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信息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323796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检信息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质检信息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质检信息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质检信息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质检信息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检信息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检信息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顶层设计方案国家质检总局信息办2015年10月目 录1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1必要性11.2可行性42总体目标53主要任务63.1总局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完成的重点任务63.2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各省级质监局完成的重点任务73.3总局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完成的重点任务74平台顶层设计84.1设计思路84.2设计原则84.2.1总体设计、分步实施94.2.2信息共享、成果共享94.2.3标准规范、方便共享94.2.4可靠运行、安全共享94.2.5方便扩展、易于维护94.3质检信息资源标准体系设计94.3.1质检信息资源标准化参考模型94.3.2质检信息

2、资源标准体系框架124.3.3质检信息资源标准体系134.3.4质检信息资源标准制定134.4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总体业务架构设计154.4.1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流程154.4.2质检信息资源共享合作机制174.4.3质检信息资源管理职责与要求184.4.4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架构194.5平台总体应用蓝图设计214.6平台总体系统架构设计234.7平台与相关系统关系设计254.8平台总体数据交换架构设计284.9平台总体功能架构设计304.10平台部署架构设计314.11质检信息资源数据采集314.11.1基于业务系统的质检数据采集314.11.2基于互联网网站内容的质检

3、数据采集324.11.3基于国内外专业电子期刊的质检数据采集324.12质检信息资源数据传输交换324.13质检信息资源数据加工334.14质检信息资源管理334.14.1信息资源规划管理334.14.2信息资源标引管理344.14.3信息资源装载规划管理344.15质检信息资源信息共享服务344.15.1服务对象344.15.2服务机制354.15.3服务技术354.15.4接口规范354.15.5服务应用364.16质检信息资源中心操作监控台374.17质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安全体系375地方两局和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平台设计381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必要性(1)国家发展

4、战略的需要信息资源在现代资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信息与材料、能源一起构成了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信息资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随着我国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和应急管理等越来越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把“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作为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要求坚持协同共享,科学规划工程项目,统筹部署应用系统,支持跨部门、跨区

5、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2)质量强国战略的需要质量发展纲要(2011年2020年)要求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依托物品编码和组织机构代码等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加强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推动质量信用建设,实现银行、商务、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工业、农业、保险和统计等多部门质量信用信息互通与共享;提高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质量安全动态监管、质量风险预警、突发事件应对和质量信用管理的效能。建立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可以整合质检系统基础信息和业务信息,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和跨行业信息共享,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业务协同和社会公共信息服

6、务提供数据支撑,是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手段。(3) 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需要目前我国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而且影响到我国企业品牌的树立和企业竞争力,同时影响我国经济有序发展。随着我国外贸业务的快速发展,面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安全风险几率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加强高危行业、重点产品及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可以整合安全风险相关信息,加强风险信息资源共享,为联合监督和联合执法提供信息支持,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对质量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4

7、)质检业务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依托“大通关”和“金质工程”建设,质检系统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己初具规模,基本覆盖质检全系统。质检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基本涵盖质检主要业务,对质检业务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质检信息系统大多是按各地区、各部门业务应用需求开发的, 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没有总体指导意见和顶层设计。不同的相关业务信息系统之间不能互联共享,形成“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导致各业务系统数据不能相互利用,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与综合分析,不能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业务协同和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的需要。因此,建立质检信息资源整

8、合与共享服务平台是质检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要。(5)与中央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信息交换共享的需要随着业务的发展,质检系统迫切需要与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卫计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安监总局和食药总局等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交换共享企业登记、行政执法、安全生产、进出口贸易、进出口检验检疫、产品质量和行政许可等相关信息,为领导决策、业务管理、联合执法和应急处置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建立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质检系统与中央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信息交换共享。(6)质检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需要随着全国质检业务系统的不断深入应用,质检信息呈现出大数据的特征,对质检数据的处理模式、处理速度、处理量和

9、利用价值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示着质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挖掘这些数据资源在科学决策、业务管理、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利用价值,促进质检管理与服务创新,已经成为质检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形成可用于大数据分析的质检信息资源库,为质检管理与服务创新提供信息支撑。(7)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公众需要获取权威准确的企业和产品质量信息。但质检部门所掌握的大量权威准确的企业和产品质量信息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利用,对社会公众信息服务支持力度不足。通过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

10、可为社会公众提供权威、准确和及时的质量信息服务。1.2可行性依托“大通关”和“金质工程”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全质检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涵盖质检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的质检业务数据,制定了一批可供系统内使用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建立了一支既懂质检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无论是总局还是系统内各单位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成效。总局信息办围绕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相继开展了数字质检发展战略和关键技术研究、全国质量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关于质量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检验检疫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和检验检疫信息化标准化

11、体系目录研究,对全系统的信息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全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为开展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建设工作打下基础。总之,质检系统在基础设施、业务系统、业务数据、人才队伍、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技术储备和应用需求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建设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具备可行性。2总体目标依托质检系统信息化建设成果,逐步建成以质检信息资源库为核心的全国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和跨行业信息共享,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业务协同和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撑。3主要任务3.1总局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完成的重点任务总局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完成的重点任务如下:(1

12、)建立质检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制定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管理制度,促进质检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交换与服务工作。(2)制定质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信息共享服务目录体系、采集共享服务交换接口规范、核心元数据等相关标准,建设维护总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共享服务目录体系,实现与地方两局以及相关部委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交换。(3)组织全国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设顶层设计,构建全国质检信息资源库和全国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领导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质检信息公共服务门户、质检信息资源创新服务系统,为领导决策、业务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质量管理、电子商务创新提供数据

13、支持和分析手段。(4)依托全国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质检系统内外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交换服务。3.2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各省级质监局完成的重点任务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各省级质监局完成的重点任务如下:(1)结合自身应用需求,按照总局规划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框架,完成本部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共享服务目录体系建设,参与总局共享服务交换接口规范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开展与地方政务系统及其他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与总局和地方政务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2)构建本部门信息资源库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为领导决策、业务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

14、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手段。(3)依托全国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质检系统内外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交换服务。3.3总局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完成的重点任务总局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完成的重点任务如下:(1)结合自身应用需求,按照总局规划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框架,完成本单位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共享服务目录体系建设,参与总局共享服务交换接口规范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实现与总局的信息共享交换。(2)构建本单位信息资源库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3)依托全国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质检系统之间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交换服务。4平台顶层设计

15、4.1设计思路以数据梳理为目标,开展业务梳理工作,建立信息资源目录和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构建质检信息资源库和质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库;以满足质检业务发展和改革需求为导向,以质检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传输、装载入库、管理、共享和利用服务流程为核心,建立质检信息资源共享合作机制,从管理体系、资源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入手,运用现代可靠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4.2设计原则根据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设的基本原则,结合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应用需要,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平台将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4.2.1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按照质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应用需求的轻重缓急,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成平台的建设。4.2.2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平台的设计要满足自主管理、授权使用、联合共建和共享共赢的信息资源共享合作机制。4.2.3标准规范、方便共享平台的设计要遵循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标准规规范,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方便信息共享。4.2.4可靠运行、安全共享平台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采用成熟先进的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