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3223301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用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活用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活用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活用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用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用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用教材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南宁市大联小学 林小娟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效果”历来是教育界人士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各任课老师追求的目标。扩大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很多的方法和途径。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方面则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效益,不能为追求形式而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而教师会不会对教材进行的正确处理则关系到能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实施的效果。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认真地解读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的特点,判断学生在学习教材时可能遇到的情况,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教学资源补充相关信息,设计

2、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能充分发挥教学设计的有效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键词:挖掘;放大;课堂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义务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完善,为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无效和低效的问题。新课程的实施,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建设者。这一点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上,他们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使用,坚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挖掘教材,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

3、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者”。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归类教学内容,调整内容顺序教师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如节假日、中西文化等,他们需要与实际相吻合的时间里进行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前或推后不仅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不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锻炼运用所学知识,错失绝好的操练时机。尽管在上这些关于节日的教学内容时,教

4、师会想尽办法创设节日气氛,但这些情境毕竟是不真实的,会很快随着教学内容的结束而消失,这样学生就不太可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了。但教师如果在备课时,能通读教材,根据实际教学时间把一些时间性较强的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三册MODULE9 Happy Halloween!时,时间比较接近圣诞节,我们可以调整上课的内容,也上有关圣诞节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多一点了解万圣节和圣诞节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西方节日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特有的好奇心,利用实物、图片等呈现与圣诞节有的内容,如圣诞礼物、圣诞树、圣诞歌曲等,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

5、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了,就乐意学了;乐意学了,就学得快,记得牢了。 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环境进行所学语言的操练、运用。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也过起了圣诞节,开始互送圣诞礼物、购买圣诞饰品装饰房间。商家也早早地营造起浓厚的节日氛围,随处可见到圣诞物品、可听到圣诞节歌曲。 所以,这一段时间教师教学这一内容也是学生练习运用这一内容的最佳时机,学生会在圣诞卡片上写上“Merry Christmas!”送给同学和朋友、听到圣诞歌曲会不由自主地哼上几句,见到圣诞树、圣诞老人也会顺口说出Christmas tree、Father Christmas 等,甚至还渴望知道有关圣诞

6、的其它信息。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增补教学内容 教材在教学中主要是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按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内容进行教学。因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在于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而在于引领他们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进行适当交际,使小学生拥有学习英语的持续兴趣。当教材内容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生活情况的不同、知识水平的不同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补,以提高学生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 例如,在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二册MODULE 4 Unit 2 Does Daming like bananas?这一课时,涉及到有关水果的单词。书本上只有apple, ba

7、nanas, pear, orange这几种水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方便,现在的超市、水果摊上已不再只有书本上几种常见的水果了。而apple, bananas ,pear,orange几个单词有些学生在兴趣班或平时在生活中已经学过或接触过,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所以当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时,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画了一个菠萝,说到:I like pineapples.并通过简笔画或图片来引导学生说到:I like 芒果/ I like 荔枝等,可见学生喜欢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他们对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名称感兴趣,他们也更想知道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如芒果、菠萝、

8、荔枝等的英语名称。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和拓展,新增了桃子、龙眼、芒果、杨梅、荔枝、李子等其它水果名称。新增了这些水果名称,虽然加重了学习任务,但学生们反而更感兴趣,更积极参与了。因为教师新增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判断教材的难易程度,简化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有时会出现“偏难”或“偏易”的现象,这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以便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六册Module7 Unit 1Lets send an email .这一课中重点是描述发送电子邮件的简要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化内

9、容来巩固发送电子邮件的步骤如:(1) Click on “Email”.(2) Click on “Write”.(3) Write your message.(4)Click on “send”.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记住所学的内容,并通过独立完成发一封电子邮件的任务来掌握所学的内容,由于电子邮件的书写内容不是本课的重点,可由老师提供,学生只需发送并陈述即可。四、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分解教材内容量,分散教学难点 在编排教材时,由于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等情况,小学英语教材有时会出现教学内容偏多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学难点不易得到解决。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通读,把教学难

10、点进行分散,渗透到平时的各项活动中。 如月份名称、星期、科目名称等,这些单词不仅读音难记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两节课内掌握实属不易。所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有意开始渗透这些内容,分解这些难点,如教师可从四年级上学期一开学就每天在黑板上用英语写日期、天气、今日课程,并与学生交流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 等。这样,等到正真上这些内容时,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学习、记忆并掌握这些内容了。 特别是到了四年级上学期学习第十模块关于月份的学习时,教师更能体验到了这种分散教学难点后所带来的成

11、功喜悦。本模块要求学生掌握12个月份名称的听、说、认读和书写。如果没有把这些内容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这12个词的认读都会感到很困难,更别说要书写和掌握它们了。由于进行了分散教学,教师从四年级一开学起与学生用“Whats the date today?”和学生进行交流,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月份名称的读音。所以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班级调查同学的生日并进行汇报就开展的非常顺利,不仅完成了对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的灵活运用,还对他们调查到情况进行了汇报,如:xxxs birthday is in Febr

12、uary. / xxxs birthday is in 教学时,教师只要有心会发现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渗透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对教材的精心研读,只有真正读懂了教材,才能创造性使用教材。我们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合理分配课时,妥善安排教学顺序和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放大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授课内容,高效的达到教学目的,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小芬.教材合理重整的探索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3). 3.吴晓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有效教学和谐课堂,2008(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