利 用效率低;经营管理理念欠缺;制度法规不健全,另外,快递配送 企业经常发生内盗、扣件敲诈等刑事犯罪行为,但经常会被警方以 内部案件证据不足、涉及价值难以确认等原因

9、不予受理。同时,我 国大中专院校还没有设立快递管理专业,这使得快递业管理人才的 持续供给没有保障。3 .加快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的对策1. 法律政策角度。我国快递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发展很快,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仍旧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制定促进、推进快递 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快递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需要通过 5 邮政法 6 对快递服务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快递业协会也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 推动快递业标准化进程。2. 经济环境角度。自 2007 年开始 , 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严重。 2009 年前两个月 , 我国进出口额同比下降超20%。

10、 针对当前进出口货物减少、 企业缩减成本货单量走跌的现实 , 快递公司可以出台经济型国际快件。除此之外, 中国快递企业也应及时采取措施,与异地快递公司合作, 互通有无 , 取长补短 , 减少成本。3. 企业角度。3.1 / 走出去 0和/请进来 0 战略。/ 走出去 0 就是采用 / 服务外包形式0 与国外快递企业合作,利用其成熟的国内市场份额, 将服务延伸至世界各地。 / 请进来 0就是将国外快递企业引入国内 , 代理其在国内快递业务, 从而达到国内外市场并举, 业务多元化发展的目的。3.2 协调运输网络功能。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统筹协调 , 建立多方参加的沟通协调机制 , 解决快递发展

11、中的瓶颈问题。 要鼓励不同法人将掌握的网络资源的富余部分拿出来 , 相互有偿使用、互补共赢, 同时也能防止资源的浪费。总结 :快递业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不论个人或机构对快递业的需求正在急剧扩大, 我国快递业市场潜力巨大, 要尽快发展国内的快递市场 , 扶持我国快递企业 , 在法律、政策、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 , 提高其竞争力 , 借鉴国外经验, 并制定更加有效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以促进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 孙祖斌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国快递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2) 颜晨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快递

12、行业的现状与未来3) 王霞 西南交通大学 我国快递业竞争现状及对策研究4) 李刚 上海海事大学 我国快递业发展趋势分析5) 李谦 杨淑芬 吴敬东 武汉理工大学 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2010年 10 月 28 日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d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d des fins commerciales.tojibko AJiajiioAe ak pTOpwenojib symaisaidyHeHMia c ,n e a o b 团 hhha o ji k h eiHcnojib3OBaTbCH b KOMMepnecKHx uejiax.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