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卫生教育知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3224274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卫生教育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健康卫生教育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健康卫生教育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健康卫生教育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健康卫生教育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卫生教育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卫生教育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教宜知识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健康卫生教育知识的内容,具体内容:开展健康卫生教育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你对健康卫生教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预防吸道传染.开展健康卫生教育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你对健康卫生教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预防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而引起传染性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可通过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每年的冬春季节,好发于学

2、校和集体单位等人群密集场所。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同,常伴发热、头痛、肌痛、乏力、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并发症或死亡。(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1.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3天,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塞、咽痛和咳嗽症状。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考引起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2.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2-15岁的儿童威胁严重,通过飞沫传播,起病较急。患者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

3、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2-30内达高峰,面部因腮腺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腮腺肿大可持续5口左右,以后逐口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3. 麻疹和风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非常强,潜伏期10-14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发热3-4天后会出现红色斑丘状皮疹,从耳后、头面部,向全身扩散。皮疹持续5-6天后逐渐消退,皮肤上会有脱屑和色素沉着,7-10天后痊愈。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

4、发症。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感染。潜伏期14-21天。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食欲差和眼发红等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公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儿个方面。1.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教室、宿舍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2. 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

5、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3.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在冬春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4.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5. 发病后及时就医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6. 患者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7. 发病后及时就医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

6、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8. 患者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二、传染病介绍传染病定义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麻疹、疟疾)丙类11种(流感、手足口)三、传染病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尘埃)食物传播(本身、被污染)节肢动物传播垂直传播水传播(饮水、疫水)接触传播(直接、间接)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四、管理基本要求制定野外施工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考核标准,

7、并将承包商纳入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考核与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上级职业健康主管部门,每年应组织两次以上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每季度不低于一次监督检查。野外施工单位应明确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职责,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与施工区域传染病监控机构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编制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计划,按计划要求提取、使用满足工作需求的专项费用。五、野外施工传染病预防严禁饲养、携带、屠宰野生动物。输血或血液制品治疗时,选用合格血液或代制品传染病流行季节施工,应制定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施工,事先申请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其意见,采取必要的预

8、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禁止从事炊事饮水等易导致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制定、组织实施传染病预防接种计划,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开展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做好营地与宿舍消毒、杀虫、灭鼠工作,改善环境卫生。六、营地、厨房设置要求发电站或发电机房设在葩离居住区50m以外。营地周围建有通畅的雨水排水设施,营地内不存有积水。厨房加工间应配有相应的消毒、盥洗、采光、照明、通排风(烟)、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处理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库房应通风良好,配备足够的货架,并离地、离墙20cm以上,配备物理防鼠器具。

9、定期进行清扫、洒水,清除杂草。配备适宜的生产经营和消毒、定期灭鼠、灭蚊蝇、灭媳螂。卫生间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卫生。各类贮水设施的配备和使用要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运水罐车、贮水罐配备要适应供水量的要求,冬、春、秋季没三个月清洗消毒一次,夏天一个月一次。生活饮用水保证消毒,可采用含氯制剂(漂白粉、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水质游离性氯不低0.05mg/Lo天然水源生活饮用水必须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煮沸方可饮用。七、疫情控制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应及时送往当地传染病医院或综合医院。在送医院前应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H脱离隔离治疗的,应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一一加强粪便管理,清除垃圾、污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一一加强水源管理,保护引用水源一一消除病媒昆虫、钉螺、鼠类及其他染疫动物开展防病知识的宣传的人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