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道路地名工作现状调研思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322353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区道路地名工作现状调研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区道路地名工作现状调研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区道路地名工作现状调研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区道路地名工作现状调研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道路地名工作现状调研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区道路地名工作现状调研思考*市位于*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口、素称“三峡门户”、“川鄂咽喉”,是举世闻名 的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道路地名作为地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市的对外开放, 经济建设和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整体推进,*城市的 发展日新月异,从而给*道路地名管理匚作提出更高要求。现就*城区道路命名现状与工 作思路简单谈谈个人的看法。一、道路地名基本情况及特色*市城区人口 135万人,面积0.4万平方公里,城区道路现已命名的道路298条,其 中大道7条、路232条、巷59条。这些道路地名是*城市的历史“化石”和现实的“名 片”,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体现城市的

2、风貌。内涵丰富的城区特征,造就了多姿多彩的 *城区道路地名,使其道路地名的特色更为鲜明。一层次分明,棋盘形结构的通名系统。现有的7条大道是城区道路的主轴线,暨沿江 大道、夷陵大道、东山大道、发展大道、城东大道、夷兴大道、虢亭大道,依次与珍珠路、 云集路、胜利三路、胜利四路、解放路、东湖一路、西陵一路、港窑路、正大路、黄金路 等主干道相连,纵横交错,形成了城区最主要的骨干交通网络。以路作为地名通名的有 232条,占城区道路街巷地名的70%以上,路是通名系统中数量最多,连接大道、街巷的骨干,以巷(里)作为地 名通名的有59条,是通往机关、学校、厂矿、医院、商场等单位及居民区的必经之路。这种以大 道

3、、路(街)、巷(里)通名区分街道层次的特点:一是“通名定级”,*城区现有道路 街巷总数为298条。根据不同的通名分为“大道”:路宽在60米以上,长度在10000米 以上的道路:路(街)指宽度在10-20米的道路:“巷、里、弄” 一般用于宽度在10米 以下的道路。区分道路街巷等级,有利于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二是“序数地名” 或称“区片地名群”起到了 “大地名共知、小地名易找”的作用。如东湖片有东湖一、二、 三路,西陵片有西陵一、二路,胜利片有胜利一、二、三、四路。三是“方位地名”定位 定向,易找易记,方便群众。如环城东路、环城南、环城北路。四是“主从地名群”式的 结构,即以一个主地名派生出

4、多个地名。如西坝路,派生西坝一、二、三、四路,福绥路 派生福绥横路,四新路派生四新横路等。二丰富多彩的道路街巷专名特色。*城区集天然风光、人文景观,现代化工程于一体, 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道路街巷地名。一是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依山傍水,道路多因此命 名。如沿江大道,因沿长江构建而得名:东山大道,因傍东山而得名;樵湖一、二路,因 紧靠樵湖岭得名:滨湖路,因滨临南湖而得名;方堰路,因此路原有堰塘而得名。“江、 湖、堰、山、岭”突出了*城区地貌特征。二是以历史人文命名。地名是历史、文化及地 理风貌和特征的反映。*历史悠久,曾使用过西陵、夷陵、峡州、宜州、东湖等名,故道 路就有夷陵大道、西陵一路、东湖一

5、路等地名。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北路(环城西 路在修沿江大道时消失),就是因此处原建有*古城的东、南、北段城墙而得名。*的山 清水秀,使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英雄豪杰为之陶醉,留下许多名胜古迹。如墨池巷,相 传东晋文学家郭璞、宋代文学家苏东坡、黄庭坚,因学书常到此处一池内洗笔,以致使池 水变为黑色而得名。尚书巷,相传明工部尚书刘一儒曾在此居住得名。中书街,因明中书 曾在此立中书坊得名。学院街,因清朝建有贡院(即学院)而得名。三是以掌故得名。据 史载,早在四、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掌故丰富多彩,地名 也因此得名。如杨柳一巷,传说此巷有一位老太婆曾救过“八大王”张献忠父亲的

6、命,张 献忠寻找恩婆的标记就是太婆门前的杨柳树,此巷因此得名。夜明珠路,相传古时曾有一 神仙路过此地,见这一带山川秀丽,不觉流连忘返,倚石而卧。次日神仙一觉醒来,即飘 然而去,不想竞将一颗宝珠落在沙河河口,从此,人们每到夜晚便见这里有一颗闪闪发光 的明珠,故名。二、道路地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道路地名工作虽然经过多年的不懈的努力,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但与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不少 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法制建设滞后。现行的地名管理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自颁布实施至今已20多 年了,许多条款已明显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名

7、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管理 范围不清,造成多头管理。多头管理引起管理混乱,工作无法落实,影响工作正常运行, 造成地名使用和管理中的违章违规行为法律责任不明,执法艰难。(二)地名意识淡薄。近年来,城区道路地名命名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但从 现实状况看,随意简化、滥用、错写标准道路地名,有的地方未对道路地名进行认真论证, 不履行申报批准备案手续,就擅自对外公开使用未经批准道路地名,道路规划暂用名代替 标准道路地名现象仍然存在。这些不规范甚至错误的道路地名很容易被约定俗成流传下来, 而且纠正的难度相当大,造成道路地名混乱,影响地名工作正常运行,给人们的生活和社 会交往带来不便。三、道路地名工作思路

8、规范道路地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民情民意,有利于规范城市管理、美化城市 环境、方便群众生活交往,有利于社会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加 快水电旅游名城的建设步伐。(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着*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道路地名适应城市发展的 重要性己日益突出,各级地名管理部门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城市发展现状,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积极探索道路地名工作的新路子,积极争取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地名工作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出台加强地名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使道路地名工作有法可依、有禁可止。同时, 要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宣传规范道路地名的意义,提高全民地名意识。(二)强化道路地名规划。道路地名

9、规划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对城市新生道路地名作出科学规划,对现有道路 地名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城市规划与地名规划同步进行。道路地名规划除应遵守地名管 理条例及省、市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循名符其实、规范有序、雅俗供赏、好找易记的基 本方针。(三)道路地名体现城市特色道路命名、更名要体现城市特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突出特色,加强指位 性。道路地名反映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是地名命名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创造能充分体现 历史、地理、功能等特点的道路地名,形成既有*地方特色,乂高度有序的城市地名系统, 以营造良好的城市地名环境,更好地服务r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的日常生活。 二是强化整体性、层次化、

10、系列化。提升和加强城市道路地名整体布局的系列化、层次化 水平,是当代地名命名采词的原则要求之一,也是地名命名管理的时代特征之一,是提高 地名实用性的主要手段。层次化要求实体有统一的分类等级划分标准,有统一的通名使用 原则。系列化要求分区域体现不同的地名采词规律,加强区域地名总体的指向作用。三是突出适应性。随着三峡大坝的兴建,*城区迅速崛起为现代化新城,其道路地 名应当努力提高对城市大跨度发展的适应性,采择地名语词需充分体现*水电、旅游等优 势四是体现继承性。道路地名命名采词时,既要对时间已经证明是较好反映本地历史、 文化的地名所表现的特点有所继承,乂要对己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和城市建设要求的地名 有所舍弃,使历史文脉的继承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地名中较好的结合起来。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